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诞生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表现形式。
把计算机多媒体应用于教学,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它带来了整个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
特别是对一些动态知识的把握,都具有其他教学模式无法取代的效果,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合理、正确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多媒体教学的概念据《现代汉语词典》,“媒体”指的是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播、广告等。
“多媒体”就是指多种媒体了。
传统的教育媒体无非就是文字、语言、再加上一些表情、体态;而现代教育中,则引入了更多的媒体,如前些年的图片、幻灯片、录音等,这些年的视盘机、电脑、投影仪、摄影机等。
多媒体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课件的类型如 powerpoint、flash、frontpage 等,以多种媒体信息展现给学生。
多媒体教学凭借其直观和快捷的教学形式,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最终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被许多学校广泛应用。
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多媒体实际上是一个多模式的信息过程,它的许多特点使得教学更加容易和有趣,这些特点包括高效性、交互性、现场感。
(一)高效性多媒体提供了一个内涵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
众多研究证据表明:如果我们在学习中利用更多感官,学习过程会更加高效;如果我们更多地实际去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完成任务,而不是被动地吸收说教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从具体体验中处理抽象概念。
以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为例,如果在听力理解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加入视觉的冗余线索,那么学生往往可以获得更加复杂的语言信息。
[1]因此,多媒体教学的高效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媒体可以大幅度扩充教学信息的容量,教学不在局限于传统的信息载体,而可以通过多种信息载体强化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第二,多媒体的采用可以大幅度加速信息的索引、展示、处理的过程,把人脑从信息收集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得学生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加工更多的有用信息。
(二)交互性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多媒体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
多媒体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
多媒体的交互性意味着媒体使用者不只是简单地像书本学习一样按预定方向行进,而是可以选择,得到与自身响应相符的反馈。
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2]交互性是多媒体所独有的,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得多媒体计算机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方法,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乃至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现场感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只是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进行教学,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比较枯燥、无味,课程上学生面对就只是黑板和教材。
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化抽象为具体,将生硬的文字转化成色彩鲜艳的图像或者是灵动悦耳的声音或者其他动画、影像等,将学生导入生动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现场感,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的原则(一)辅助性原则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先进教学技术代表,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优势。
但是,多媒体教学依然不可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只能是辅助地位。
不能绝对的使用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二)交互性原则交互性原则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原则,使用多媒体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要主动参与多媒体教学活动,这才能达到人机对话的完美结合。
如果教师一味的追求给学生灌输知识,缺少了交流与互动,那就完全失去了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三)效益性原则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重视效益性原则。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要恰当的运用,要遵循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规律,切勿在课堂上只忙于演示课件内容,无法顾及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目标。
四、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挑战,而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多媒体教学对于优化课堂质量和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使用多媒体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使知识的传授更加的生动和形象,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
课程改革以后,教学任务中,教学内容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沉重的教学任务,但是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大量的语言,减少大量书写板书的时间,这样不仅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还可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去作更多的课堂练习。
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拓展教师的教学空间。
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内容,改变了传统的书本知识的教学方法。
通过计算机,教师可以获取最丰富、最新颖的信息,最终通过提取并整合最贴近实际的相关教学内容,让教学的内容不断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不断的增加了课堂内容。
[3]五、多媒体教学的弊端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最终达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状态,提高了学习效率。
然而,多媒体教学在带来显著的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教学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主要是通过图像和声音进行教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的储备量大。
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前制作多媒体课件过程中总是尽量尽可能多的准备信息量,过分的依赖多媒体,一味增加授课内容,速度过快的要求中学生全部吸收课堂内容,将事倍功半,中学生将难以吸收教学内容,本来丰富生动的多媒体教学变成了大屏幕不断的滚动过程,学生只有时间转动跟着屏幕走,却没有时间去思考,动手能力更受到一定的限制,这样的后果就是学生丧失了思维的主动性及动手能力。
(二)加大了教师的备课负担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最主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准备大量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字、图片、影视、动画、声音等资料,有的教师力求课件的完美,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从网络或者是书店等地寻觅相关素材,这无疑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可见,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要求更高更细,要求教师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
因此,在做每个新课件的过程中,教师常常是要超负荷运转。
长此以往,教师就无力再去钻研教法教材了。
(三)不易判断重点和难点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往往使用大量的图片、声音和动画等效果不断丰富课件内容,装饰课件的外在表现形式。
然而,任何事物产生的影响都可能存在两面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可能被精美的课件,动听的声音所吸引,而对所要揭示的问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忽略,结果课件效果适得其反。
这样教师经常使用的声音、视频、图片、文字等花哨的形式会导致学生注意力的迁移,变得主次不清,冲淡教学主题,甚至喧宾夺主。
六、解决多媒体教学问题的对策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所起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但是这并不是多媒体教学就可以代替传统教学。
多媒体教学并不是教学的全部,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增加的一种特殊的工具,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进一步发展。
多媒体教学自始就是为传统教学而服务的,多媒体教学利用的是否恰当、合理也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
在多媒体的运用上,课件的制作上,教师也应该融入自己的风格,这样既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又易于让学生接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听或看的目的,使学生有心理准备,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并注意及时反馈矫正,以便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较强的交互性,主要表现在:教学与学习的路径是多样性的,他可以从一条路径转到另一条路径;它应当给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代认知心理学有一个基本观点,即所有的学生在内心深处都是愿意学习的,也都是想取得好成绩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之所以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原因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障碍,他们的想法和意志受到了抑制;它应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增加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等。
这些都需要教师加强备课的认真程度,认真挖掘教学内容,另外,每位教师都要熟练的掌握计算机技术,能够对多媒体进行熟练操作,这样整节课程才能有声有色,形象生动。
相反,如果教师既不熟悉课堂内容,对计算机技术又一知半解,课堂教学就会一片混乱,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受到压抑,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 七、结束语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被应用于现代教学的领域将更加广泛,丰富了教学手段,实现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显而易见,但是如果使用多媒体不当,违背了教学规律,就会事倍功半,不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弊端有一个全面、客观、清醒的认识,只有将多媒体教学放在其应有的位置合理利用,那么多媒体教学一定会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