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支护设计探讨研究

基坑支护设计探讨研究

基坑支护设计探讨研究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建筑工业发展迅速。

建筑中基坑是建筑物
的基础部份,如果基坑质量无法保证,上层建设将无法进行。

基坑支护是为了保
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而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临时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因此优化基坑支护设计,选择合适的基坑支护类型就显得
格外重要。

文章从基坑支护的类型选择、基坑支护设计的原则、基坑支护的优化
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支护类型
1基坑支护工程概述
基坑支护工程是指建筑物地下部分在施工过程中,需开挖基坑、进行降水和对坑壁围挡,同时要对周围建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进行检测及维护,确保整个过程的正常、安全施工。

基坑工程主要包括维护体系的设置和开挖两个方面。

围护结构应满足基本的要求,保证基坑
周围未开挖土体的稳定,保证相邻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和不受损害,还要保证作业面在
地下水位以上。

基坑支护和加固工程,不仅要求确保边坡的稳定,而且要满足边线控制要求,确保基坑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的安全。

2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存在问题分析
2.1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缺乏规划模式
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实行分包的设计和管理方式,建筑工程的业主将深基坑的施
工工程分包给专业的岩土公司,随之纳入总承包单位进行整体的管理和协调。

由专业公司到
总承包单位模式实现了直接的分包方式,然而容易出现施工工程的管理和监督问题,由总承
包单位分包到专业公司的模式难以保证相应施工工程的质量,为建筑工程的使用带来了安全
的隐患。

2.2深基坑的边坡水平位移大
建筑工程的深基坑边坡水平位移大,甚至超过了四厘米。

并且在相应的监测过程中发现
深基坑的水平位移仍在增加,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带来了阻碍。

相应的深基坑施工单
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停止支护主体的施工,并对相应的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支护设计进
行重新评定和稳定性分析和处理,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问题的解决和有效处理。

2.3建筑工程的深基坑边坡坍塌
建筑工程的深基坑边坡坍塌在一般在施工阶段和支护施工结束不久阶段产生。

在很大程
度上由于相应的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单位未建立合理的设计体系和严格的施工管理程序,从
而造成了相应建筑工程的坍塌。

2.4附近建筑物变形
在城市建设中,很多基坑紧邻建筑物,处理稍有不当,附近建筑物就极易变形。

一般来说,建筑物变形都是其地基沉降引起的。

建筑物出现较大变形后,不仅危及楼上的居民或工
作人员的安全,而且也对在施的工程造成威胁,使得工程难以继续进行下去。

3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
3.1基坑支护的设计要求
基坑支护设计要最根本的是保证其稳定性,因此就要防止变形,不能超过承载能力极限
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还要控制位移量,不致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支护结构变
形计算中,设计人员要尽量保证各项计算项目数据与结果的真实、准确,根据周边环境条件,控制其在一定的范围内。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迅速提出整改方案。

3.2施工方案的确定
为了保障施工工作有效、高效开展,就要在施工形式、施工技术、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
慎重考虑,结合实际情况,对这些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

对具体参数和数据设置:支护
工程中,锚固孔的长度为180mm,各锚固孔之间都要存在一定间距,在纵向上要保持2.8m
的距离,横向上保持2.8-3.2m的距离;钻孔的深度不能小于10m;在岩层深度不小于6m的
区域内放置锚杆,插入锚杆后,选用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的砂浆来进行灌注;在砂浆的制
配上,要始终将砂浆的粘度性能值与所注入的岩层的强度值保持在250kPa左右;肋柱横截面积为380×420,还要在肋柱顶部建立压顶梁,面积为420×420,采用厚度为220的锚板进行
加固,挡土墙建筑时选用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的混凝上来进行砌筑。

3.3支护结构的强度设计
在深基坑支护设计工作中的支护结构的强度是保证支护工程方案顺利进行的核心,其强
度是否符合国家相关工程质量标准与技术要求,将直接关系到地基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耐
腐蚀性、使用年限等问题。

强度设计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首先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
业素养与能力,然后在熟悉了工程现场的情况下结合本工程的地质、水文条件等的基础上设计。

同时要保证基坑的强度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必须严格把关的,只有材料的质量过硬,工
程的质量才会过硬。

3.4不同地质条件的深基坑支护设计重点
深基坑支护项目施工往往需要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中开展和进行,因此要根据基坑周边情
况及土质情况并结合设计要求,通过施工安全、造价、工期等方面分析选定最优支护方案。

对于淤泥质黏土,设计人员应注重挖掘机械的应用,其开挖深度要尽量控制在6m-10m之间;对于软土,设计人员可采用悬壁式、单支点及多支点式、圆筒式等支护结构并同时;端探基
坑的整体硬度和强度,土层较软的部分还要进行加固设计;对于填土,设计人员应注意地下
水渗刷破坏,避免地下水的流动与冲刷对支护系统的腐蚀,有必要排除深基坑中的存水量。

通过不同的地质情况进行不同的设计重点,以保证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稳定。

结语
近年来,为了适应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以应该建立一套较为
完善的设计技术理论与实践经验,适时进行革新与完善,以适应不同的实际工作需要,设计
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加强对经验的积累并不断吸取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论与知识,把理论知
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通过现场实际状况及监测成果不断地比较、论证,不断地调整,并逐
步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与能力,进而促进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洪海.关于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案的优选和优化设计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5.
[2]余明稹.关于深基坑支护设计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6,09:84-85.
[3]张海涛.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案优化研究[D].武汉大学,2004.
[4]宋福渊,耿冬青,刘晓辉.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管理的探讨[J].工程勘察,2005,04:39-41.
[5]袁维坤.深基坑支护设计优化及工程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