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光纤通信新技术
15
图11-7 光相位共轭器的色散补偿系统原理
16
11.1.5 色散支持传输
色散支持传输(DST)是采用频移键控(FSK) 调制方式在常规单模光纤上传输。图11-9示出色散支 持传输原理。 DST的优点是无需外调制,线路上也不用加色散 补偿器。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实现。在远距离点对点 通信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缺点是要求光源有良好的 调频特性。在码速率较高时,激光器瞬态啁啾的存在 会使误码率变大。而且,DST需改造现有系统的光发 送和接收部分。它不适用波分复用系统。
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B
南京邮电大学
第十一章 光纤通信新技术
11.1 色散补偿技术 11.2 相干光通信 11.3 光交换技术 11.4 光孤子通信技术 11.5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
2
11.1 色散补偿技术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光纤损耗、色散和非线 性效应是限制系统传输性能的主要因素。 光放大器的普遍采用解决了光纤损耗补偿问题。 随着光纤通信单信道传输速率的不断增大,色散 补偿就成为高速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国内、 外已对色散补偿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和实验研 究,提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色散补偿技术方案。
11
用于色散补偿的啁啾光纤光栅
12
2. F-P腔色散均衡器 腔色散均衡器
F-P腔全通色散均衡器的基本结构如图11-4 所示。 F-P腔色散均衡器的优点是体积小,插入损耗 较低,且具有周期的频率特性,可应用于多波长 系统。缺点是带宽窄,仅适用于10Gbit/s速率系 统。不能完补偿光纤色散,且补偿距离有限(约 100km左右)。
25
11.3.2 光波长交换
光 波 长 交 换 ( Optical Wavelength Switching)技术是以波分复用原理为基础,采用 波长选择或波长变换的方法实现交换功能的,图 11-22中(a)和(b)分别示出波长选择法交换 和波长变换法交换的原理框图。
26
图11-22 波分交换的原理框图
32
图11-23 光孤子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
孤子源
调制
EDFA
隔离器 光纤传输系统
隔离器
接收机
脉冲源
LD
33Leabharlann 第十一章 光纤通信新技术11.1 色散补偿技术 11.2 相干光通信 11.3 光交换技术 11.4 光孤子通信技术 11.5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
34
11.5 自由空间光通信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Free Space Optics)又称 无线光通信或大气光通信,是指以光波为载体,在真空或 大气中传递信息的通信技术。FSO按照应用环境的不同又 可分为大气光通信(水平方向)、卫星间光通信和星地光 通信(垂直方向)。FSO的思想很早就得到提出,但是随 着上世纪70年代光纤的问世,光通信的研究重点转移到光 纤通信上,FSO的研究陷入了暂时的低潮。20世纪末随着 相关技术的突破,FSO重新得到了重视,已经开始在短距 离、中等传输速率、特别是室外的接入环境中得到广泛地 应用。
20
第十一章 光纤通信新技术
11.1 色散补偿技术 11.2 相干光通信 11.3 光交换技术 11.4 光孤子通信技术 11.5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
21
11.2 相干光通信
目前使用的光纤数字通信系统,都属于强度调制、直 接检测(IM/DD)系统,光电检测器的输出信号与光载波 的强度成正比。虽然这种方式继续向着高速率、大容量方 向发展,但已经受到LD的极限调制速率、接收灵敏度难以 提高等种种限制。正像无线通信系统从直接调制、直接检 测向超外差式发展那样,光通信也可利用外差技术发展为 外差光纤通信或者称为相干光纤通信。 相干光纤通信在发送端可对光载波进行幅度、频率或 相位调制;在接收端则利用零差或外差检测,这种检测技 术称为相干检测。
(f) GVD引起的正啁 啾光脉冲
9
11.1.3 色散均衡器
典型的色散均衡器是利用与光纤相反色散特性 (相反群时延斜率)的器件补偿光纤色散。色散 均衡的种类有许多。这里介绍啁啾光纤光栅和F-P 腔色散均衡器两种。
10
1. 啁啾光纤光栅
啁啾光纤光栅(Chirped Fiber Grating)是 在光学波导上刻出一系列不等间距的光栅,光栅 上的每一点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本地布拉格波长的 通带和阻带滤波器,不同波长分量光在其中传输 的时延不同,且与光纤的色散引起的群时延正好 相反,从而可补偿由于光纤色散引起的脉冲展宽 效应。 啁啾光纤光栅的优点是体积小,插入损耗低。
35
11.5.1 FSO技术特点 技术特点
自由空间光通信是光纤通信与无线通信相结 合的产物。它以大气为媒质,通过激光或光脉冲 来传送数据信号。概括说来,FSO具有下列优点: 不需频率许可证 频带宽 安装方便,成本低廉 安全性能好
30
第十一章 光纤通信新技术
11.1 色散补偿技术 11.2 相干光通信 11.3 光交换技术 11.4 光孤子通信技术 11.5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
31
11.4 光孤子通信
光孤子(Soliton)是经光纤长距离传输后, 其幅度和宽度都保持不变的超短脉冲(ps级 脉 冲)。利用光孤子作为载体的通信方式称为光孤 子通信。光孤子通信的传输距离可达上万km,目 前处于实用化的早期阶段。
24
11.3.1 空分光交换
空 分 光 交 换 ( Space Division Photonic Switching)技术是指通过控制光选通元件的通断, 实现空间任意两点(点到点、一点到多点、多点 到一点)的直接光通道连接。实现的方法是通过 空间光路的转换加以实现。最基本的元件是光开 关及相应的光开关阵列矩阵。
22
第十一章 光纤通信新技术
11.1 色散补偿技术 11.2 相干光通信 11.3 光交换技术 11.4 光孤子通信技术 11.5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
23
10.3 光交换技术
传统的光交换节点在交换过程中存在光变电、电 变光的相互转换,而且它们的交换容量都要受到电子 器件工作速度的限制,使得整个光通信系统的带宽受 到限制。直接在光域进行光交换可省去光/电、电/ 光的交换过程,充分利用光通信的宽带特性。因此, 光交换被认为是未来宽带通信网最具潜力的新一代交 换技术。对光交换的探索始于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 中期发展比较迅速。和电交换技术类似,光交换技术 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和包交换。电路交换又含 有空分光交换、时分光交换、波分/频分光交换等方 式;包交换则有光分组交换和突发光交换等方式。
5
2. DCF的品质因数 的品质因数
DCF的品质因数FOM(Figure of Merit)定义 为 (11-3) 式中 FOM为品质因数,单位(ps/nmdB); D——色散系数,单位(ps/nmkm) α——衰减系数,单位(dB/km)。 FOM是DCF的重要参数,可以用来对不同类型的 DCF进行性能比较。
13
图11-4 F-P腔全通色散均衡器的基本结构 腔全通色散均衡器的基本结构
F-P反射腔 E(ω) 光环行器
反射镜(反射率R) Er(ω) d
反射镜(反射 率≈100%)
14
11.1.4 光相位共轭色散补偿
光相位共轭(OPC)色散补偿法又称中间频谱反 转法。光相位共轭器是利用光介质中的非线性效应— —“四波混频”获得输入光脉冲的频谱反转脉冲,即相 位共轭脉冲。光相位共轭色散补偿是在两根长度和色 散特性相同的传输光纤之间插入光相位共轭器,经第 一根光纤传输后发生畸变的信号脉冲经相位共轭器转 换为相位共轭脉冲,再经第二根光纤的传输而被整形 恢复。图11-7示出光相位共轭器的色散补偿系统原理。
FOM =
D
α
6
色散补偿光纤DCF与常规单模光纤色散特性 与常规单模光纤色散特性 色散补偿光纤
常规单模光纤在 1550nm附近具有高 的色散,不利于高速 率光纤通信系统
D/ km· ps/ · n nm
+20 +15 +5 0 -5 -20
G.652
1310
1550
λ/ nm
色散补偿光纤在 1550nm附近具有负 色散,可以抵消常规 单模光纤的正色散
19
PMD补偿方法 补偿方法
由于已敷设的大量标准单模光纤在短期内还 不可能被完全取代,为了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发 展高速光通信系统一种比较经济的方法就是对 PMD进行补偿。因此,在国际上如何补偿PMD已 成为研究热点。目前,用于PMD补偿的技术有很 多,概括起来主要有电补偿方法、光电结合法和 光补偿方法。
28
11.3.4 光突发交换
光波长交换处理的最小单位是波长,从网络 中交换节点处理业务的颗粒度而言显得比较粗, 而光分组交换现阶段距离实用化又较远,因此提 出 了 光 突 发 交 换 ( OBS , Optical Burst Switching)。光突发交换OBS作为由电路交换 到分组交换技术的过渡技术,结合了电路交换和 分组交换两者的优点且克服了两者的部分缺点, 已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
29
光突发交换原理
光突发交换中的“突发”可以看成是由一些较小 的具有相同出口边缘节点地址和相同QoS要求的数据 分组组成的超长数据分组,这些数据分组可以来自于 传统IP网中的IP包。突发是光突发交换网中的基本交 BCP, 换单元,它由控制突发分组(BCP, Burst Control Packet, 作用相当于分组交换中的分组头)与突发数 据BP(净载荷)两部分组成。突发数据和控制分组在 物理信道上是分离的,每个控制分组对应于一个突发 数据,这也是光突发交换的核心设计思想。
3
11.1.1 色散补偿光纤DCF 色散补偿光纤
对光纤一阶群速度色散(GVD)完全补偿的条 件为 Dt (λ ) Lt +Dc (λ ) Lc=0 (11-1) 式中 Dt (λ ) ——传输光纤在波长处的色散系数; Dc (λ ) ——色散补偿光纤在波长处的色散系数; Lt ——传输光纤的长度; L c ——色散补偿光纤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