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市场导向型:接近________。
(3)动力导向型:接近火电厂或________。
(4)劳动力导向型:接近具有___________的地方。
(5)技术导向型:接近高等教育和________的地区。
(二)环境因素
案例探究:
A.工厂设置在居民区_____________________。
B.污水排放口远离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环境因素往往是通过政府制定的环境保护法规、环境质量标准等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三)社会因素
(1)有些情况下,政策也是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有时甚至会成为主导因素。
(2)文化、个人偏好等也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小结:大多数情况下,工业区位选择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进行工业区位选择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多种因素,做出合理选择。
案例探究:阅读教材“上海某石油化工厂的选址”的相关材料,归纳总结影响该石油化工厂的区位因素。
【名师点拨】交通运输是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运输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工业产品的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工业生产活动应尽量减少运费,降低运输成本。
从运输“原料”看,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那些原料运输成本高或不便长途运输的或原料笨重,而制成品重量却大大减轻的工业部门工业布局应尽量接近原料产地,这类工业也叫原料指向型。
例如制糖工业,一般8吨甜菜才能制出1吨糖。
再如低品位铁矿砂冶炼生铁,重量会减轻三分之二似上。
因此这类工业应接近原料布局以降低成本。
还有像水产品、水果等容易腐烂、不能久贮的食品,要制成罐头也要接近原料地。
从运输“产品”看,产品不便于运输或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市场。
这类工业也叫市场指向型。
一些由原料加工制成产品后,重量并不减少,而运费在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工业。
如棉纱制成棉布、石油加工等。
或是运输不便,产品只适宜在本地销售的工业,如食品工业、汽水、啤酒等瓶装饮料的制造业,以及家具制造、印刷工业等,多接近消费市场。
土地的有限性和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土地的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任何工业布
局都要占用一定量的土地,这一因素对占地面积较大的工业尤为重要。
工业企业都要占有一定量的、适合建筑的土地。
(对于占地面积较大的工业企业,“土地”因素尤为重要。
如:钢铁、石化等)。
所谓土地的价格,是指长期出租土地的地租价格。
例: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上用地高达每平方米1万元,王府井的商业用地高达每平方米4万元。
因此,在城市内各个不同的地段办工厂,在占有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地价相差很大。
只有占地少,而且出得起高地价的工厂,例如高级时装厂和首饰加工厂,才可以选择市中心的区位,其中有的厂房只占高层建筑物内的少数房间。
在市中心附近,往往布局一些需要靠近市场的工业,如印刷出版业、食品加工业等。
那些占地面积较大的工业,例如钢铁厂、石油化工厂和飞机制造厂等,一般选择在平坦的城市远郊或空旷的农村地区。
集聚因素:工业企业中相关产业的集聚所带来的优势有: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集聚的意义: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P67的活动“分析顺德家具产业集聚与专业化生产的优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顺德家具产业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
2.讨论顺德家具业高度集聚的优势。
3.说明顺德家具形成分工明确的专业镇的优点。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在不断变化。
原料、能源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而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日益增强。
案例探究1:
读图思考:
1.影响日本早期钢铁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2.影响日本现代钢铁工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案例探究2:分析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
原料(铁矿)燃料(煤)市场优势区位条件
鞍钢鞍山铁
矿
山西、黑
龙江等
辽
中南重
工业基
地
接近原料、燃料
产地,又接近消费市
场。
宝钢澳大利
亚、印度、巴
安徽淮
南、山西等
长
江三角
接近消费市场,
便利的交通运输。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活动探究:以首钢搬迁为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说明首钢选择建在北京市西郊的有利区位条件。
2.讨论促使首钢搬出北京市的主要原因。
3.说明在曹妃甸建造钢铁厂的优势条件。
4.首钢搬迁后,原来的首钢厂址可以用来做什么呢?查阅资料,并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案例探究2:结合自学窗“区位比较优势”的相关材料,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
小结:制鞋业如此,其他工业也是如此,当选择某个区位时,往往只意味着该区位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少数区位因素具有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