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

篇一: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上作业

第 1 大题: ( 得 27 分 ) 一、判断题 1 . ( 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集体谈判从国家承认到国家规范,也就是集体谈判的制度化阶段,是劳动关系从集体劳动关系时期过渡到国家劳动关系时期的一个具体表现。是否正确答案是 2 . ( 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谈判单位是指特定谈判的主体范围。它包括谈判的雇主、工会和政府,以及在集体谈判中工会所代表的全部工会会员和非工会会员。是否正确答案否 3 . ( 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劳动三权”是指劳动者的团结权、集体谈判权和集体争议权。是否正确答案是 4 . ( 应得 3 分,实得 0 分 )集体谈判权是指劳动者为保障自己的利益,通过工会或其代表与雇主就劳动条件和就业条件进行协商谈判并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是否正确答案是 5 . ( 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集体谈判制度确立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劳动者的三项权利,即“劳动三权”,包括劳动者的团结权、集体谈判权和罢工权。是否正确答案否 6 . ( 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集体谈判是指劳动者集体为保障自己的利益,通过劳动者与其雇主双方,按照一定的规则就劳动条件和工资福利待遇等进行协商谈判后签订集体合同。是否

正确答案否 7 . ( 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整合式

谈判指谈判是一种利益分配,结果是其中一方受益,另外一方承担损失。是否正确答案否 8 . ( 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美国的工会可以分为产业工会、行业工会和服务业工会,以及地方性工会和全国性工会。是否正确答案是 9 . ( 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根据《德国基本法》的规定,在具体的集体谈判时,要体现有利的原则,即有利于雇主,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反的。是否正确答案否 10 . ( 应得 3 分,实得 3 分 )1946 年颁布的《日本国宪法》对劳动法律的形成确定了三项原则,即所有国民都有劳动的权利,劳动标准由劳资双方谈判解决,劳动者有集会结社的权利。是否正确答案是第 2 大题: ( 得 30 分 ) 二、简答题 1 . ( 应得 10 分,实得 10 分 )劳动条件的确定方式有哪些?答:劳动条件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确定: 1、劳动者和雇主之间通过签订个别劳动合同来确定。 2、工会或劳动者集体的代表与雇主协会之间通过集体谈判方式达成。 3、通过国家劳动立法或司法判例形成。

参考答案:(1)劳动者和雇主之间通过签订个别劳动合同来确定。(2)工会或劳动者集体的代表与雇主协会之间通过集体谈判方式达成。(3)通过国家劳动立法或司法判例形成。2 . ( 应得 10 分,实得 10 分 )集体谈判的功能有哪些?答:集体谈判的功能主要有:一、集体谈判是调整集体劳动关系的有效方式二、集体谈判是促进产业和

谐的重要手段三、集体谈判在维护劳动者权益和推进产业民主化进程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参考答案:(1)集体谈判是调整集体劳动关系的有效方式。(2)集体谈判是促进产业和谐的重要手段。(3)集体谈判在维护劳动者权益和推进产业民主化进程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3 . ( 应得 10 分,实得 0 分 )国外集体谈判的新特点有哪些?答:国外集体谈判的新特点有:一是强调工资要与通货膨胀挂钩,即指数化的工资增长率,使职工的实际收入能够适应通货膨胀的变化,因而更有保障。二是更加关注社会保障问题。像提前退休、生育假期、反对劳动歧视和防止性骚扰等以前涉及不多的问题,近年来在集体合同中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参考答案:(1)集体合同的内容更加丰富;(2)集体合同的覆盖面扩大;(3)谈判活动的重心发生转移;(4)集体合同的作用受到挑战;(5)跨国性集团谈判活动有所发展。4 . ( 应得 10 分,实得 10 分 )影响谈判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答:影响谈判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有: 1、谈判的杠杆作用 2、集中谈判结构 3、公共政策 4、组织的因素 5、不同劳动和管理利益的影响 6、协调谈判参考答案:(1)谈判的杠杆作用;(2)集中谈判结构;(3)公共政策;(4)组织的因素;(5)不同劳动和管理利益的影响;(6)协调谈判。第 3 大题: ( 得 23 分 ) 三、论

述题 1 . ( 应得 30 分,实得 23 分 )试分析集体谈判制度发展的原因。答:集体谈判制度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集体谈判的目的是签订集体协议,而协议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必要时能够找到法律依据,在对方违反协议时得到法律保障,因此,就必须对于签订协议的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广泛、准确的定义。这就是集体谈判合法化走向制度化的趋势。其次,集体谈判中关于“不罢工”的条款可以帮助工会方在减少罢工的实际发生情况下获得更多的谈判筹码。同样,从管理方的角度来看,一旦集体协议签订之后,就可以专注于管理。最后,集体谈判制度化有利于主体中长期的态度转变,双方更加趋向于合作,员工因工资福利增加和工作稳定性增强而趋于合作。总之,集体谈判的制度化,规范了双方的行为,减少了交易成本,增强了双方的信任和合作,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员工福利的改善,有利于减少产业冲突,是一种国家和劳资三方的共赢。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集体谈判都会带来共赢效果,如果集体谈判的制度安排设置不当或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以及市场条件、组织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有可能带来集体谈判失败或作用相反。参考答案:

篇二: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知识点

集体协商制度

1、集体协商制度基本内容(4项规则)

协商原则、规则;代表产生及权利与义务;协商形式、程序、内容及结果;争议处理 2、国外集体协商制度1860年英国)、基本法律制度

平与利润);工会联合会与雇主的基本协议(丹麦1899年9月协议)→立法者干预确立团结权和集体谈判权→分散化、个别化、寻求政府介入(90年代以来、法/比)---通过公约和建议书→协调劳动关系新机制(建立包括集体谈判制度在内的社会伙伴、社会对话、社会合作的新机制)

---类型:国家级、产业(行业)级、企业级的集体谈判 ---趋势:谈判重心转向企业、国际化、(重点)从工资到时间、(结构)分散化 ---特点:定期举行、工会主导、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层级分明

更加关注保障、电子化(征求意见和审议)

---模式:a美国(市场化、劳工处下风)、b德国(社会伙伴关系、利益集团组织化、工会地位制度化、保护雇员/合理化/保持和平)、c法国(分散随意、四项原则:依法推行/有利职工/职工谈判权/工会参与、劳资双方组成仲裁委员会)、d瑞典(德国式、社会伙伴关系、约束力较强-工业和平协议、政府不干预)、e意大利(4层次:全国/行业/地方/企业、法规少、谈判交织混杂)、f日本(集体谈判处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