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地理学
群众喜闻乐见的歌唱形式和民歌品种。它 产生于野外的劳动和生活之中,主要功能是 抒发感情,或倾诉、渲泄郁结在心头的愁闷。 少数民族和部分地区的山歌又被称之为情 歌。其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具有 流畅而自由抒发感情的特点。
第13页/共38页
• 山歌多产生于高原、山地。北方太行山以西的黄土高原、 陇东高原、青海高原等海拔在2000~5000米的西北高原地 区,流传着较多的山歌体裁。晋西北的“山曲”、内蒙古 西部的“爬山调”、陕北的“信天游”、甘宁青一带广为 流行的“花儿”,均具典型的西北山歌的风味。这里沟壑 纵横,人烟稀少,交通不便,成为传唱山歌的理想环境,常年 “赶脚”的汉子,为驱赶荒郊野岭的孤独与寂寞,用山歌的 形式消遣自娱,歌声中既能让你感受到西北高原的空旷和 苍茫,也能使你透析出歌唱者内心的深沉与凄凉。经典山 歌有《蓝花花》(信天游)、《走西口》(山曲)、《阳婆里 抱柴哥哥》(爬山调)、《上去高山望平川》(花儿)等。这 是西北山歌的独有风格。而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东北 平原,则很少有山歌的分布。
创造了历法和文字的名君。当时,除了前 述的伶伦之外,还有一位名叫“伏羲”的 音乐家。据说伏羲是人首蛇身,曾在母胎 中孕育了十二年。他弹奏了张有五十弦的 琴,由于音调过于悲伤,黄帝将其琴断去 一半,改为二十五弦。
第8页/共38页
二、音乐扩散
• 文化与地理最密切相关的问题便是扩散、 迁移。因此对于音乐渊源、传播途径、区 域感染以及媒体障碍的研究有助于把握音 乐的地域扩展与空间演变的文化价值。
第15页/共38页
• 总之,南方地形复杂多样,最有利于山歌的 形成。全国山歌分布除西北高原区外,大多 数都集中分布在南方。著名的南方山歌还 有江浙山歌,湘鄂山歌,闽、粤、赣的客家 山歌等等。代表性曲目有浙江《对鸟》、 江苏《红菱牵到藕丝根》、湖南《好郎好 姐不用媒》等。
第16页/共38页
第9页/共38页
第三节 音乐地域差异与音乐文化区
• 一、音乐地域差异 • 以美国学者为先导的研究焦点集中在音乐活动与
表演特色的空间分布上。其方法是通过图表分析 • 得出结论。如, 依据统计资料, 绘制音乐大赛分
布图、音乐家出生地分布图、音乐协会会员数量 分布图等等。此类研究详细、确切, 注重具体现 象, 而对研究效益很少问津, 忽略了音乐文化的 社会效益研究。
第6页/共38页
二、管乐器的起源传说 • 中国古代历史记述了距今五千年前的黄帝
时代,有一位名叫做伶伦的音乐家,他进 入西方昆化山内采竹为笛。当时恰有五只 凤凰在空中飞鸣,他便合其音而定律。虽 然这一故事也不能完全相信,但是,可将 其看做是有关管乐器起源的带有神秘色彩 的传说。
第7页/共38页
• 三、中国古代音乐 • 中国最初的帝王———黄帝,是五千年前
第一节 音乐与音乐地理学
一、音乐 (一)音乐的定义 • 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
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分为声乐和器乐 两大部门。
第1页/共38页
(二)音乐的分类
➢史前古乐 ➢古代音乐 ➢近代音乐 ➢革命音乐 ➢流行音乐
➢戏曲音乐 ➢摇滚音乐 ➢爵士音乐 ➢说唱音乐 ➢民族音乐
第2页/共38页
第4页/共38页
第二节 音乐的起源与扩散
• 人类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音乐,已无 法查考。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 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 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 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 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 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 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 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第10页/共38页
• 通过对代表地方特色和反映地域风格的音乐作品 (如: 抒情诗、地方小曲、精美的乡土乐器) 的搜 集, 唤醒和帮助人们对区域景观的感知。这种音 乐地理的研究手也正是以往地理学研究中所欠 缺的。
• 分析音乐产生的地理背景时, 对歌词的理解很重 要。无论是摇滚乐、通俗歌曲, 还是古典音乐, 均可以从歌词中得知它们各自不同的主题, 如城 市印象、旅途暇思、地理景观等。(Henderoon) 把从1890—1970 年近百年间音乐对纽约城市的咏 唱综合起来研究, 从而探讨了纽约城市风格的演 变。这一研究方法很值得借鉴。
第11页/共38页
二、音乐文化区
• 依据音乐同类性质划分音乐文化区是音乐 地理研究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在全球大 范围内音乐文化不断产生撞击, 因此, 音乐 文化区往往是相对的, 在同一个音乐文化区 内,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其它音乐文化的冲突 与对抗。
第12页/共38页
第四节 音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山歌与高原、山地的关系 •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山歌,是一种令广大人民
二、音乐地理学
(一)音乐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 音乐地理学是研究音乐的地域分布规律、
形成演化过程及地域扩散特点的学科 • 音乐地理学是研究音乐地域系统的学科
第3页/共38页
(二)音乐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音乐的起源与扩散 ➢音乐地域差异与音乐文化区 ➢音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音乐与人文环境的关系 ➢音乐景观
第14页/共38页
• 中国典型的山歌区还有西南山歌区,包括云贵高原 和西藏高原,这里山多人少,交通不便,因此,其山 歌具有自由、悠远而绵长的特点。由于它的气候、 植被及所处地理位置等因素的不同,其山歌风格又 与西北山歌有着很大的差异。如云南的“风庆调 子”、“弥渡山歌”、川南的“神歌”、苗族的 “飞歌”、贵州的“山歌”、藏族的“山歌”等 等,既有着强烈的区域环境特色,又有着鲜明的民 族特点,其代表性山歌有云南《赶马调》、川南 《槐花几时开》、贵州《毛风细雨》等。
第5页/共38页
一、弦乐器的起源传说 • 墨丘利(Mercury)是希腊神话中诸神的使神。据
说他在尼罗河畔散步时,脚触一物发出美妙的声 音,他拾起一看,发现原是一个空龟壳内侧附有 一条干枯的筋所发出的声响。墨丘利从此得到启 发,而发明了弦乐器。虽说后人考证在墨丘利以 前就已经有了弦乐器,但也可能是由此得到了启 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