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务 第1章 商业银行概述.ppt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务 第1章 商业银行概述.ppt
支付中介功能
支付中介功能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技 术、网络、资源为客户代理收付、汇 兑、转账等,起到资金转移桥梁的功 能。支付中介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 它的产生要早于支付中介,在货币经 营业时期经营业主就为客户保管货币、 兑换货币、汇款等。
信用创造功能
信用创造功能是在信用中介与支付中 介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商业银行利 用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 和转账结算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派 生存款,在这种存款不被提取或不全 部被提取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商业银 行存款倍数的增加,即货币供应量的 创造。
持股公司有两种类型,即非银行性持股公司和 银行性持股公司。前者是通过大企业控制某一银行 的主要股份组织起来的,后者是由大银行直接组织 一个持股公司
(1)从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变过来的。早期银行 顺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降低贷款利率,并 主要为工商企业提供流动性贷款,变为商业银行。 这是早期商业银行产生的主要途径。
(2)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按资本主 义原则,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而成。大多数商业银 行是按这一方式建立的。
1.1.2 商业银行发展
(3)工商企业经营状况
工商企业经营状况与银行业务的兴衰息息相 关。商业银行本来就是随商品经济发展和工商业发 展而产生的,又是在为工商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发 展起来的。
商业银行与工商企业之间的关系“休戚相关”。 一个地区的工商企业众多,且经营良好,发展稳 定,行为规范,在该地区设立商业银行,既可以促 进工商业繁荣,又有利于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取得 较高的经济效益。
(2)分行制
分行制银行是指那些在总行之下,可在本地或 外地设有若干分支机构,并都可以从事银行业务的 商业银行,这种商业银行的总部一般都设在大都 市,下属所有分支行处须由总行领导指挥。
(3)持股公司制
持股公司制银行又叫集团制银行,即由一个集 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收购或控制若干独立 的银行。这些独立银行的业务和经营决策统属于股 权公司控制。持股公司对银行的有效控制权是指能 控制一家银行25%以上的投票权。
行
全国性银行 是以国内市 场中的工商 企业和个人 为主要服务 对象的商业 银行,如中 国工商银行
国际性银行 是指世界金 融中心的银 行,它以国 际性大企业 客户为主要 业务对象, 如花旗银行
3)按能否从事证券业务划分
德国式 全能银行
既能全面经营 银行业务,又 能经营证券业 务和保险业务 及工商企业股 票 的银行。
金融服务功能
金融服务功能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在国 民经济中联系面广、信息灵通等特殊 地位和优势,利用其在发挥信用中介 和支付中介功能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大 量信息,借助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手段 和工具。
1.3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与组织结构
1.3.1 商业银行设立的经济条件和金融环境
(1) 经济条件
生产力 发展水平
(2)经济的货币化程度
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正 相关的,某一地区的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则该地区 经济货币化程度比较高,货币流通量也比较大。这 就为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提供了良好的货币基础。
(3)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
商业银行应选择在金融市场具有一定深度和广 度,而且市场弹性也比较好的地区设立。在一个比 较成熟的金融市场上,融资规模大,融资工具和手 段多,融资活动比较规范,这些都为商业银行业务 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5)管理当局的有关政策
了解该地区管理当局的有关政策。这些有关政 策包括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的限制、对工商业 发展的方针、对地方金融机构特别是地方商业银行 的优惠政策以及对金融机构违法经营活动的惩罚是 否严厉等,这些都会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及其盈 利水平发生重要影响。当某地区管理当局对所在地 区的工商企业采取鼓励发展的方针,特别是对高新 技术产业采取大力支持、保护发展的政策时,对商 业银行来说,无疑会提供更多拓展的业务机会。
1.3.2 商业银行设立的一般程序
申请 登记
招募 股份
验资 营业
1.3.3 商业银行制度类型
1)按资本所有权划分
私人商 业银行
合股商 业银行
国有商 业银行
私人商业银行 一般指由若干 个出资人共同 出资组建的商 业银行。
合股商业银行 指以股份公司 形式组织商业 银行,是现代 商业银行的主 要形式。
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闲散 的资金聚集起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 资金贷给需求者,实现资金的间接融 通。商业银行充当了社会资金闲置方 与需求方的融资中介,因此称为信用 中介职能。
信用中介职能的作用
(1)通过信用中介职能,商业银行把再生产过 程中暂时闲置的货币转化为生产资金,从而在不增 加社会货币资金总量的情况下,增加货币资金的使 用量,进而扩大了社会再生产的规模,提高了整个 社会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 (2)信用中介职能通过储蓄形式,把社会各阶层 居民的小额货币收入集中起来,形成巨大的资金力 量,从而扩大了社会生产与流通中的资金数量,有 力地推动了社会再生产的增长。
国有商业银行 是由国家或地 方政府出资组 建的商业银行 ,这类商业银 行规模较大。
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形式
(1)国有商业银行。它们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 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目前这4家 银行构成了我国商业银行业的主体。
(2)企业集团所有的银行。例如,招商银行、光 大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等。其中招商银行、 光大银行、华夏银行都已改为股份制银行。 (3)股份公司制的银行。在我国,股份公司制的 银行又可分两类,一种是未公开发行股票的银行; 另一种是公开发行股票的银行。
(4)金融机构竞争状况
在一个地区设立商业银行之前,必须对该地区 金融业发展与竞争状况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既要 注意对原有商业银行数量、它们的存款规模及其增 长趋势、它们的贷款能力及潜在贷款需求、这些银 行的盈利水平及盈利能力、这些银行经营政策及业 务范围等进行分析,还要对该地区其他金融机构的 数量、规模、业务范围和业务状况等进行调查和分 析,在此基础上预测新商业银行有无较大发展的余 地,然后决定是否要在该地区设立商业银行。
17世纪
巴比伦寺 希腊寺庙 罗马类似机构 意大利商业银行
英国商业银行
2)商业银行的形成
一般认为,商业银行的名称来自于它早 期主要办理基于商业行为的短期自偿性贷 款,人们便将这种以经营工商企业存、贷款 业务,并且是以商品生产交易为基础而发放 短期贷款为主要业务的银行,称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两种产生途径
(4)地理位置
商业银行应当选择设立在交通发达的地区。这 种地区已经集中了大量的各种资源,尤其是人力资 源和信息资源。商业银行是一种高风险行业,需要 有大量高素质人才经营管理。它开展业务,也需要 有足够的信息,供银行管理者作为决策参考依据。
2) 金融条件
(1)人们的信用意识
商业银行所从事的经营活动是以借贷为主的信 用活动,这种信用活动是以公众对信用的需求为基 础的。公众的信用意识强,对银行信用的需求就旺 盛;反之,公众的信用意识弱,则对银行信用的需 求就不足。信用意识强的地方,人们的偿债意识也 强。
人口 状况
影响因素
工商企 业经营
状况
地理 位置
(1)人口状况
商业银行拟设立的地区人口状况如何,将对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带来很大的影响。
分析该地区的人口状况,主要需要注意: ①该地区人口数量。 ②人口变动趋势。
(2)生产力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对该地区商品经济的 发育程度和总体经济实力有直接影响。而商品经济 是否发达,又直接影响银行资金来源的多寡,以及 该地区对银行资金需求程度。商业银行应当设立在 人口众多且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地区。
我国股份制银行的股份来源
国家股
(不可上市)
企业股
(不可上市)
社会公众股
(可上市)
2)按业务覆盖地域划分
地方性
全国性
区域性 国际性
地方性银行 是以所在的 社区客户为 服务对象的 商业银行, 例如上海银 行、南京商
业银行
区域性银行 是以所在区 域为基本市 场的商业银 行,例如广 东发展银行、 福建兴业银
(3)通过信用中介职能,商业银行可以将短期资 金转化为长期贷款或投资,也可以将长期资金转化 为短期资金进行使用,从而实现资金期限的灵活转 化。
(4)信用中介职能还能有效发挥优化资源配置 的作用。商业银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自身的经济 利益,合理分配和贷放资金,把货币资金由效益低 的部门引向效益高的部门,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
英国式 全能银行
美国式 职能银行
可以通过设立独 立法人公司来从 事证券承销等业 务,但不能持有 工商企业股票, 也很少从事保险 业务的银行 。
只能经营银行 业务,不能进 行证券承销业 务的商业银行 。
4)按组织形式划分
(1)单一制
单一制银行是指那些不设立或不能设立分支机 构的商业银行,这种银行主要集中在美国。这是美 国历史上曾实行单一银行制度的结果,这种制度规 定商业银行业务应由各个相互独立的商业银行本部 经营,不允许设立分支机构,每家商业银行既不受 其他银行控制,也不得控制其他商业银行。
1.2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
1.2.1 商业银行的性质
(1)商业银行具有一般的企业特征。 (2)商业银行又不是一般的企业,而是经营货 币资金的金融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3)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 是面向工商企业、公众及政府经营的金融机构。
1.2.2 商业银行的功能
信用中介功能
商业银行 经营管理实务
第一章
商业银行概述
学习目标
1 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 明确商业银行的性质与功能 3 熟知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与组织结构 4 掌握商业银行设立的一般程序Βιβλιοθήκη 1.1 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1.1.1 商业银行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