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流动资产管理

第三章流动资产管理


4. 所以,营运资金=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非流动资产
2. 营运资金作为流动资产的有及组成部分,使企业短期债 务能力的重要标志。
3. 参考标准: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1
4.
流动负债:营运资金=1:1
§3.2 现金的管理
一、现金的定义: 1. 现金:指随时可以投入流动的交换媒介,包括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和其它货币资金。
甲方案 (n=60)
1600 A×60%=960
C 信用成本前收益 A-B=480
A-B=640
单位:万元
§3.2 现金的管理
2. 最佳现金持有量
1) 现金管理总成本=持有机会成本+转换成本
TC=(Q/2)×K+(T/Q)×F
2) 最佳现金持有量
Q0= 2TF
K
3) 最佳现金管理总成本 TC0= 2TFK
TC----现金管理总成本 Q------年现金持有量
K------现金机会成本率 T------年现金需要总量
80000 12000 5000
750
总成本
16000 15000 15500 17750
比较上表中各方案总成本可知,B方案的总成本为15000元, 在四个方案中最低,因此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为50000元。
§3.2
(四)随机模式
现金的管理
随机模式是在现金需求量难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现 金持有量规划与控制的方法。
2) 现金支出
4. 4税. 费归支还出长期借款
3) 现金余缺
5. 5归. 还投应资付有款价证券
4) 现金融通
6. 6利. 息出、售股有利价支证出券
7. 7购. 建发固行定企资业产债、券临时设施和 无形资产支出 8. 收回企业债券
§3.2 现金的管理
五、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一)现金周转期模式 1. 计算现金周转期: 现金周转期=应收帐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帐款 周转期
1. 信用期限
2. 现金折扣
3. 折扣期限
例如:现金折扣通常采用的方式:“2/10,n/30”
式中:30-----信用期限
2%-----现金折扣
10------折扣期限
§3.3 应收账款的管理
[例] 某企业年度赊销收入净额为1200万元,信用期为30 天,坏帐损失率为3%,应收帐款管理费用20万元,变动 成本率60%,资金成本率(或有价证券利息率)20%。 企业尚有剩余生产能力,拟放宽信用条件促销。有甲、 乙两个方案:
二、流动资产的分类及构成 1. 构成:现金、应收账款、存货、有价证券等 2. 分类:按流动性强弱 速动资产 非速动资产
§3.1 流动资产和营运资金
三、营运资金的概念:
1. 定义: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 根据会计公式:
3. 资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流动负债+长期负 债) +所有者权益
第三章 流动资产管理
第一节 流动资产和营运资金的概念 第二节 现金的管理 第三节 应收账款的管理 第四节 存货的管理 第五节 在建工程的管理 第六节 在产品和产成品的管理
第三章 流动资产管理
§3.1 流动资产和营运资金
一、流动资产的概念及特点 1. 定义:流动资产指能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施工经营周 期内变现的资产。 2. 特点: 1) 周转速度快,便现能力强; 2) 属于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不属于劳动资料; 3) 占用形态的变动性;
§3.3 应收账款的管理
二、应收帐款的成本
(一)机会成本
1. 应收帐款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资金 成本率(或投资收益率)
2.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应收帐款平均余额×变动 成本率
3. 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4.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销售收入/ 应收帐款周转率 5. 应收帐款周转率=日历天数(360)/应收帐款周转期 所以,应收帐款机会成本=变动成本 ÷ 360×信用期天数× 投资收益率
Q0= 2 70000 140 =14000(元) 10%
2)有价证券的转换次数
T∕Q0=70000÷14000=5 (次)
3)最低总成本
TC= 所以,略。
14000 2
×10%+
70000 14000
×140=1400(元)
§3.2 现金的管理
(三)成本分析模式
1. 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只考虑因持 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及短缺成本,不考 虑转换成本。
现金持有量
上限(H)
现金返回线(R)
0
R= ³ 3b²/4i +L
下限(L) 时间
H=3R-2L 其中,b —— 每次有价证券的固定转换成本
—— 逾期每日现金余额变化的标准差
i ——有价证券的日利率
§3.2 现金的管理
例:假定某公司有价证券年利率为9%,每次固定转换成本 为50元,公司认为任何时候银行活期存款及现金余额不能低 于1000元,又根据以往经验测算出现金余额波动的标准差为 800元。要求:计算最优现金返回线和现金控制上限。
3. 现金管理目标: 就是要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能力之间做出抉择,既
要保证企业施工经营活动所需的现金降低支付风险和短 缺现金成本,又不使企业有过多的闲置资金。 三、现金的日常管理 (一)遵守现金管理的有关制度 1. 遵守国家关于现金收支的规定
1) 遵守规定的库存现金使用范围 2) 遵守库存现金限额 3) 严格库存现金存取手续,不得坐支现金 4) 实行内部牵制制度
§3.2 现金的管理
2. 银行存款管理 1) 按规定开立银行帐户,不出租、出借、转让银行帐户。 2) 不开空头支票。 3) 专人管理银行存款收支、支票签发与帐务记录分管。
(二)现金回收管理 1. 锁箱制度 2. 银行业务集中制度
(三)现金支出管理 1. 控制付款时间 2. 采用汇票付款。
(四)现金流量同步化
解:1)计算现金周转期 100+50-60=90(天)
2)计算现金周转率 360÷90=4(次)
3)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1600÷4=400(万元)
所以,该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为400万元。
§3.2 现金的管理
(二)存货模式 1. 前提假设: 1) 企业所需要的现金可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取得,且证券 变现的不确定性很小; 2) 企业预算期内现金需要总量可以预测; 3) 现金的支出过程比较稳定、波动较小,而且每当现金 余额降至零时,均可通过部分证券变现得以补足; 4) 证券的利率或报酬率以及每次固定性交易费用可以获 悉。
0
C
② 管理成本:管理人员工资、安全措施费
③ 转换成本:是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 0
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
出的交易费用。
C
④ 短缺成本:
I. 丧失购买能力的成本
0
II. 信用损失和失去折扣优惠的成本 C
III. 丧失偿债能力的成本
0
机会成 本
Q
管理成本
Q
转换成本
Q
短缺成本
§3.2 现金的管理
解:1)有价证券的日利息率:i=9%÷360=0.025%
2)现金存量下限为L=1000元;b=50元。
R 3 3b 2 L 3 3 50 800 2 1000
4i
4 0.025%
5579(元)
H 3R 2L 3 5579 2 1000 14737(元)
3)结论:公司的现金持有量应维持在5579元左右, 不超过14737元,不低于1000元。
2.2:1
10
1.6:1
5
0.4:1
0
1.5;1
10
2.4:1
10
1.6:1
10
16
5
8
5
总资产报酬率(%)
30
5
赊购付款情况
及时
10
累计得分
75
3) 确定客户信用等级,提供相应商业信用。
§3.3
(二)信用条件
应收账款的管理
信用条件是企业要求客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 期限、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
1.2:1 0.8:1 0.2:1 4.2:1 1.1:1 2.8:1
16
8
8
4
30 及时
18 拖欠
§3.3 应收账款的管理
2) 将客户财务指标至于标准值相比较,对客户的信用进行打分
例承接3-1,甲客户的各项指标指如表3-2所示:
指标
指标值
得分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比率 产权比率 已获信息倍数 有形净值债务率 应收账款的周转率(次数) 存货周转率(次数)
F------每次转换成本
Q0-----最佳现金持有量
TC0----最佳现金管理总成本
§3.2 现金的管理
例:某公司预计全年货币资金需要量为70000元,每天资金
支出量不变,货币资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
140元,有价证券的年利息率为10%,计算该公司的
最佳资金持有量和最低总成本。
解:1)计算最佳现金持量
(二)管理成本
(三)坏帐损失成本
应收账款总成本=资金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损失成本
§3.3 应收账款的管理
三、应收账款政策的制度 1. 信用政策即应收帐款的管理政策,是指企业为对应收帐 款投资进行规划与控制而确立的基本原则与行为规范。
(一)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 通常以预期的坏帐损失率表示。 1. 信用标准的确定——定性分析 “5C”系统——客户的品质(Character)、能力 (Capacity)、资本(Capital)、抵押品(Collateral)、 状况(Conditions)等。 2. 信用标准的评定---定量分析 1) 设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