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三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76张PPT)

【最新】高三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共76张PPT)


约4 000年历史的“女王头”,其“脖子” ?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是“女王头”
越来越细,可能在10年后自然崩塌。如果 形成也是其脖子越来越细的主要原因
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有关 方面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法对其进行加固 ,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
。(2)判断我国风力、流水、冰川、海
浪四种外力作用的主要发生区域。
风力堆积具有分选性 即堆积物颗粒均匀
新月形沙丘
冰川堆积不具有分选性 即堆积物颗粒大小混杂
冰碛堆
思考
从地理的角度“坚如磐石”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 不正确。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能使岩石崩解、破碎。
答案
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 只能由岩浆直接生成 • 如花岗岩(侵入岩)和
玄武岩(喷出岩) • 侵入岩坚硬致密 • 喷出岩有气泡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 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这 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 向北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入红海,再由红海 向西北方向延伸抵约旦河谷地,全长近6 000 km。这里的裂谷带宽度较大,谷底大多比较 平坦,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断崖,谷底与断崖 顶部的高差从几百米到2 000 m不等。东非裂 谷带两侧的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乞 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
越来越细,可能在10年后自然崩塌。如果 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有关 方面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堆积,结果使下 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 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
,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
上述过程,如下图所示:
答案
自主学习区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影响
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 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作用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是不是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
不是。喜马拉雅山是地壳水平运动导致岩层弯曲变形 而出现隆起上升,形成的巨大褶皱山脉。
岩浆喷出
岩浆活动
主要有岩浆喷出(火山喷发) 和岩浆侵入两种形式
核心归纳
1.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核心归纳
2.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跟踪训练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
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下图,完成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
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 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只有喷出地表才可以直接影 响地表形态
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但 作用微弱
大理岩剖面
变质作用
发生在地壳深处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判断
x ① 地壳的水平和垂直运动是依据地表的运动方向判定的。
② 东非大裂谷是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
作用力
能量来源
风、流水、冰川、 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生物等
表现形式
影响
风力作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流水作用——湿润半湿润区;
冰川作用——高山冰川分布区;
海浪作用——滨海地区。
答案
探究点二 外力作用
(3)尝试用关系图描述风化、侵蚀、搬
在台湾东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已有 运、堆积、固结成岩之间的关系。
约4 000年历史的“女王头”,其“脖子” 风化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
(1)你能推断形成灯笼西红柿化石的
岩层属于哪类岩石吗? 沉积岩。
(2)该类岩石是如何形成的?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
逐渐崩解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
些碎屑物质被外力搬运后沉积下来

在沉积过程中,一些芦木被掩埋在
答案
跟踪训练
2.从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湾海岸 ①以水平运动为主 ②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地壳运动过程 ③以垂直运动为主 ④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地壳运动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探究点二 外力作用
(1)“女王头”是怎样形成的?“女王
在台湾东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已有 头”的“脖子”又为什么会越来越细
风化、侵蚀、搬运、 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
堆积
于平缓
风化碎屑
风化碎屑
球状风化
花岗岩球状风化 形成的石蛋地貌
黄土高原的冲沟
河流切穿岩层
喀斯特峰林
丹霞地貌
海蚀崖、海蚀洞
台湾海边的海蚀柱
雅丹地貌
U形谷
角峰
沙尘暴
流动的冰河
流水堆积具有分选性 即堆积物颗粒均匀
江心洲
缓坡为迎风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跟踪训练
4.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沙尘暴 ②水土流失
③泥石流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探究点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2017年1月,古生物学家在史前湖底发 现灯笼西红柿的化石,大约来自5 200 万年前,其叶脉纹路仍然清晰可见。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学习目标
1. 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培养分析推理地表形态形成因素的能力。 2. 学会判读外力作用示意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方法。 3.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探究自然规律的兴趣。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达标检测区 专项提能7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沉积岩
• 外力作用生成 • 如石灰岩 • 有明显层理,可能
含有化石
变质岩
• 岩石在高温高压下 变质生成
• 如大理岩
沉积岩
岩浆岩
冷重 却熔 凝再 固生
岩浆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变质岩
三大类岩石彼此之间能否直接相互转化?
不能。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沉积岩和变质岩不能 直接转化成岩浆岩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一 内力作用
(1)这一巨大的裂谷带是怎样形成的
?是裂谷两侧的地壳发生背离的水平张 裂运动形成的。
(2)材料中众多的火山是何种内力作用
形成的? 岩浆活动。
答案
核心归纳
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运动又叫构造运动,按照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具体表现如下:
跟踪训练
(2016·菏泽期末)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湾海岸,这 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 疮”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读图,回答1~2题 。 1.图中“被火山灰覆盖部分”说明那不勒斯湾海岸所受到的内力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 D.地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