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与贸易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与贸易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 Diamond框架
迈克尔•波特
• 波特32岁即获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之职,是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 和竞争力方面公认的第一权威。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 后获 哈佛大学商学院企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目前,他拥有瑞典、荷 兰、法国等国大学的8个名誉博士学位。
• 作为国际商学领域最备受推崇的大师之一,波特至今已出版了17 本书及70多篇文章 。其中 ,《竞争战略》一书已经再版了53 次 , 并被译为17种文字 ;另一本著作《竞争优势》至今也已再 版32次;至今也已再版32次;目前,波特的课已成了哈佛商学 院学院的必修课之一 。
第五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学习目的
进一步了解现代贸易理论和贸 易实践的交互发展,能够从更 广泛的视角来全面认识当代国 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诱因、过 程和规律 。
➢学习重点
1、产业内贸易理论 2、偏好相似学说 3、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4、国家竞争优势学说
第一节 理论背景
1.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2.发达国家的工业国之间的贸易量 大大增加
3.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
第二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生口产制的成商品品,(,出In如口tra出钟-In口表d初,us级进tr产口y T品电ra,视de进机)
等等
➢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
是相对产业间贸易而言的,也称作部门内 贸易,即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 制成品。
相同类型的商品是指按国际商品标准分类法统计时、 至少前3位数都相同的商品。也就是至少属于同类、 同章、同组的商品,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 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
• Huppy公司将自行车生产转移到中国等地的做法在美国并非 首次出现。从电视机、打字机到服装等,许多曾经是美国生 产并出口的产品,现在纷纷转移到劳动力充裕的国家进行生 产。 Huppy公司的自行车“远足”中国只不过是一系列产业 转移中的一例。
• 另一方面,中国的家电正从原来的进口转为出 口。在纽约的市场上,同索尼、飞利浦和三星 等品牌同台竞技的有中国的康佳电视机。10多 年前,中国的电视机还有60%是国外生产的, 现在中国产的电视机已在国内市场上占有90% 以上的份额。此外,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 生产商也都大力开发国际市场。中国电器正在 走向世界。
实例3 中国电器走向世界,美国自行车远足中国
• 自James Starley在1873年发明了自行车后不久,美国人 Albert Pope在1878年就建立了美国第一家生产自行车的工 厂。100多年来,美国一直生产并出口自行车。近年来,随着 本国劳动成本的上升,美国逐渐放弃自行车生产。1999年秋, 位于俄亥俄州代顿市的美国最大的自行车制造商Huppy公司 决定关闭在美国最后两家自行车厂,把生产转移到中国内地 的六家工厂,中国台湾和墨西哥各一家工厂。
又称为异质产牌品的,同指种那产些品要素投入具 有相似性,用途也基本相同,存在着 替代性但是不产种能品类完的:全差水替别平代性差的是别产产和品业垂内直贸差易别
的基础,实际上大多数产业 内贸易是差别产品的贸易
2.需求偏好相似性是产业内贸易的保证
林德(瑞典),《论贸易和转变》(1961),偏 好相似理论,第一次从需求角度对国际贸易的原 因作出分析。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产品的要素密集 度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比较优势将随之从一 种类型的国家转向另一种类型的国家,从而引
起国际贸易中商品流向的变化。
产品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
➢ 新产品阶段:创新国(比如说美国)对某一
种新产品的出口垄断时期
➢ 成熟阶段:其他发达国家生产者开始生产这
种新产品时期;外国产品在出口市场上进行竞争 的时期
大米,未去壳 糙米
大米,碾磨过的 大麦,未碾磨
玉米,未碾磨
鱼类
045
其它谷物,未碾磨
谷物类
0Hale Waihona Puke 6面粉➢ 产业内贸易的测度------产业内贸易指数
( Xi Mi) Xi Mi
Bi
100%
Xi Mi
Xi Mi
或
Bi 1
100%
Xi Mi
当该产业出口量恰好等于其进口量时,即Bi=1,达最大 值,即全部贸易都是同产业贸易;反过来,当 Bi =0,达最 小值,完全没有同产业贸易。通常情况下,0< Bi <1。
➢ 到1970年,几家美国公司和日本公司陆续进入袖珍计算 机市场;这些公司包括德州仪器、康柏和卡西欧〈日本〉。 日趋激烈的竞争迫使价格下降到400美元。
➢ 接下来的几年里,又有一些企业进入该市场。其中的部分 企业开始在新加坡和台湾等国外地区设厂,利用廉价的劳 动力装配自己的计算器,然后再把这些计算器运往美国。 技术的稳步提高在完善产品的同时却使价格不断下跌。
➢ 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 1纽95约3人-),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
毕业于纽约肯尼迪高中、耶鲁大学、 麻省理工
1979年一夜成名
1982年任政府经济顾问团国际 经济学首席经济学家,短暂的政客 生涯
1992年支持克林顿竞选
主要贡献:建立新的国际贸易理论 分析框架、战略性保护贸易理论、货 币(汇率)理论
➢ 到70年代中期,袖珍计算器的售价通常在10美元至20美 元之间,有时甚至更少。
➢ 进入70年代后期,袖珍计算器已经达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标 准化生产阶段,产品技术在整个产业趋于普及、价格(成本) 竞争成为最重要的制胜因素,产品差异化得到了广泛运用。 不到二十年,袖珍计算器就已经完成了其国际产品生命周 期。
工业化 国家
1970
1987
美国 55.1 61.0
日本 32.8 28.0
德国 59.7 66.4
法国 78.1 83.8
英国 64.3 80.0
意大利 61.0 63.9
加拿大 62.4 71.6
西班牙 41.2 67.4
平均 56.8 65.3
1999
发展中 国家
1970
81.1 印度 22.3
这就是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国家之间 的制成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的原 因。
3.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源泉
产业内贸易的产生是为了利用规模经济。 也就是说,国际竞争迫使工业化国家的各 企业只生产少数几种款式,企业可以在长 期持续生产使用更专业化和快捷的机器设 备。该国可以从他国进口其他款式和种类 的商品,消费者可以在生产的规模经济所 带来的较低价格水平上有更多选择。所以 消费者在产业内贸易生产过程中获益匪浅。
基本论点 ➢ 产品的出口建立在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 ➢ 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贸易量就越大
是什么因素影响一个国 家的需求结构呢?
偏好相似区间图
质量 Y
500 4000 5000
平均收入
收入相近国家间产业内贸易多
要因林素德。认为,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重需叠求需结求构模的型最主
人均收入水平的相似可以用来作为需求结构相似 的指标。由于工业化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比较接近, 消费者的偏好相似程度比较高,这为工业制成品贸 易和产业内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
• 另外,他还为那些资产10亿美元以上企业的管理者开办培训班, 讲授战略课程,并为世界各地的企业界和政府部门做演讲。此外, 波特担任了很多知名公司的顾问,如:瑞士信贷波士顿第一银行 (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杜邦(DuPont)、英特尔 (Intel)、宝洁(Procter & Gamble)、荷兰皇家壳牌 (Royal Dutch Shell)。 1983年,波特应邀担任里根总统 (Ronald Reagan)的产业竞争委员会主席,开创了企业竞争 战略理论 ,引发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竞争力讨论热潮,带动了美 国当时的经济复苏。此外,他还在美国国会、行政部及多个国际 性组织的经济政策 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也是世界各地很 多企业领导和政府官员的特别顾问。
88.0 78.8 97.3 82.2 94.8 73.3 48.7 96.8 82.5
资料来源:1970年至1987年的数据来自于J. A. Stone and H. H. Lee,
“Determinants of Intra-Industry Trade: A Longitudinal, Cross Country Analysis, ” Weltwirschaftliiches Archiv, No. 1, 1995。1999年数据是根据WTO的2000年 度的国际贸易统计报告计算的。
➢产业内贸易理论“三支柱”
➢ 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 ➢ 需求偏好相似性是产业内贸易的保证 ➢ 规模经济是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源泉
1.同类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动因
➢同质产品 在产业内贸易理论中,符合 消费者的偏产好业完内全贸一易样标,准从的而商相品互分之为
间存在着完全两的类替:代同性质的产商品品和差别产品 ➢差别产品 譬如说不同质量档次或品
摘自《国际贸易教程》尹翔硕
实例2
➢ 袖珍计算器经历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该产品由 Sunlock Comptometer公司于1961年发明,并很快以近 1000美元的价格投放市场。与滑尺(当时被高中生和大学 生广泛使用)相比,Sunlock的袖珍计算器更为精确,并 且较机械计算器和计算机等功能相似的产品便于携带。
1991年获克拉克奖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第三节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雷蒙德·弗农(R.Vernon,美国,哈佛), 《国际投资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 》 (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后经威尔斯、赫希哲等人不断完善。 ➢一个商务理论和经济学分析相结合的典范 ➢动态分析(技术差距论的延续)
第四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