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安全管理PPT
②着制服巡逻和便衣巡逻。通常普通保安员穿保安制服巡逻,保 安部经理着便衣巡逻。
③昼间巡逻和夜间巡逻。白天主要是检查辖区内的安全秩序,防 范、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制止违法犯罪活动,为业主、使 用人提供必要的帮助等;夜间除上述任务外,还要对定时运 行设备、物业区域、隐蔽和易发事故地段作重点检查巡视, 进行必要的上锁、开关、提醒、登记、报告。
(3)电子巡更
为监督检查保安员巡逻工作,不少住宅区或商业大厦都安装电 子巡更系统,配备电子巡更器。
4.监控安全管理
(1)电视监控系统
① 电视监控系统主要由电子摄像头、电视屏幕和录像机三 部分组成。
② 电视监控系统在进行监视的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定时启 动录像机、伴音系统和时标装置,记录监视目标的图像、 数据、时标,以便存档追踪分析处理。
(2)电子保安系统
① 电子保安系统是利用安装在物业不同部位的各种 监测控制器件,通过感应、遥测,一旦有非法侵 入、盗窃等情况,即会发出报警信号。
② 常用的监测器件有门窗电磁开关,监测破坏玻璃 或者外力撞击的振动传感器,监测人体散发热量 的红外线传感器,监测人体和物体变化的光电、 超声波和微波传感器等。
(2)冷却灭火法
是根据可燃物发生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的这一条件,将水或灭 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上,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 而终止燃烧。此法还可用于冷却尚未燃烧的物体,如建筑构件、 设备等,避免它们受热幅射影响而发生燃烧或爆炸。
(3)隔离灭火法
是根据发生燃烧必须具备可燃物这一条件,将与燃烧物邻 近的可燃物隔离开,阻止燃烧进一步扩散。
翌日,失主高兴的来到管理处,告诉大家被窃的手袋已被悄悄的送回来了,里面 的东西丝毫未损,对管理处的巧妙处理赞不绝口。
访客不愿登记怎么办?
三、消防管理
(一)消防基本知识
1.燃烧的条件
燃烧,俗称着火,是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发生的释放热的 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和发烟现象。 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过程。这 个过程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
2.开放式管理
一些大的住宅小区或商业楼宇都采用开放型管 理方式,不仅业主、使用人无需办理专用通行证 件,且外来人员只要着装整洁均可自由进出。不 过一些商业楼宇在非办公时间亦采用封闭式治安 管理,以确保业主、使用人的财产安全。
(二)治安管理的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治安工作关键是做好预防工作,应防患于未然。
(四)物业安全管理的内容
治安管理 消防管理 车辆交通管理 工程设备管理 其它(管理岗位、保洁岗位、绿化岗位) 突发事件处理
二、治安管理
(一)治安管理方式1.封闭管理这种方式适用于政府机关、部队等一些要害部门或 别墅、高级写字楼等一些高档物业或业主、使用人 有特别要求的物业管理。 其管理特点是整个物业为封闭体系,物业出入口有 专门保安人员岗位看守,业主、使用人有专用通行 证件,外来人员须征得业主、使用人同意并办理登 记手续方可入内。
③ 常用的报警输出为报警发声器、警号、警灯等。
(四)安全管理标识的设置
物业服务区域内事故多发区域主要有配电室、天台、墙、煤气房、 停车场、施工现场等,在上述位置应设立明显警示标识。
① 在墙、天台等地围墙上应设置“危险请勿攀爬”警示牌; ② 在配电室、煤气房等地应设置“闲人免进”、“禁止烟火”等
警示牌; ③ 在清洁现场应放置“小心地滑”警示牌: ④ 外墙清洗等高空作业,应摆放“正在施工”、“高空作业” 警
人员落实
物业安全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岗位培训,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思想 道德素质。
制度落实
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要求,结合自己所管物业的实情, 制定出切实可行 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办法。
装备落实
要配备专门的、现代化的安全管理的设施设备,如中央监控系 统、自动报警系 统、消防喷淋系统及安全器材设备(交通通讯 和防卫设备),增强安全管理的 安全系数与效率。
2.坚持物业治安与社会治安管理相结合原则
物业安全离不开治安大环境改善,同样社会治安 也不能失去物业区域治安工作的支撑。物业区域 内治安工作有赖于社会力量和公安部门的支持。
3.坚持“服务第一、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
管理就是服务,保安也是一种服务。治安管理 者必须紧紧围绕努力为业主、使用人提供尽善 尽美的服务这一中心开展治安管理工作。
2.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
(1)控制可燃物 具体方法有:控制可燃物品的储存量;以难燃或不燃材料 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用防火涂料浸涂可燃材料,提高其 耐火极限;保持可燃物处于良好的通风状态等。
(2)隔绝助燃物 就是破坏燃烧的助燃条件,具体措施有:将易燃、易爆物 的生产置于密闭的设备中进行;对容易自燃的物品进行隔 绝空气存放;变压器充惰性气体进行防火保护;关闭防火 门、窗,切断空气对流;用沙、土覆盖可燃油液等。
(3)自动喷淋灭火系统装置
(3)消除着火源
消除着火源,就是破坏燃烧的热能源,具体措施有:安装防雷、 防爆装置;采取控温、遮阳等措施避免着火源;在建筑物之 间构筑防火墙,在同一大厦不同楼层之间及同一楼层的不同 区域安装防火卷帘等。
3.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
(1)窒息灭火法
就是根据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空气(氧气)这一条件,采取适 当措施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采用不燃物、惰性气体冲淡空气 中的氧气含量,使燃烧物缺乏氧气的助燃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 适用于扑救密闭的房间和生产装置、设备容器内的火灾。
尾随过来的护卫班长发现当即上前予以制止,并一再追问钥匙的来源。访客讲: 该房业主欠他们的钱,愿用房间内的物品抵债,钥匙就是该业主给的。护卫班 长顿生疑窦,不久前业主刚刚将这套房子连同家私借给其表弟用,怎么会突生 变故呢?看来其中一定另有蹊跷。
于是,护卫班长向他们讲清“搬出物品须有业主直接认可”的管理规定,请他 们先到管理处办公室稍事休息,等待管理处确认。然后马上打电话找业主求证, 业主连忙叫管理处暂不放行,随即急匆匆从外面赶来。待双方一见面,准备搬 东西的访客顿时傻了眼,连说此业主非彼“业主”。
失主不希望带来其他麻烦,要求管理处继续帮助寻找。而管理处很清楚自己无法 动用传讯、侦察等手段进行查证,如何是好呢?管理处经过商议想出个奇招:在大 堂贴出告示,讲清失主失窃的情况,申明可疑人已被摄入监控录像,希望其能悔悟, 迷途知返,主动归还被窃的手袋,以免闹出更大的乱子。由于住在楼内的人们对大 堂的监控设施都有所了解,自然深信不疑。
2.门卫安全管理(续)
⑦ 严格制止闲杂人员进入辖区,监督、控制施工人 员进出。
⑧ 提高警惕,发现可疑人员和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 迅速报告。
⑨ 认真履行值班登记制度,记录值班中所发生、处 理的各种情况。
⑩ 认真做好特别时段(小区深夜时间、商业楼宇非 营业时间等)人员出入登记工作。
⑪ 及时汇报、通报值岗时发现涉及安全、维养、保 洁、绿化等方面需及时处理的事宜。
示牌; ⑤ 在存放有毒物品或危险物品的场所要放置“危险,小心有毒”
等相应的警示牌; ⑥ 在停车场内设立各种指示灯、警示语、防撞防滑标识,人行道、
车行道、进口出口标识、标高、限速等。
案例
外来人员要搬东西离开小区怎么办?
一天,温馨园小区来了几位探访A5栋4单元403室的访客。当值的门岗护卫员在 验证登记放行后,感觉到来者神情有异,便暗中告知护卫班长对访客进行监控。 按理说访客应当通过单元门上的对讲请室内帮助开门,可他们来到A5栋4单元 门前,为首者竟掏出锁匙径直把门打开了。
(二)物业安全管理
物业安全管理是指物业管理公司采取各种措施和 手段,保证业主和使用人的人身和财产 的安全,维 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的一种管理工作。
(三)物业安全指导原则
思想落实
要把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物业的安全管理。
组织落实
要有主要领导挂帅,成立安全委员会,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建立具体 的物业安全管理机构。
2.门卫安全管理
① 为业主、使用人及客人提供引导服务。 ② 为业主、使用人及客人提供物业服务简单咨询答问。 ③ 当业主、使用人及客人携带较多物品时,为其提供必要
的帮助。 ④ 为老弱病残及其它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必要可行服务。 ⑤ 按有关规定对人员、物品出入进行必要检查、登记与控
制。 ⑥ 疏通车辆和人员进出,维持门岗周围交通秩序。
器;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或两种以 上类型灭火器,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
物业管理中常见的三种灭火器使用方法
提式干粉式灭火器
提取灭火器上下颠倒两次到灭火现场,拔掉保险栓, 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焰根部,一手按下压把即可。灭 火时应一次扑弃;室外使用时应站在火源的上风口, 由近及远,左右横扫,向前推进,不让火焰回窜。
35kg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两个人操作,一个人取下喷枪,并展开软管,然后用 手扣住扳机;另一个人拔出开启机构的保险销,并迅 速开启灭火器的开启机构。
二氧化碳灭火器
➢ 二氧化碳是一种不导电的气体,密度较空气大,在钢 瓶内的高压下为液态。灭火时,只需扳动开关,二氧 化碳即以气流状态喷射到着火物上,隔绝空气,使火 焰熄灭。适用于精密仪器、电气设备以及油品化验室 等场所的小面积火灾。
⑫ 积极配合其它保安,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3.巡逻安全管理
(1)巡逻的范围 保安巡逻范围严格限定为物业的公共地方 如辖区的绿化区、休闲娱乐场所、车场、 楼宇的公共走廊、电梯厅、楼梯通道、天 台、设备用房、洗手间等。保安员一般不 允许进入业主、使用人私人物业空间。
(2)巡逻方式
①定时、不定时巡逻。定时巡逻一般1至2小时进行一次。
➢ 二氧化碳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大量吸热,温度极低(可 达到-80℃),要避免冻伤。同时,二氧化碳虽然无毒,
但是有窒息作用,应尽量避免吸入。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装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作用是尽早地探测到火灾的发生 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措施,预防和减少火灾的发生 和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