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

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

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
1.教师的敬业。

倘若教师职业不是自己的最爱,那么其职业心态必然直接影响工作态度和教学潜能的开发,也影响自己的职业满意
度和幸福感。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职业,我们就无悔无怨,因为我
们别无选择,只有信念和责任感才能使我们坚定地在教师职业道路
上走得更远,做得更多,成就更大。

从学生的角度看老师,应该是什么形象呢?一个优秀的教师除了
业务精湛、学识渊博之外,更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具有打动人心、
影响学生一生的道德魅力。

2.教师的专业。

从教育的角度讲,专业就是学科业务知识。

小而言之,是一门学问;大而言之,是一门科学。

教师职业要求每个教师
都具备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扎实的基本功。


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流程、教学方法、板书板画等,这里包含教师
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的理解,多元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标准的把握,新课程理念的运用,等等。

可以说,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学
科教学能力是每一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敬业与精业的基础。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学能力、教育测量评价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反思能力等,最主要、最根本的
应是教学能力和教育测评能力。

一个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
和教育测评能力,这就好比一个医生必须具备诊断病情的能力与开
药方的能力一样。

这是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典型能力特征。

3.教师的精业。

精业是专业知识的深化,是敬业精神的升华。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没有精深的学问,没有深思熟虑的教学设计,没有多元化的知识,
没有娴熟灵活的教学方法,是难以驾驭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的。

教师的治学境界:在教学意义上,一个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追求高超的教学艺术,更要追求崇高、理想的治学境界。

“经
师易得,人师难求”。

经师就是教书匠,人师就是教育家。

“师”
与“匠”有何区别:创意。

“匠”是照本宣科,尽管做得精致,但
缺乏创意;而大师则是富于创新精神,富有新意,与众不同,独领风骚。

教育家与教书匠的区别也在于此。

教师是智者,是智慧的化身。

教师应该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灵魂的塑造者,从他嘴里流
淌出来的是思想、机智和幽默。

能让人豁然开朗,让人柳暗花明,
让人峰回路转,让人如沐春风;教师像一块宝石,永远散发着人格、
学识和智慧的光芒。

唯有不满,才能创新;唯有耕耘,才有收获。

广大中小学教师们,只要我们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舍地追求教育教学效果和艺术,在
几经“山穷水复”的曲折之后,必定会迎来“柳暗花明”的无限风光。

我校属于农村中学,交通相当不便,信息相对闭塞,教学资源紧缺,师资力量薄弱。

在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中,教师在职业
素养的提高、学科实践教学与教育教学科研的有机衔接与高效渗透,一直是薄弱环节,也是制约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瓶颈。

安于现状
的心理,教师不愿专业成长;相对封闭的环境,教师难以专业成长;
重视利益的价值取向,教师排斥专业成长。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动
教师职业素养提高,极力支持学科教师有效开展实质性教育科研,
寻找突破制约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瓶颈,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1.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
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
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
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
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和教育教学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