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预裂(光面)爆破施工方案
一、编制原则
1、认真执行国家相关的技术规范有关工程管理程序。
2、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合理安排施工工序,确保工程顺利施工。
3、根据施工现场存在大量交叉施工的情况,建立有效的施工协调机构,及时处理内部、外部接口问题,也是施工方案的重要原则。
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落实好安全措施,
确保所有施工活动处于受控状态。
5、质量第一的原则。
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严格按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的要求做好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检查,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6、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
编制具体的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程序,在施工中加强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检查和监督,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及时评估环境保护和文明施
工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并加以完善。
7、合理划分施工段,科学地组织各工序流水作业,以保证工程施工的节奏性、协调性、均衡性和连续性。
加强施工协调,减少或避免施工作业的相互影响。
8、落实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科学合理地安排冬雨季施工,确保连续施工。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2)《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2)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88)
5)《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GB/T1900—ISO9000 1994)
6)《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3)
7)《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J69-87
8)《建设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9) 浙江浙能宁波天然气发电厂“四通一平”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0) 浙江浙能宁波天然气发电厂“四通一平”工程《爆破施工方案》、《爆破设计》
11) 有关建筑试验的其他规范及检验标准
12) 招标文件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为厂区开山(含边坡支护)、厂区场地回填、平整,部分土石方
运至LNG接收站指定地点。
设计山体开挖分厂区西侧山体(W1区)及厂区西北侧公鹅嘴部分山体(W2区)。
其中W1区开挖前山顶高程为66.95m,开挖后厂平高程为 3.75m,开山方量约为186万m3;W2区开挖前山顶高程为31.61米,开挖后厂平高程为 3.75米,。
W1区、W2区边坡开挖方量约为7万m3,开挖后W1区设三级人工边坡,每级边坡高
长为15m,W2区设二级工边坡,边坡高度自上而下分别为10m、10m,人工边坡采用锚杆挂网喷锚支护,人工边坡整个坡面留有泄水孔。
厂区回填前自然地坪标约 1.00m左右,厂区分层碾压回填后厂平高程为 3.9m,厂区回填总方量约58万m3。
LNG接收站需求石方总量约为115.4万m3。
整个山体边坡开挖分两部分,即W1区边坡和W2区边坡,设三级边坡,W1区边坡每级高均为15m,长为280m、360m、360m,自上而下边坡坡度分别为1:1、1:0.6、1:0.5,每级边坡设有马道,马道宽为3m,设计预留光爆保护层厚度为3m;W2区边坡每级高均为10m,长为80m、100m、120m,自上而下边坡坡度分别为1:1、1:0.6、1:0.5,每级边坡设有马道,马道宽为3m,设计预留光爆保护层厚度为3m;边坡总开挖面积为18000m2。
边坡开挖岩石情况:从已勘察的地质资料上看,表土层为强风化层,厚度约2~3m,其余为中等风化岩石。
但从目前已开挖的岩石情况看,沿开边坡开口线的部分为强风化
层,岩石破碎、节理发育、完整性极差,光面爆破效果较差;其它部位为中等化风岩石,
岩石完整性较好。
开挖边坡坡面的技术要求:开挖后的边坡应平整,不得欠挖,超挖控制在强风化岩
石为20cm、中等风化岩石为15cm,开挖后坡面岩石比较完整,光爆眼留下半孔率大于85%。
四、边坡预裂爆破钻孔参数
4.1孔径(D)
光面爆破开挖技术的核心是:小孔、密孔、小梯段、小药量、低单耗的爆破方式,
达到炸药能量在被爆岩中均匀分布,降低爆轰波强度,减少爆破能量对边坡岩石的破坏。
为此,依据钻机性能、台阶高度和地质条件,以及以往施工经验,采用ф42mm的孔径可以获得较好的爆破效果和很好的经济效益,本边坡采用D=ф4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