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旅游地理学考试题考试题[1]
旅游地理学考试题考试题[1]
3、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和文化艺术等某一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并积淀和保存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城市。
4、风土人情:泛指各民族长期形成的独特的风尚和习惯。
5、雾淞:俗名树挂,是气温在0℃一下,大雾弥漫或细雨蒙蒙气候条件下,雾滴附着在低温物体上迅速冻结凝成一层毛茸茸的乳白色外壳,构成玉树琼花的特殊景观。
A.人文旅游资源B.自然旅游资源C.地貌旅游资源
D.古建筑旅游资源E.海洋旅游资源
4、我国修筑长城高峰期依次为(cbd)。
A.西周B.汉代C.秦朝D.明朝E.春秋
5、目前各国旅游业中所利用的特种交通工具类型大致可分为()。
A.原始型特种交通工具B.现代型特种交通工具
C.仿古型特种交通工具D.豪华型特种交通工具
中国旅游地理自测题
一,填空题:
1,能激发旅游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和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并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称为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2,我国第一座遗址性博物馆是___半坡博物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座古墓博物馆是______________,洛阳古墓博物馆_________________.
A,海蚀崖B,海蚀柱C,风蚀崖D,风蚀柱
9,佛教传入我国后,最早建立的寺庙是( ).
7,新疆地形可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即中为天山山地,北为阿尔泰山地,南为昆仑山地及帕米尔高原,三山之间则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盆地.
8,陕西的乾陵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合葬墓.
9,_______________由台湾岛,兰屿,琉球群岛,澎湖列岛等岛屿组成,其中台湾岛为我国第一大岛.
6、D 7、B 8、C 9、D 10、C
二、多项选择
1、ACD 2、BE 3、AB 4、CBD 5、ABCE
三、名词解释
河迹湖
答:因河流改道而形成的湖泊
旅游容量
答:指某一旅游空间内,在某一时段内所能容纳的合理的游人数量。
稳定性旅游客流
答: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保持固定不变的流向、均一的客流强度,客流量变幅小或处于不断的增长趋势。
A.峨嵋金顶B.普陀山海滨C.庐山天池亭D.泰山日观峰
9、文物古迹维修应遵循()原则。
A.修葺一新B.经费节省C.现代美学D.修旧如故
10、西汉重臣陵墓中,以()墓石雕最负盛名。(13)
A:萧何B:韩信C:霍去病D:魏征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至5个答案正确,请选出字母,并将其填在题干的后面的括号内)
>>查看试题试题属性试题标题:旅游地理学复习题
难度(0~1):0.5区分度(0~1):0.5
原作者:所属章节:-
所属课次:-所属知识点:-
满分分数:0.0时间限制(分钟):0
关键字:
评分标准:
试题内容名词解释
1、旅游地理学:研究人类旅游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科学。
2、旅游客流: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必然会产生具有一定流向和流量的旅游者群体,这一旅游者群体便是旅游客流,是旅游的本质特征之一。
1、文化地理环境由( )组成。
A.物质基础要素B.自然基础要素C.精神文化要素
D.物质文化要素E.民族传统要素
2、旅游决策的最大效益原则主要表现在( )。
A.最大的经济效益B.最小的旅游时间比
C.最大的旅游时间比
D.最大的精神享受E.最大的信息获取量或最高的满意度
3、旅游资源从其产生或属性角度,可分为( )
C,促进旅游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D,促进地理环境的发展
2,《敕勒歌》所赞颂的地方是现在的( ).
A,白音忽硕B,土默川C,乌兰图格D,赤峰
3,我国古代建筑工程都江堰建于( ).
A,唐朝BLeabharlann 秦朝C,宋朝D,清朝4,享有我国"第二敦煌"的珍贵壁画所在寺庙是( ).
A,布达拉宫B,大昭寺C,萨迦寺D,扎伦布寺
5,吴越文化旅游区的南部属江南低山丘陵地区,这里是旅游名山集中之地,其中位于舟山群岛上的_________普陀山,_________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被称为"_________海天佛国__________".
6,台湾"四大温泉"是__北报温泉,阳明山温泉,关子岭温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四重溪温泉.
3,京杭大运河建成于___隋_____朝.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南北贯穿京,津,______冀,鲁___,_________,苏,浙六省市,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路线最长的人工运河.
4,桂林旅游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色,而贵州红枫湖风景名胜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色.
五、论述题
1、旅游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不利影响何在?
答:旅游开发中的“破坏性建设”;超负荷接待所造成的影响;旅游管理中的失误;伴随着游人的到来而产生的难以避免的影响;部分游人的不文明行为。(请详细论述)
2、宜人气候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规律?
答:①有明显的地带性、非地带性规律。②水平结构中,宜人气候分布于中低纬度的湿润、半湿润气候区内,尤以海滨岛屿地区为最佳,③在垂直(山区)地带结构中,宜人气候上限一般为绝对海拔高度2000米(若低纬度地区的山区可突破2000米)④内陆水面沿岸地区也分布着宜人的小气候。⑤我国宜人气候无论从水平地带或是垂直地带看均分布于大兴安岭、燕山、太行山、秦岭及青藏高原一线以东以南,即集中分布在我国的东部。
2、示范效应。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地社会之中,引起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示范效应是旅游对社会发生影响的主要途径。对于落后地区来讲,示范效应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积极作用。为了追求旅游者们所显示出的物质生活消费方式,越来越多的旅游地居民加入服务行业,因为这个行业比传统的农业更能提供发展的机会。关于示范效应是否使旅游地居民追求美好生活这个问题,研究者们尚未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
A.滇池B.鄱阳湖C.青海湖D.洪泽湖
5、( )是最活跃、最生动同时也是陆地上最壮观的水景。
A.河流B.涌泉C.海洋D.瀑布
6、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基本目的是( )。
A.旅游B.观赏C.科研D.保护珍稀物种
7、有“海天佛国”之称的旅游名山是()。
A.五台山B.普陀山C.九华山D.武夷山
8、我国日落景观的最佳观景点是( )。
4、常用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有哪些?
答:答:①体验性评价:是指基于评价者对评价客体的质量体验而作出评价的一种方法。又可分为,一般体验评价和美感质量评价两种。②技术性评价:是指对气候、海滨、温泉等一些国家已初定了相应技术标准可供参考的旅游资源各要素对于旅游者从事特定旅游活动的适宜性进行技术分析的一种评价方法。③综合性评价:即选取多项恰当的因子和开发条件,并综合考虑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对资源作较为全面的评价的一种方法。
5、旅游与语言。语言作为分析社会和文化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又是衡量国际旅游业的社会影响的尺度。对一些旅游地的调查表明,有些地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来的同化力严重地威胁着旅游地语言的纯洁性,本民族语言的衰弱会动摇旅游地稳固的社会模式和文化特征。
6、旅游与健康。
旅游与健康以三种方式发生关系:首先,旅游的一个普遍动机是提高健康水平;第二,旅游地的公共卫生标准对旅游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第三,旅游者可能会在某旅游地患病后把疾病带到所到地之外或患病的旅游者将疾病带到旅游地。
答:(1)性别、年龄及身体状况对旅游动机的影响。(2)经济能力及余暇时间。(3)心理因素。旅游动机是个人心理活动的一种形式,必然受到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对生活的态度、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
3、列举北京游览区的三条旅游线路。
答:①北京市中心皇家建筑游览线:天坛——天安门广场——故宫——景山——北海——恭王府——鼓楼;②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为主的游览线:颐和园——圆明园——大钟寺——动物园;③外环线现代大都市人文景观旅游线:亚运村——钓鱼台——大观园——世界公园;④远郊长城及明清黄陵游览线:长城——明十三陵——清东陵;⑤西郊名山古寺游览线:香山——碧云寺——卧佛寺——八大处——潭拓寺;⑥西南远郊古迹山水风光游览线:卢沟桥——周口店——十渡——野三坡。(任选3条)
简答
1、旅游动机的类型有哪些类型?
答:国外流行的两种旅游动机分类法。①田中喜一分类法。日本学者田中喜——将旅游动机归为四类,即心情的动机、身体的动机、精神的动机和经济的动机。②麦金托什分类法。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也将旅游动机分作四类:身体健康的动机、文化动机、交际动机和地位与声望的动机。
2、影响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因素有哪些?
《旅游地理学》样题
一、单项选择
1、( )是岩溶地貌研究的鼻祖。
A.汤显祖B.郦道元C.司马迁D.徐霞客
2、在海岸堆积地貌中,最适于海浴的地貌是( )海岸地貌。
A.砂砾质B.淤泥质C.生物D.海岩侵蚀
3、( )是旅游地的空间相互作用能否产生的制约条件。
A.综合性B.互补性C.可进入性D.替代性
4、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 )。
5,我国天坛的建造特色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宇宙观是( ).
A,大地是球体B,地球环绕太阳转C,天圆地方D,天方地圆
6,植物种数占我国一半,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省份是( ).
A,滇B,黔C,桂D,贵
7,我国以雾凇景观而著称于世的城市是( ).
A,哈尔滨市B,齐齐哈尔市C,长春市D,吉林市
8,天涯海角景区中的"南天一柱",就形成的原因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