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组(二十)2018·2019年历史周年大事1.[1519年麦哲伦船队开始环球航行·500周年]英国著名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1540~1596年)是麦哲伦船队之后第二位完成环球航海的探险家,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下面是其部分活动,推动其活动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英国( )A.新生产方式的开放性B.新型政治制度的创新性C.产生了人文主义思想D.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主流答案 A解析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使商业贸易飞速发展,因此推动德雷克活动的主要原因是英国新生产方式的开放性,故A正确。
2.[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330周年]1640~1660年革命期间,尽管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处死了国王、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建立了共和国,但仍有学者认为,与前者相比,从历史的视角来看,1688年“光荣革命”的革命性更强。
这是因为( )A.前者的革命措施过于超前且多暴力B.后者通过不流血的温和方式成功夺权C.前者的革命影响波及面过窄且短暂D.后者成功引发了不可逆转的政治转型答案 D解析1660年之后出现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而“光荣革命”之后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真正确立,且不断发展,不可逆转,故答案为D项。
3.[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330周年]“‘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
但实质上新国王是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
”材料旨在说明,“光荣革命”后( )A.国王权力的来源发生了根本性变更B.议会可以随意废立新国王C.英国议会制度真正确立D.议会取得对国王的监督控制权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光荣革命”的影响。
依据题干材料“‘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可以看出英国在“光荣革命”以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故A项正确;君主立宪制下王位世袭,因此议会不能随意废立国王,故B项错误;英国议会制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故C项错误;议会可以限制国王的权力,但却不能对国王进行监督和控制,故D项错误。
4.[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230周年]有美国学者认为:“我国宪法创立了一种在形式和设计上史无前例的政治体制。
它建立了两套政府机构,两者都同创造、维持它们并受它们统治的人民各自发生直接的关联,各自相互知悉并保持默契,各自产生相互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这一政治体制是( )A.共和制B.联邦制C.邦联制D.民主制答案 B解析“两套政府机构”指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属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美国联邦制的典型特点,故B项正确。
5.[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周年]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1895年,恩格斯却指出:“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这表明( ) A.恩格斯主张放弃暴力斗争的形式B.议会斗争得到各国工人政党赞同C.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D.资产阶级的政治民主化逐步完善答案 D解析材料中恩格斯认为民主选举比暴力斗争的方式在与资产阶级斗争中更有效,而非放弃暴力斗争,故A项错误;材料中恩格斯的认识不能代表各国工人政党的认识,故B项错误;由材料不能得出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中斗争方式和平化反映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对权力获取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体现了民主政治的进步,故D项正确。
6.[1839年6月虎门销烟·180周年]鸦片战争之初,英国向中国提出直接正式平等交往的要求,没有任何结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外国公使要求驻京,咸丰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
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 ( )A.极度反感英国的侵略行径B.固守传统的天下观C.了解英国来华的真实意图D.被迫接受自由贸易答案 B解析材料中不能得出清政府极度反感英国侵略行径的结论,故A项错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初,清政府不同意与英直接正式平等交往,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外国公使撤销驻京的要求,可以看出清政府固守传统的华夷天下观,故B项正确;两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不同做法不是出于了解英国来华的真实意图,而是为了维护传统的天朝上国的尊严,故C项错误;材料“咸丰欲以全免英国商品关税为条件,换取英法撤销这项要求”,没有体现被迫接受自由贸易,故D项错误。
7.[1858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天津条约》·160周年]1858年6月签订《天津条约》的消息传到欧洲,马克思就断言:“只要整个文明世界的压力还不能迫使英国不用强制办法在印度种植鸦片和不用武力在中国推销鸦片,那么这第二次鸦片战争将会产生同样的后果。
”这说明( )A.第二次鸦片战争使英国减少了对中国的鸦片走私B.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发展C.对华走私鸦片导致英国商品难以扩大其中国市场D.扩大鸦片贸易是英国再次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答案 C解析由材料“只要整个文明世界的压力……在中国推销鸦片”可知,马克思意在强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仍可能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的购买力降低。
英国商品还是打不开中国市场,故C项正确。
A项不符合史实;B项与材料无关;D项表述错误。
8.[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160周年]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命进化规律。
随后,很多西方宣扬白人种族优越的人用此理论来解释社会发展,并在西方政界和学界形成了风靡一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这种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 )A.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争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C.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D.是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说辞答案 D解析该题材料反映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西方被政界人士用来解释社会发展,其理解的角度是“宣扬白人种族优越”,显然是从反面进行批判的,故D项符合题意。
9.[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120周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这表明他(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答案 D解析“中体西用”多用于概括洋务派思想,题干称维新派代表人物也运用“中体西用”说法来推行改革,目的是要学生区别两者的不同。
说康有为在变法之初就趋于保守没有依据,也与常理不符。
说维新派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忽略了两者近乎质的差别。
在教育改革方面两者的差别也很明显,维新派主张改革科举制度,而从整体上看,洋务派只是主张学习西方教育。
故正确选项应为D。
10.[1918年苏俄开始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00周年]1918年列宁指出:“不怕租出格罗兹内的四分之一和巴库的四分之一(格罗兹内和巴库为俄国重要产油区),我们就利用它——来使其余的四分之三赶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说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 )A.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开始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油田C.解除部分中型企业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D.设想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苏俄经济答案 D解析列宁提出部分恢复发展资本主义,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反,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油田,但不能据此推断列宁的讲话是这一政策的开始,且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于1921年开始实施,故B项错误;部分解除的是俄国重要产油区两个大型企业国有化,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故C项错误;允许部分恢复发展资本主义,是为了发展苏俄经济,“赶上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故D项正确。
11.[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场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
这反映了( )A.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迅猛的发展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C.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勇于前行答案 D解析实业家刘鸿生的企业受到国内外同行的猛烈冲击,“迅猛的发展”言过其实,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民族工业开始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但未体现出“始终”,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这种竞争是否为公平竞争,故C项错误;材料以刘鸿生的企业反映出民族工业在竞争压制中艰难发展,故D项正确。
12.[1918年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100周年] 五四运动后期,李大钊指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
材料表明( )A.马克思主义已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B.李大钊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体系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实用性D.李大钊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步答案 C解析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刚刚传入中国,还没有成为主流,故A项错误;材料说李大钊认为马克思主义有理想与实用两个方面,看不出重视其理论体系,故B项错误;据材料“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可以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实用性,故C项正确;李大钊是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D项错误。
13.[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爆发·100周年]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团主义、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思想都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五四运动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大多汇集到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来,这表明五四运动( )A.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B.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C.推动了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D.促进了思想多元化的探索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五四运动后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可见五四运动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故A项正确。
材料反映五四运动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而不是加快革命领导力量的改变,排除B。
五四运动是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的体现,同时又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但与题意不符,排除C。
材料没有涉及思想多元化的探索,而是强调五四运动影响了国人救国方案的选择,排除D。
14.[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90周年]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