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2、善治: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3、街居体制: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的街道办事处和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产生并得到了法律的认可,法律还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
二、单项选择题1.德国社会学家(A)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
A.腾尼斯B.迪尔凯姆C.韦伯D.帕森斯2.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B)。
A.美国学者桑德斯B.美国学者华伦C.中国XX学者徐震D.中国XX学者林香生、黄于唱3.腾尼斯把传统社会的社区形态界定为一种自然发生的基于(A)的靠情感和习俗来维持人际纽带关系的长期稳定的地域生活共同体。
A.血缘和亲缘关系B.理性和算计的选择C.兴趣和爱好D.法律和规则4.在马克斯·韦伯看来,(D)被当作现代转变的核心。
A.城市化B.XX化C.科学化D.理性化5.认为社会问题和偏差行为的定义过程和定义标准才是构成社会问题和偏差行为的关键行为,至于行为和社会现象本身并不是问题所在,这是何种社会问题归因理论?(C )A.社会病态论B.社会解组论C.标签理论D.行为偏差论6.1989年,(C)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A.联合国开发署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C.世界银行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7.学者(A)于1995年发表题为《没有政府的治理》的专著,并撰写了题为《21世纪的治理》、《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A.詹姆斯·N·罗西瑙B.罗纳德·J·格罗索普C.保罗·韦普纳D.奥利弗·E·威廉姆森8.全球化首先是指(B)。
A.政治全球化B.经济全球化C.军事全球化D.社会和文化全球化9.社区服务最本质的特点是(B)。
A.群众性B.福利性C.服务性D.互助性10.莱斯特·萨拉蒙对(B)的发生原因作了最精辟的论述,他把这些原因归结为四个“危机”和两次“革命”。
A.工业革命B.全球性结社革命C.新管理主义思潮D.绿色环保运动三、多项选择题1.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所提出的社区定义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一群人B.地域或地点C.社会互动D.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心理认同2.美国学者法林根据社区的性质提出的社区类型包括(ABC)。
A.地理社区B.身份利益社区C.个人网络社区D.行政社区3.系统功能主义学派主要代表者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社会系统从低到高的层次包括(ABCD)。
A.有机体系统B.人格系统C.社会系统D.文化系统4.“治理”与“统治”概念的本质区别在于:(ABCD)A.行为主体不同B.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C.管理的X围不同D.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5.全球治理委员会指出,治理概念所包含的规定性特征包括:(ABCD)A.治理不时一整套规则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B.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和支配,而是协调C.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D.治理不意味着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6.法国学者玛丽-克劳德·斯莫茨提出,“善治”或“有效治理”的构成要素有:(ABCD)。
A.公民安全得到保障,法律得到尊重,特别是这一切都通过司法独立,亦即法治来实现B.公共机构正确而公正地管理公共开支,亦即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C.政治领导人对其行为向人民负责,亦即实行职责和责任制D.信息灵通,便于全体公民了解情况,亦即具有政治透明性7.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主要包括(ABD)。
A.办理基层政府有关居民工作的交办事项B.指导居民委员会建设C.领导辖区经济D.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8.美国社区工作学者杰克·罗斯曼把资本主义国家的社区治理策略划分成(ABC)几种模式。
A.地区发展策略B.社会行动策略C.社会计划策略D.自我帮助策略四、简答题1.治理与统治的区别点有哪些?答:(1)主体不尽相同;(2)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 e1 z+ i+ H8 `$ m(3)管理的X围不同;(4)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2.简述地区发展模式与社会计划模式目标分类的差别。
答:⑴地区发展策略其实不是一个用来概括社区干于策略的适合的概念,它只是客观反映了这种策略的原初发生地是在广大殖民地资本主义的传统社区里,那里为了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这种共识取向的社区治理模式。
地区发展目标分类:地区发展策略的目标追求不是具体的任务目标,而是抽象的过程目标。
⑵社会计划策略是指针对社区中的具体问题。
社会计划目标分类:社会计划策略的目标侧重于任务目标,所谓任务目标是指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或解决社区中存在的具体的问题。
3.简述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策略。
答: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策略是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政策,通过组织群众,建立积极分子网络,发动群众运动,开展社区互助服务和生产自救等方式,实现城市社区的基层治理。
五、论述题1、结合你所在社区的实际情况,简述社区问题的类型?答:【要点】社区问题的类型有:(1)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2)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3)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的缺乏问题;(4)社区环境问题;(5)社会基本道德规X的丢失问题;(6)社会解组问题。
2、结合经典社会学家的观点,谈谈传统社区与现代社会的差异,回答时注意要点的归纳。
书本第2页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2、村民自治是指全体农村居民为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实现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3、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福利资助和福利政策的扶持、援助下,在社会资源技术的积极支持、帮助下,依靠社会居民的组织参与,动员社区内在的资源力量,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
二、单项选择题1.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是(C)。
A.城市最基层的政府机关B.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C.市辖区或者不设区的市的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D.城市社区的社会团体2.1958年之前,我国农村基层实行的管理体制是(B)。
A.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管理体制B.乡(行政村)管理体制C.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管理体制D.乡政村治管理体制3.1998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XX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明确界定了村民委员会的性质为(B)。
A.农村基层的政权组织B.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C.农村基层的经济组织D.农村基层的社会团体4.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是(B)。
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B.指导与被指导关系C.平行关系D.相互独立5.政府机构具有扩X的本性已被(B )所证明。
A..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论述B.帕金森定律C.“马太效应”理论D.凯恩斯的“消费驱动”理论6.党的领导在社区工作中主要体现为(B )A.组织领导B.政治领导C.行政领导D.工作领导7.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不包括(D)A.决策失误B.政府机构的自我扩X C.政府行为的低效率D.市场的垄断8.下列哪个属于第三部门?(D)A.企业B.政府机关C.司法机关D.公益组织9.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乡基层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B)A.2年B.3年C.4年D.5年10、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成员通过(B)选举产生。
A. 村民代表会议B. 村民直接C. 村民户代表会议D. 村民小组代表会议三、多项选择题1.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是(ABCD )A.市场的垄断B.无法有效提供公共物品C.导致外部不经济行为D.影响社会的公平与安定2.三分法社会结构由(BCD)构成。
A.非政府组织B.政府C.市场D.社会3.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萨拉蒙教授的观点,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除了正规性和民间性外,还包括(ABCD )A.非营利性B.自治性C.志愿性D.公益性4.社区党建工作的必要性体现在(ABCD )A.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需要B.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在社区工作中发挥正确政治思想导向作用的需要C.搞好社区党建是新时期落实党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方法的必然选择D.搞好社区党建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5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通过(ABC选择产生。
A. 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直接B. 每居民户派代表C. 居民小组推选代表D. 全体居民6我国城乡社区XX自治的基本方式是(ABCD)A. XX选举B. XX决策C. XX管理D. XX监督7村民委员会由(ACD )组成。
A. 主任B. 组长C. 副主任D. 委员8.(ABC )都明确了基层社区自治组织的性质及其基本职能。
A. 中华人民XX国宪法B. 中华人民XX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C. 中华人民XX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 中华人民XX国民法通则四、简答题1、简述农村基层社区XX建设的现状。
答:我国农村的基层XX建设目前已经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首先,开展村民自治和基层XX建设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其次,村民自治机构和制度建设日益完善;再次,村委会选举日趋规X。
2简述志愿服务的特征。
答:与其他服务相比,志愿服务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志愿性;第二,无偿性;第三,公益性;第四,组织性。
3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途径是什么?答: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主要途径:(1)通过建立协调议事机构,调动社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2)通过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模X带头作用;(3)通过社区工作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解决,发挥党组织的协调作用;(4)采取各种方式,动员各种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五、论述题1、举例说明三大社区治理主体扮演的角色及其作用。
书本第116页2、结合实际,谈你对志愿服务的认识。
答:自1994年12月5日团中央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以来,我国志愿服务工作也逐步步入正规化、组织化、规X化的轨道,青年志愿行动以“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为服务宗旨,为社会做了大量踏踏实实的工作,在赢得社会广泛认同和好评的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志愿服务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更是让整个世界充满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