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稻两优培九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两优培九是通过两系法育成的亚种间杂交稻,具有中熟、高产、稳产、抗病性强等特点,是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超级稻品种。
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并从及时播种与培育壮秧、适时移栽与合理密植、合理施肥与科学用水、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级稻;两优培九;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035-01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通过两系法育成
的亚种间杂交稻,199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1001号)。
制种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权,专利号为zl98111352.4。
品种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号为cna20000064.0。
该品种属籼稻中熟种,具有产量高、稳产、米质较好等特点,糙米率、精米率、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粗蛋白质含量6项指标达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是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超级稻品种之一[1]。
两优培九适宜宁明地区早稻和晚稻种植。
该品种适应范围较广,有望替代东安乡大面积种植的汕优63。
2009年连片大面积试种,早稻平均产量9 549.75 kg/hm2,比对照种泸优杂交稻(8 760.00 kg/hm2)增产9.02%;晚稻平均产量7 897.50 kg/hm2,比对照博优258杂交稻(6 781.00 kg/hm2)增产16.47%。
现将两优培九的
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特征特性
两优培九苗期生长繁茂,分蘖力强,株型紧凑,叶色深绿,剑叶挺直,株叶形态好,整齐,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抗倒伏,后期青枝蜡秆,功能叶寿命长,熟相及落色好,籽粒饱满,株高129.4 cm,有效穗数390万穗/hm2左右,每穗长26.3 cm,穗总粒数215.6粒,穗实粒数187.83粒,结实率87.12%,千粒重26 g左右,属穗粒并重型超级稻[1]。
早稻全生育期141 d,比泸优杂交稻125 d迟熟16 d,东安乡各村早稻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7月下旬收获;晚稻全生育期137 d,6月下旬播种,10月5日左右齐穗,有利于避过寒露风,可确保高产。
两优培九杂交稻抗白叶枯病、稻瘟病,耐纹枯病,易感稻曲病。
两优培九杂交稻适应范围较广,据观察,该品种在东安乡各村均可种植,且产量也是很可观的。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及时播种,培育壮秧
采用早育保姆无盘育秧技术或湿润无盘育秧技术。
3月5—10日播种;播种前秧田施足基础,施入腐熟有机肥15 t/hm2或鸡粪7.5 t/hm2、复合肥375 kg/hm2;按大田用种量15~18 kg/hm2备种,晒种半天,用施百克或强氯精浸种消毒;采用多起多露的方法浸种催芽,当种子破胸率达95%以上时,用壮秧剂旱育保姆(旱育保姆350 g拌种1.00~1.25 kg)拌种,进行稀播匀播。
秧苗在1叶1
心或2叶时适量追施1次断奶肥,促进秧苗健壮生长,及早分蘖,
可提高秧苗质量,为高产打好基础[2]。
2.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整理好大田,早稻争取在4月上旬,晚稻8月上旬,即秧苗叶龄达3.5~4.0叶时抛秧。
两优培九超级稻有效分蘖多为低节分蘖,所以要浅水(1~2 cm)插秧,才能保证有效穗数,一般插秧苗24万~30万株/hm2。
2.3 合理施肥,科学用水
大田基肥施腐熟农家肥15 t/hm2或鸡粪肥7.5 t/hm2、碳铵375 kg/hm2、过磷酸钙450 kg/hm2、氯化钾75 kg/hm2。
第1次追肥在移栽5~7 d后进行,可施尿素150 kg/hm2、氯化钾105 kg/hm2、速效磷22.5 kg/hm2;隔15 d左右进行第2次追肥,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75 kg/hm2;在幼穗分化第5期撒施复合肥150
kg/hm2,齐穗后用磷酸二氢钾2.25 kg/hm2、尿素3.75 kg/hm2对水750 kg喷施。
抛栽前定好基本水位,立苗后保持浅水层,始蘖至够苗期应采取薄水促分蘖,及时排水搁田(在促进早期低分蘖基础上茎蘖数达到22.5万~25.0万个/hm2时搁田)。
此后用“水气平衡法”干湿交替水分管理,幼穗分化中期至抽穗始期,田间保持浅水层,使抽穗快而整齐,有利于开花授粉;灌浆结实期采取湿润灌溉,保持田面干干湿湿黄熟,不能过早断水,以免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3]。
2.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及时晒田,
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
超级稻两优培九较易发生稻曲病,可分2次防治,在孕穗期至破口期前3~5 d喷第1次药,间隔7 d喷第2次药,用20%粉锈宁1.35~1.50 kg/hm2对水900 kg喷雾或40%禾枯灵可湿性粉剂0.9~1.2 kg/hm2对水900 kg喷雾预防。
其他病虫害如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三化螟的抗性较强,可根据县病虫测报进行用药防治,避免病虫发生后才用药[4]。
3 参考文献
[1] 曾文伟,石小江,石跃才.超级稻两优培九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5(5):19-22.
[2] 宋德平,欧安锋,龚开伟,等.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04,19(6):42-43.
[3] 汪兆龙,胡朝忠.浅谈两优培九的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10):96.
[4] 罗世友,陈大洲,肖叶青,等.超级稻两优培九的农艺性状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6):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