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风险及其对策作者:杨红刘军华丽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2年第08期摘要:目前,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增长点,成为信用卡业务的重点发展产品,已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显著的经营效益。
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风险防范,确保稳健发展。
本文在论述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特点的基础上,分析该业务潜在的风险,提出从定位目标客户群体、严格甄选申请人、提高特约商户准入门槛及加强日常风险分析预警等方面防范风险。
关键词: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发展风险防范目前,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重要增长点,成为信用卡业务的重点发展产品。
其不仅在促进刷卡消费、增加有效透支、提升动卡率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更突出的是具备良好的收益性。
然而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还款周期长,信用额度大,没有抵押担保等风险防控措施,在带来丰厚中间业务收入的同时,也蕴含着较高的风险。
因此,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有效控制风险,确保稳健发展,是目前发卡银行面临的新挑战。
本文对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的风险及其防范做一粗浅分析。
一、信用卡分期付款简述(一)信用卡分期付款定义信用卡分期付款是发卡银行向信用卡持卡人提供的一项信用卡增值服务,是指信用卡客户在一次性进行大额购物消费的时候,将购买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总额平均分解成若干期数(通常以月为单位),每月按时偿还款项,直至商品总价清偿完毕为止的一种消费方式。
(二)信用卡分期付款分类按信用额度控管方式分类为一般分期和专项分期付款业务。
一般分期占用信用额度,持卡人每期按时还款后,可用额度逐期释放,额度可循环使用。
专项分期付款信用额度是在信用额度外的专项额度,不可循环使用。
按业务产品分类为购车分期、安居分期、账单分期、邮购分期和商户分期。
按业务办理方式分类为普通帐单分期和特约商户分期。
普通帐单分期不限商户,持卡人消费达到一定金额,即可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方式将其消费金额在持卡人信用额度之内作分期偿付。
特约商户分期一般金额较高,涉及到重新审批信用额度,客户需在银行特约商户的指定POS终端完成分期业务。
目前特约商户分期业务主要集中在建材家装、家电超市、教育培训等行业。
(三)信用卡分期业务意义对银行-提高盈利能力的新模式对客户-消费融资增加了新的产品和理财工具对商家-促进销售额增加,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四)信用卡分期付款特点1.债权债务关系由商家与客户之间转移到银行与客户之间在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中,银行替持卡人代垫商品价款,持卡人按期分次向银行归还欠款,商户一次性取得价款。
2.还款方式不同,还款周期变长持卡人按期分次归还银行欠款,信用卡的一般刷卡消费虽然也在持卡人与银行之间形成债权债务关系,但是,持卡人应当在约定的到期还款日前还款。
在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购物时,还款周期变长。
3.专项分期信用额度放大银行在信用卡的一般刷卡消费中承担了一定风险,银行在发行信用卡时,已经根据申请人的资信情况等核定其信用额度,将风险限定在可控范围内。
而信用卡专项分期付款业务,不会占用银行给予的信用额度,即持卡人实际上享受了双重额度。
在原来给定的信用额度上又增加了一个分期付款额度,信用额度被放大。
4.付款随意,还款额度任选使用分期付款可以依照个人收入状况,选择分期缴款的期数及金额。
同时免保证人,手续简单。
(五)主要分期产品流程1.购车分期业务流程2.安居分期业务流程二、信用卡分期付款的风险类别与普通信用卡业务一样,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也带给银行欺诈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对于信用卡分期业务而言,信用风险的表现形式较为复杂,而欺诈风险值得关注。
(一)欺诈风险持卡人蓄意欺诈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额度的发放,造成银行信用卡分期付款的风险。
一般是持卡人由于资金周转的原因,与分期商户联合在没有真实交易背景的情况下,以假合同、假协议骗取银行分期业务资金,以便自己使用。
这种行为往往会产生恶意逾期,造成银行资金损失。
特别在家装分期中,一些家装商户内控不严,操作不规范,其工作人员与持卡人伪造装修合同,联合骗取银行分期资金。
(二)信用风险分为持卡人信用风险和商户信用风险。
持卡人信用风险是指:持卡人由于个人经济状况的变化或社会外部条件发生变化造成无力偿还信用卡分期欠款的风险。
商户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分期商户经营不善,分期付款的产品或服务无法提供给持卡人,造成持卡人拒绝归还银行款项,使银行资金损失的风险。
这种形式的信用风险较为复杂,因其不单纯表现为持卡人逾期或无力偿还欠款,而是表现为由商户违反合同而导致的持卡人拒绝归还信用卡欠款。
在信用卡分期产品中,家装分期付款业务的信用风险尤为突出。
一方面,家装分期风险表现为持卡人不能按期偿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商户的信用风险。
因为家装分期的业务模式为银行根据申请人的资信情况和装修合同将装修预算款先行垫付给装修公司,存在装修公司收到预算款但尚未完成提供服务的真空期。
一旦出现家装公司经营困难或携款外逃,持卡人就不能得到装修服务。
此时,理论上持卡人应按照与发卡行之间的借贷关系继续偿还银行欠款,并自行与商户协商,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义务或要求赔偿。
但实际情况更有可能为,持卡人以“未得到相应服务”为由拒绝归还银行款项,并可能将商户行为与银行行为等同起来,要求银行补偿其损失。
但银行已经先行垫付了款项,必然受到损失。
(三)市场风险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中的市场风险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利率变化导致的资金使用成本上升,使得银行面临利率风险。
在分期付款业务中,由于银行一次性代持卡人支付了物品的价款,银行同时也确定了持卡人每月还款的金额。
在还款的期间,利率变化导致的资金成本的变化使得银行无法覆盖利率风险。
另一方面,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动使得持卡人的还款风险增大,当商品的价格下跌到不足持卡人的还款余额时,持卡人可能放弃对于所购物品价款的继续支付。
(四)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发卡银行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
而目前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主要潜在两类操作风险。
一是银行操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操作流程,重点风险环节控制不到位,如对分期客户资料审查、身份确认、上门调查等重点风险环节失控,造成资金的损失。
二是由于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已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发卡行通过增加信用卡分期审批额度争抢客户成为同业竞争的重要手段,这种信用卡分期付款审核的宽松管理模式,增大了风险。
这样可能造成信用卡套现能力上升,套现组织很容易通过大宗商品消费分期付款以较低的成本套取银行资金。
(五)法律风险从狭义上讲,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的法律风险主要应关注银行所签署的分期业务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件的有效性和可执行能力。
从广义上讲,还应包括外部合规风险和监管风险。
三、信用卡分期付款风险的防范对策(一)分期产品应清晰定位目标客户群体目前银行推出的分期付款产品种类繁多,在设计时,对产品的定位、目标客户群体的选择应有清晰的思路,通过风险收益预测分析,找出低风险高收益的目标客户群体。
如邮购分期零利率、零手续费,主要针对中青年倾向全额付款的理性消费者,通过邮购分期业务培养持卡人使用循环信用的习惯。
装修分期、汽车分期等产品,是为了满足持卡人计划性的、金额相对较大的临时性信贷需求,选择的目标客户群体是有稳定收入来源、经济实力较强且有理财观念的客户。
(二)严格甄选分期业务申请人由于我国的信用征信体系还不够完善,各银行之间的持卡人信用记录无法共享,持卡人的违约成本相对较小。
因此,分期业务风险应从源头上抓起,积极寻找优质客户,严格甄选申请人控制信用风险。
对持卡人分期业务的预期损失可以根据违约概率、风险暴露和违约损失率之间的关系近似地估算,即:预期损失=违约概率×风险暴露×违约损失率=PD×EAD×LGD。
在分析分期业务的风险时,违约概率和持卡人甄选关系密切。
所以发卡行在发展分期业务时,应严格按照既定的程序审核申请人所提供的身份证件、财产或收入证明、装修合同等材料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严把申请关。
(三)提高特约商户的准入门槛不应盲目扩大特约商户客户群,应根据信用卡目标客户定位,并结合商户的信誉等级等因素综合考虑。
认真分析商户近三年来的财务报表,甄选财务状况良好,信誉等级高,在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户。
由于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的客户大部分是购车户和购房户,应大力发展资金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汽车经销商、房地产开发商等作为合作商户。
对曾与客户发生过纠纷或争议的商户,或曾有套现行为的商户深入调查,严格把关。
(四)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划分,规避法律风险在分期业务合作协议中,银行和商户之间应明确,涉及商品质量问题,持卡人与商户洽谈,就此发生的争议也由持卡人与商户协商解决。
银行与商户之间不存在代理或担保关系,商品质量瑕疵等均由商户负责。
对于部分商品,银行可以与商户及持卡人约定,商户承担商品回购责任。
(五)加强日常风险分析预警。
一是加强特约商户监控。
定期走访特约商户,及时了解掌握商户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对其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控。
二是注重对分期付款客户用卡行为的管理、分析,及早发现异常,及时调减额度。
三是针对不同分期种类,采取不同策略。
如对于家装分期业务而言,一方面要监督商户的资金流向,检测其资金流出是否与工期进度相匹配。
另一方面,家装现场很难伪造,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及时发现虚假交易和套现行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