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教学活动流程设计表

教育教学活动流程设计表

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流程设计表
地方?谁会住在山魔的宫殿里?听完音乐你的感觉会是怎么样的呢?
提问:“这首曲子是快的还是慢的?低沉还是高亢的?”
(——曲子从慢到快,从低沉到高亢。


师:原来这段音乐讲的是一个年轻人在山魔王的宫殿里探险的经历。

听完这段音乐我们的感觉是紧张、害怕、兴奋、震撼的。

现在请你认真的听音乐,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在山魔王的宫殿里探险,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会怎么样呢?
师:“猜猜看,这段音乐讲了山魔的宫殿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1.第一段:56秒(进入魔洞,观察魔洞的动静)“力度弱,速度由慢到快”。

师:听听这段音乐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紧张、害怕)
师:这段音乐是由圆号和大提琴拨奏出阴沉怪诞的旋律。

音乐力度弱,速度由慢到快,我们的感觉是紧张、害怕的。

刚进山洞,紧张和害怕时你会用什么动作和表情来表示呢?我们一起听音乐来表现吧。

2.第二段:1分34秒(发生了什么事情?发现了亮光)“力度较强,速度越来越快了”。

师:听听这段音乐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激动、欢快)
师:这段音乐由小提琴拨奏出主题旋律。

力度较强,速度越来越快了”,我们的感觉是高兴、快乐的。

我们进到山洞里面,激动和欢快时你会用什么动作和表情来表示呢?一起听音乐来表现吧。

3.第三段:2分25秒(看到了一群小妖在跳舞及山魔出现)“力度强,速度很快”
师:听听这段音乐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雄壮、震撼)
师:这段音乐主要是由弦乐有力地合奏出主题旋律,在紧张强烈的定音鼓的震奏声中结束。

力度强,速度很快,我们的感觉是兴奋、勇敢的。

遇见山魔王时,兴奋和震憾的你会用什么动作和表情来表示呢?一起听音乐来表现吧。

三、完整的欣赏音乐,体验音乐的情绪过程。

师:刚才我们听的是一段一段的音乐,我们再来听一听完整的音乐是什么样子的?想一想你会用什么动作和表情来表现这段音乐?(在欣赏的过程中验证情绪的顺序:由紧张、害怕到快速,欢快热烈到激烈,震撼的过程)
四、观看原著视频,巩固理解音乐
师:那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年轻人在山魔王的宫殿里发生的故事吧?(中间提醒幼儿观察年轻人的表现。


四、尝试做动作,表现故事。

师:“想想狐狸怎么走路的呢?”
明确动作,有重拍、速度由慢到快、每段第二个八拍结束回头看,一直前进动态。

老师请小朋友们来表演这个故事。

梳妆环节:回忆动作后直接跟音乐。

第一个苦头:预令明确(…向后看,…吃苦头)口令一次(1-2)
第二——四个苦头:回忆动作后直接跟音乐。

教师表演第五个苦头,提问挤了几次窄门,标注挤四次窄门(每句一次),跟做。

(2:1表演,1跟做)
活动反思:
教学策略:《纲要》中指出: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必要,教师尤其不能忽视培养幼儿用耳朵倾听音乐、用心灵去体验音乐的能力。

学会听辨乐曲中的节奏、曲调、音色和曲式等不同变化,才能进入音乐世界用心去感受音乐的内容,才能让想象在音乐的天空中遨游和飞翔。

这种由主观到客观、由具体到抽象的音乐欣赏技能,都是激发幼儿具备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的极佳方式。

因此我们选择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音乐《在山魔的宫殿里》,利用了直观的教学方法把音乐的主题旋律、内容、在图片、视频的结合运用中有效的体现了出来,图片的利用充分的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视频的介入加强了幼儿对音乐的肢体语言有更深刻的理解,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经验的缺乏,纯粹的利用图片或视频都会导致幼儿走入一个想象与肢体动作表达音乐情感脱离的误区、所以我选择通过图片的使用和幼儿对音乐理解后的视频介入、同伴之间的互相学习让幼儿对活动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以此来作为教学策略让幼儿学的轻松,教师教的轻松。

活动反思:刚开始时,我借助《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故事,帮助幼儿从故事情节引出音乐,初步欣赏音乐节奏,感受音乐节奏的快慢,强弱,为了幼儿对音乐节奏类型听得透彻,对音乐节奏所表现的快慢、强弱有感觉,对后面的展开部分做铺垫。

1、在本节活动中,虽是借班上课,但幼儿的表现和配合都比较好。

我在教学活动中也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整合了幼儿个体在听觉、视觉、认知和感受等方面的经验,引导幼儿随乐而听、随乐而动、随乐而编……体现了有效的师幼互动。

而幼儿也并不是总静坐着单纯地倾听音乐,而是可以随着音乐自由创编故事的动作,与同伴一起做做。

还可以随着有趣的节奏节拍语说说动动…….与其说是欣赏音乐,不如说是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玩”着,且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肢体动作,因而幼儿乐此不疲,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涨。

2、存在的不足之处与在本次活动中我的困惑:我把握不好教师的角色定位,不知道怎么样更好的去引导孩子。

困惑是在活动中教师应该怎么样介入幼儿的表演当中会更好?幼儿的语言叙述的很好,代表了幼儿对音乐已经理解了,但幼儿的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很缺乏,教师怎么才能更好的去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