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药”让人类活到800 岁
科学家将研发“长寿药”人类可活800 岁
核心提示: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等强大的帝王,也
不能免俗地求仙、服丹,以求长生。
那么人类到底能活多长?
长寿几乎是世界各民族的追求。
中国历史上,秦始
皇、汉武帝等强大的帝王,也不能免俗地求仙、服丹,以求长生。
那么人类到底能活多长?最近,研究人员发现一种药物疗法,有望通过限制并修复细胞DNA 损伤的方法治疗种影响儿童的早衰疾病。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医学院院长彼得-史密斯也宣称,随着干细胞治疗等新技术以及用于帮助人体自身修复的新药物的研发,人类寿命预期将很有可能达到150 岁。
由于医药、生活方式和公共卫生事业等方面在不断取得进步,那么,人类的长寿问题,是不是得到了解决?人类寿命不断延伸各国热研“长寿”课题在一些古代资料中,可以查到享寿高达200 多岁的记录,比如据说逝于1933 年的中医师李清云,生年有说是1677 年,
即他活了 256 岁。
更详细的说法是在他 100 岁时曾因在中医 仍常去讲学;还说他曾娶过 24 个妻子,育有 180 位后人; 而他的去世也一样传奇——据说当天上午仍在山间采药,下 午就无疾而终了。
果如是,他的一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 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九代清帝,直至 民国,是极为罕见的超级寿星。
但这些数据的可靠性相当令 人怀疑,甚至已经近乎神话传说。
但现实中超过 100 岁的老 人并不鲜见,而根据现代的确凿数据,世界平均寿命最长 日本,国民的平均寿命已经超过 83 岁,女性更是高达 86 岁; 男性平均寿命最长的是香港,为 80 岁。
如果把这些数据与人类历史不同时期的数据相比较,可以看 出人类寿命在数千年来的确有了相当长足的进步。
比如欧洲 人青铜时期的平均寿命据估计可能只有 18 岁左右,古罗马
时代达到了 29 岁,文艺复兴年代为 35 岁,直到 19 世纪末,
20 岁;东汉, 22 岁;唐朝, 27 岁;宋代, 35 岁;民国时期, 35 岁,目前约为 72 岁。
可以说,人的寿命有相当大的潜能可挖。
问题是,潜能到底 有多大? 第一批“长寿药” 有望 5-10 年内问世
科研人员正在一群罹患n 型糖尿病等老年病患者中进行
的一种合成分子药物的临床试验。
这一试验已经取得了初步 效果。
据了解,这种药物的性能比已知的
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政府的特别奖励; 200 岁的时候 也不过 45 岁, 但到了上世纪 50 年代, 这个数字就大幅跃升 至 68 岁左右。
在中国,有专家推断的数据大致是:夏代,
18 岁;秦汉, 30 岁;清代,
红酒中发现的植物化合物,可以激活一种叫做去乙酰化酶的蛋白质,已实验能延长酵母、蠕虫、果蝇和非洲肥鼠的寿命)的效力要
强1000 倍。
澳大利亚的老龄化研究专家们认为,尽管这种用来进行身体自我修复的新药尚处于研发初期,但是“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终有一天,人类将能活到150
岁以上”。
有研究人员更进一步宣称,基于已有的研究,第
批能够延缓人类衰老的药物将有望在 5 年至10 年内问世。
对于“长寿药”的研究世界各国都在进行:2006 年的俄罗斯
共青团真理报》就报道俄罗斯莫斯科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已经发明了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如果这种抗氧化剂工作正常,人类将来甚至可以活到800 岁;2009 年,美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宣称,一种名为雷帕霉素的药物可能延长人类寿命;2010 年,英国科学家称,从千年冰川中提取的细菌有可能使人类活到140 岁,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这种细菌制成药物并进行临床试验;同年,美国纽约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老龄化研究协会的一个科研小组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三种可以阻止老年疾病,延长寿命的基因,据此原理研制的药物,让人们活到100 岁没问题。
150 ?200 ?800 ?人类到底能活多久?目前得到较为广泛认同的推断寿命极限的方法有五种:
、按生长期推算寿命
法国生物学家巴丰指出,哺乳动物的寿命约为生长期的5-7
倍,这就是通称的巴丰寿命系数。
人的生长期为20-25 年,预计寿命可达100-175 年;二、生命周期算法俄罗斯莫斯科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穆尔斯基和莫斯科大学数学系教授库兹明指出,人的生命周期时间是15.15 的倍数,例如人的第一个生命周期是诞生时期,第二个时期是正常妊娠天数266 天的15.15 倍,即约11 年——统计数字表明,人在11 岁时体质最弱;用11 再乘以
15.15 ,为167 岁,他们认为这个就是人类的寿命极限;三、按细胞在体外分裂次数推算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遗传学研究中心的海弗利克博士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人体细胞进行实验,发现人体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分裂50 次左右中止,“ 50次”被视为培养细胞的“传代次数”,
也即“海弗利克限度”,细胞的每次分裂周期约为2.4 年,因此人类寿命可能为120 岁左右;四、按性成熟的时间推断
般哺乳动物的寿命是性成熟期的8-10 倍,人类的性成熟期为
14-15 年,寿命因此可达110-150 年;五、按剩余寿命计算这是一种较新的衡量方法,是将某一时期仍在生的人士的平均年龄与当时的平均寿命相比。
此外还有些推算方法,认为人类的寿命应该更长,可达
200-300 岁,而现在平均寿命大大低于此数是因为人经常受到各种“意外”的影响。
又如俄罗斯科学家的“800 岁”之说,则是建立在通过抗氧化物控制自由基的活动,以达到长寿效果。
长寿就能不老吗?科学家们研究的“长寿药”与市场上各种宣称“抗衰老”的营养品、保健品是不是一码事?儿童早衰症的治疗成果能否移植于普通人的“抗衰老”过程?广东省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余细勇主任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研究的不断突破,人类寿命延长应该是大势所趋,但人类寿命是不是可以在短期内达到150 岁,这应该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
要想短期内实现人类寿命的大幅度延长,还需要考虑许多操作上的问题。
他认为,营养品和保健品的抗衰老主要通过调节人体免疫、补充微量元素等来实现,主要是针对正常人的保健而言的;对于儿童早年衰老综合征这些先天造成衰老问题的药物治疗是立足于基因层面的,和普通的细胞衰老并不完全一致。
也就是说,普通保健品具备的抗衰老疗效无法解决基因造成的早年衰老问题,而针对基因问题造成的早年衰老症状的药物对抵抗普通细胞衰老也不一定有效。
不过一些科学家指出,控制“生命之钟”的动力目前仍然超越
人类的认识能力之上,实验室中的结果并不能完全说明人在
现实生活中的生老病死。
例如,在自然条件下,“海弗利克限
度”是否仍旧是试管中测得的 50 次?又如,很多人都认为基 因是控制寿命的密码所在,但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些研究人员 对某些线虫的研究发现,在基因不变的情况下,上一代线虫 似乎可以根据与基因接触的物质的变化,改变相应基因的功
从而使自己的寿命增加,并将这种“长寿”现象遗传给自 怎么解释? 人类寿命并非越长越好 既然人类在抗衰老领域的研究已经颇具成果,那么当人真正 可以“活到150 岁”时,“衰老”会不会成为一个大问题?对此 余细勇认为,在考虑人类长寿以后会出现什么问题时第一个 要考虑的就是人类的寿命增长是不是会导致其生活质量的
降。
寿命不是越长越好,长的寿命必须是要保障生活质量 为前提。
如果一个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但身体机能却没有相 应增强而仅仅停留在保持机体运行的状态,他将如何保证自 己的生活质量,如何让自己不存在太大生活压力,这些都是 人类长寿后要面临的问题。
牛津大学神经学家苏珊•格林菲尔德预测,如果寿命足够长, 那么人在 65 岁时可以开始自己一生当中的第二个职业。
不 过,这一预期的前提是要先解决好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症在内 的老年痴呆症等问题,否则,长寿很可能对社会和经济造成 灾难性的影响。
研究者指出,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父母寿命、 智能、脑力活动、社会经济地位、工作环境、运动性生活、 心理、音乐、阳光、射线、睡眠等等。
除了医学治疗、保健 等之外,健康、有度的生活方式也同样重要。
能,
己的后代 这种遗传并非是通过基因的传递完成的,这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