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销售模式分析
一.连锁零售行业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中国家电专门零售商品销售额也在不断增长,如图所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行业是中国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
,家电连锁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壮大,经历了较为充分的市场竞争,最终国美和苏宁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的扩张、并购,在大中城市形成双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
从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连锁零售的萌芽在不足一百平米的小店成立开始,到1996年,苏宁全资子公司—扬州苏宁诞生,揭开了苏宁电器连锁发展的序幕,此后永乐电器、大中电器、武汉工贸、浙江百诚、山东三联商社等中坚型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同样开始书写下了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发展史上的崭新篇章。
完成对传统渠道的“侵略”之后,我国家电连锁零售业开始进入同业并购时代。
从2003年12月中永通泰成员间的并购开始,到国美电器借助资本力量大举并购,将常州金太阳、哈尔滨黑天鹅等区域连锁收归旗下,直至2006年11月国美电器与上海永乐闪电合并,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苏宁电器“虎口夺食”将北京大中纳入囊中。
2007年12月国美托管大中,从而使国美电器在家电连锁零售业处于绝对的霸主地位。
2008年年初,国美电器陆续收购山西大同电器、大连迅达移动通讯、陕西蜂星电器以及上市公司三联商社,为我国家电连锁零售业的业内并购划上了一个休止符。
从2003年至2008年的6年间,家电连锁零售行业遭遇了以国美、苏宁、永乐为代表的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疯狂扩张和10多次的收购兼并,行业格局也由国美、苏宁、永乐、大中“四方”割据到“三国鼎立”,最终形成了“美苏”双雄对峙的竞争格局。
在国美、苏宁两寡头的竞争如火如茶的同时,海外资本渗透也已经拉开序幕。
2004年12月11日,我国零售业全面开放。
2006年5月,美国最大的电器连锁百思买集团以1.8亿美元控股五星电器,2009年2月百思买收购五星电器剩余股权,全资控股五星电器。
2011年2月22日,百思买在官网发布公告,将关闭在我国的9家百思买门店,并计划于2012财年在我国开设将近50家五星电器门店。
拥有六大PB品牌,150余种独家商品的百思买在我国家电连锁零售经营业中的竞争将举足轻重。
2009年末日本家电连锁零售霸主山田电机提前进军我国市场,投资6亿多
二.国美电器基本状况
国美电器成立于1987年1月1日,是中国最大的以家电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
国美电器集团在全国280多个城市拥有直营门店1200多家,旗下拥有国美、永乐、大中、黑天鹅等全国性和区域性家电零售品牌,年销售能力1000亿元以上。
1993年,黄光裕原来的电器小门面变成了一家大型电器商城;1995年,国美电器商城从一家变成了10家;1999年,国美进军天津,开始从北京走向全国,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全国性扩张;2001年12月,国美在12个城市共拥有49家直营连锁店及33家加盟连锁店;2003年国美电器在香港开业,迈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国际化第一步;2004年国美电器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4年12月,国美电器直营门店达200家,并进入音像连锁业;2005年,国美进军地产业,建造国美第一城;随后3年,分别并购山西北方电器、大中电器和永乐电器;2008年2月,战胜最大竞争对手苏宁电器成功收购三联商社。
2011年4月,国美电子商务网站全新上线。
2013年,国美门店总数(含大中电器)达1,063家,覆盖全国256个城市,同时国美还有542家非上市公司,因此国美集团总门店数为1605家。
国美电器在其领导人黄光裕的带领下,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2006年-2008年居于中国连锁百强企业榜首,如表1
所示。
但是由于家电连锁行业的激烈竞争,,2008年,随着国美电器领导人黄光裕入狱以及2010年国美电器控股权之争,使得国美电器的家电连锁零售的霸主地位逐渐被同行业的苏宁云商所取代。
2006-2012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三.国美电器盈利模式及其分析
你的盈利能力只能支撑昨天、今天,你的盈利模式才能支撑明天。
盈利模式,又称商业模式,指按照利益相关者划分的企业的收入结构、成本结构以及相应的目标利润。
简单的说,盈利模式就是企业赚钱的渠道,通过怎样的模式和渠道来赚钱盈利模式在市场竞争的初期和企业成长的不成熟阶段,企业的赢利模式大多是自发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的不断成熟,企业开始重视对市场竞争和自身盈利模式的研究。
国美电器作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其盈利模式值得我们探究。
3.1 赚取差价盈利模式
赚取差价盈利模式,也可叫做“吃差价”盈利模式,是大多数零售企业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并实现盈利的“必经之路”,也是零售的起点。
这种传统的零售企
业盈利模式是通过零售企业扩大网点规模和提高销售规模使自身在与供应商的议价中占取主动方优势,从而“逼迫”供应商降低采购价格,同时降低自身其他采购成本,再利用薄利多销即低价低利扩大销售的策略获取采购价与零售价的差价以达到盈利的目的。
国美电器作为家电零售行业的龙头企业,在中国大中型近全国280多个城市拥有直营门店1200多家,并且国美电器于2011年4月全新上线电子商务网站,这种“实体店+B2C”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使得国美拥有覆盖面最广的销售网络及强大的销售规模。
薄利多销是国美电器的经营战略,这使得国美电器更好的拴住更多的消费者,同时国美进货量大,销售业绩好,强大的销售能力使得供应商愿意与国美合作,国美在与供应商的议价方面拥有主动位置,从而供应商“自愿”降低采购价格。
销量越大进价越低,进价越低销量越大,国美的利润及销售规模也会逐渐提升,就这样,国美电器形成了一个循环体系。
面对如此的“价格压榨”,供应商为什么还要忍受亏损坚持与国美合作?因为国美所处的连锁零售行业销售份额占到城市市场总销量的40%-50%,供应商不敢丢掉这个市场。
所以说国美的价格优势是建立在规模优势的基础之上。
为了更加降低自身采购成本,赚取更多的进销差价,国美针对传统采购模式的弊端,果断地推出了招标采购制。
这种模式的意义不仅在于采购费用的节约,而更重要的是彻底改变了家电生产厂家与商家之间的地位:不再是你生产什么我卖什么,而是我卖什么你生产什么。
国美电器的薄利多销策略主要体现在销售毛利率上。
如表2所示,2005年—2012年,国美电器的销售毛利率平均在10%左右并呈上升状态,也就是说,国美电器每有100元的销售收入可以为公司创造10元钱的毛利润。
如此低的毛利,国美电器却能在竞争如此之大的家电连锁行业立足并且逐渐成为行业的老大,可见国美电器的资本的强大。
同时,国美电器毛利率的上升,也说明了国美电器其差异化战略以及定价策略得到了较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