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第一条、为进一步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馆内主要专业岗位实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第二条、展教员责任1.对所在展区范围内的消防安全负有监察责任,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
2.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在突发和紧急情况下,疏导完观众后方可撤离。
3.坚持班后将展区电源全关闭,确保安全无事故。
4.遇险及时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扑灭初期火灾。
第三条、电工责任1.严格遵守电器安全操作规程及执行消防安全规章制度,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2.按规定检查电器线路、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坚持每天班后检查各楼层的断电情况,确保班后各楼层处于断电状态。
4.遇险及时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期火灾。
第四条、司机室责任1.对所有车辆的消防安全负责,严格执行有关的车辆消防安全规定。
2.车辆须配备灭火器材,并且会使用。
第五条、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责任1.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严格遵守消防控制室的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必须经过消防机构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3.值班人员应提前上岗,并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不得脱岗、替岗、睡岗。
4.遇重要情况必须及时上报领导,及时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期火灾。
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的规定,制定本责任制。
一、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
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三、综合管理部为我馆消防安全工作的具体执行监督部门,应加强义务消防队伍建设,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防火灭火知识、技能培训。
定期开展事故预案演练,并做好演练记录,不断完善预案。
认真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接受上级消防部门的监督检查。
组织实施对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完好有效,禁止挪用损坏或丢失,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定期向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和分管领导报告消防安全情况。
四、各部室度责任对所管辖范围内的消防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落实消防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做好监督检查,及时整改火灾隐患。
展厅安全巡查制度为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保障展厅展品正常运行和馆区用电、消防等公共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每周三升国旗后,与展览教育部、技术工程部共同进行一次展厅设施设备的巡视检修工作;2.展厅巡查实行部门排班,人员由部门领导与疫情检查点值班长和其他工作人员组成。
展厅每天巡查至少2次,用电保障人员应不定期到展厅巡查;3.巡查内容包含配电间、供电照明、空开、插座、供电线路等是否有安全隐患;公共区域及消防通道是否有杂物;每日的保洁卫生工作及消毒工作是否落实。
4、发现重大安全隐患问题应及时上报;5、巡查后及时在部门巡查记录本上做好记录。
6.展厅巡查是馆区公共安全巡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做好展厅安全巡查工作时,巡查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对其他区域分时分段有计划地进行,保证一周内全馆区域巡查全覆盖。
7.巡查时,需要在部门工作群中上传工作照片,说明工作内容。
用电管理制度1.全馆供电系统,由综合管理部管理及维护保养,按有关规定值守和检查维护,供电设施设备不得随意增减,如确需变动需上报。
2.配电中心是馆供电保障中心,严禁无关人员出入,如需进入经综合管理部批准后由专业人员陪同方可,并办理出入登记手续。
3.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操作,必须按相关规定制度执行,并按供电和行业规范按时完成设备的预防性试验,确保电气设备完好,各保护装置参数在设定范围,各保护机构动作灵敏。
4.停电作业时应悬挂“禁止合闸”、“正在维修”等有关警示牌。
5.停送电、倒闸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6.各设备设施严禁带病运行,要保养及时,维修及时,抢修及时,严禁无证人员擅自操作。
当发生重大事故时,须上报并保留现场。
7.主要电气设备变更、改造、新建、扩建及检修,应报综合管理部审批,并将有关图纸资料及用电负荷的书面材料一并报送。
8.月用电量有统计记录。
9.严禁私拉乱搭线路,未经综合管理部批准严禁在办公区域使用大功率(1500W以上)电器。
10.严禁安装使用临时线路。
如确因施工或工作需要,取得分管领导同意后,由综合管理部制定人员施工,使用期限不超过十五天,使用过程中加强巡视,并有安全防护措施,用完后立即拆除。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与岗位安全责任制为确保电梯安全运行,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依据《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特规定如下:1.至少设电梯安全管理员一名,建立健全电梯设备技术档案和管理档案。
2.电梯使用单位必须委托有技术质量监督局签发的有资质许可的电梯专业维修维保单位对电梯设备维修保养,保障电梯安全运行。
3.在用电梯实行定期检验制度,检验有效期为一年,未经检验或超过检验周期或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
4.《电梯安全检验合格证》应粘贴在轿厢内明显的位置,每台电梯应有明显的《安全乘梯须知》或《电梯使用须知》。
5.严格执行电梯常规检查制度,当电梯有异常时,必须立即整改,严禁带故障运行,各种检查应有记录并归档备查。
6.电梯使用单位负责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电梯《应急救援预案》演戏,并记录在案备查。
7.新装、大修、改造电梯前,应到市或辖区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办理告知手续后,即可开工,经检验合格后当当地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方可交付使用。
8.电梯维保、维修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后,方可从事有关的工作。
9.电梯发生严重事故和致使人员伤亡事故,使用单位要保护好现场,并应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立即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
10.未经综合管理部批准,禁止客梯搬运展品等各超重超高物品。
科技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制度为保障安徽省科学技术馆落实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科学有序开放科技馆,根据《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安徽省疫情防控工作总体安排部署,制定本防控措施。
一、疫情防控组织领导1.成立疫情防控机构。
科技馆主要负责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建立疫情防控组织领导机制,制定疫情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完善各项防控措施,明确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流程。
2.落实疫情防控责任。
科技馆是疫情防控的责任主体,负责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
要建立工作责任制,任务分解到部门,工作落实到个人,做好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生活保障、治安保卫等各项工作。
明确专人负责本单位疫情防控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报送。
科技馆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科学、有序、分区逐步开放。
二、员工健康监测和管理1.严格返岗员工管理。
准确掌握所有返岗人员外出情况、返程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
按照安徽省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在确保有效防控疫情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安排上岗。
建立员工健康台账,按照要求进行报备和分区分类进行健康管理。
设立可疑症状报告电话,员工出现可疑症状时,及时向本单位如实报告。
2.开展员工疫情防控知识培训。
开展对全体员工培训,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知识,提醒员工注意个人卫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指导员工正确使用消毒药物、消毒器械和防护用品、体温检测仪等设备。
3.做好日常体温检测。
实行员工进出场馆登记和体温检测,对员工每日进行上下班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指定专人每天汇总员工健康状况,向辖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报告,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4.加强个人防护。
员工进入场馆后应全程佩戴口罩;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加强手部卫生,尤其是在佩戴和摘除口罩后,应及时洗手;现场没有洗手设施时,可使用免洗消毒用品进行消毒;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健康生活方式。
三、入馆人员的管理和服务1.按照安徽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总体安排部署确定开放运营时间,确保馆内环境充分消毒和工作人员防疫安全有效的情况下开放。
2.出入口登记与管理。
科技馆要安排专人对所有进出通道严格管理,实行“进出检”制度。
在馆入口处设置检查点,参观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扫安康码、测温、戴口罩措施,做好现场预约登记后,方可进入馆内参观。
并在入馆安检口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对不配合或干扰防疫工作的,要依法依规报告相关部门处置。
3.采取人员限流措施。
实行实名预约服务,根据防控工作需要,对每日进馆人数进行总量控制,入馆人数要根据疫情发展态势、科技馆最大接待量和疫情防控水平,综合研究,科学确定。
科技馆要对入馆群众进行疏导、分流,公共空间内,人与人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
4.馆内清洁和消毒。
馆内要设置洗手池,配备必要的洗消用品,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安排专人对馆内开放区域、办公区域、生活设施等进行消毒处理,不留死角,确保安全。
电梯间及按钮、门把手等频繁接触部位应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5.要加强馆内卫生间空气流通,随时进行卫生清洁,保持地面、墙壁清洁,洗手池无污垢,便池无粪便污物积累;物品表面消毒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公共台面、洗手池、门把手和卫生洁具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确保卫生间消毒措施落实到位。
6.馆内通风换气。
科技馆应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首选自然通风,使用中央空调通风时,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对空调系统进行管理,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清洗,对空调回风口过滤网进行消毒。
7.做好医务服务。
科技馆要与就近医疗机构建立联系,确保服务对象得到及时救治或医疗服务。
8.垃圾收集处理。
在场馆公共区域设置口罩专用回收箱,加强垃圾箱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并清运。
9.开展对入馆群众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在场馆显著位置设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栏或告示牌,张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海报、挂图等宣传品。
四、做好异常情况处置明确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做好发现疫情的应对处置。
科技馆要建立完善详尽的内部防控工作机制,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
设立隔离观察区域,用于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的暂时隔离;隔离观察区域由专人负责,保证消毒卫生落实到位,相关设施完备。
发现可疑症状者,及时安排到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并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处理。
会议室管理制度为了加强会议室的管理,保证各类会议的顺利召开及规范有序使用,提高会议室的利用率,特制定会议室管理规定。
一、会议室的管理,由综合管理部负责。
各部门安排的各种会议需提前登记,由综合管理部负责安排时间,避免发生冲突。
二、综合管理部按每周会议安排表提前准备好会议室。
及时做好会议室内设施设备、会务方面的一切安排。
做到会议室干净整洁,桌椅排放整齐,按会议需要备好茶杯,饮用水,会后及时打扫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