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概述
从科学这一概念源于西欧、经过日本、最终融入中国文化的简略考察中 可以知道,科学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之后,随着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而兴 起的,以形式逻辑(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为工具,以观察实验为手段,以 探索自然界运动规律为宗旨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
近代科学在中国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明末以来中国有志之士学习西方 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技术是中间环节,技术是科学原理的物 化和应用。对于科学来说,技术是科学的延伸;对于技术来说,科学是技术 的升华。(表1-1)
社会科学:意识形态中的规律。
技术概述
技术原意是技艺、手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技术的理解更加 深化、全面。当前,对技术定义的表述方法很多,其中法国科学家狄德罗给 出的定义最具代表性。
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指出:“技术是为某一目的而共同协作组成的 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5个要点:①技术与科学不同,技术有目的性;②技术要通过广泛的“社会 协作”来实现;③技术的首要表现是生产“工具”,是设备,是硬件; ④技 术的另一重要表现形式是“规则”,是生产使用的工艺、方法、制度等,也 就是软件;⑤与科学一样,技术也是成套的知识系统。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在高技术上的 竞争。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发展高技术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砝码,是 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为发展自己国家的高技术制定了 相应的发展战略,并不断推出各种中、长期的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
我国的“863”计划就是关于高技术研究的发展计划,选取了生物技术、 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等七个领域作为我国今 后高技术发展的重点。
技术属于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领域,它本身是物化了的科学知识,属于 社会的物质财富。
⑶ 科学的成果表现为新现象、新规律、新法则的发现。 技术的成果表现为新工具、新设备、新方法、新工艺的发明。
二.科学与技术的联系
科学与技术相辅相成,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统一在一起。 科学中有技术,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中有实验技术 技术中有科学,如杠杆、滑轮中有力学 科学产生技术,如发现了相对论和核裂变,产生了原子弹和核电站 技术产生科学,如射电望远镜的发明与使用产生了射电天文学 科学的成就推动技术的进步 技术的需要促进科学的发展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就是发现人们未知的事实。 如经济学家发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化学家发现新元素等。反映客观事实之 间联系的准确判断,就是发现了规律,即知识,亦即科学。人们只能发现规 律,但不能创造规律。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20世纪初,人们就认识到新科学是由很多门类交织组成的知识体系。科 学已不只是事实或规律的知识单元,而是由这些知识单元组成学科,学科又 组成学科群,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组成的体系。
科学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 自然科学的任务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的形态、结构、性质和运行规律, 不断探索新现象、揭示新规律、提出新概念、建立新理论。 自然科学在探求自然奥妙时,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诞生出不同的基础 学科。而学科的不断分化和学科间的交叉与综合,又导致学科数量的迅速增 加和新学科的不断出现,使自然科学形成了一个多层结构、纵横联系、动态 发展的主体网络。
3.传入中国的途径
16世纪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揭开了中国西学东渐历程(四百多年) 的序幕。
最早接触来华西方学者近代思想的先驱徐光启,把来自欧洲的以观察实验 方法获得的知识称为“格物穷理之学”,并借用《大学》中“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的名言,将这种知识简称为“格致”。
日本学者在明治维新过程中,将英文science从早期译义“格致”改译为科 学分科之学。1898年,康有为首次接受此译法,“科学”一词正式进入汉语。
人们不应仅停留在基础的层面上,而应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综合, 在综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创造。
科学是一项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活动的事业。
自二战以来,科学活动已发展成为一项国家事业,成为科学家与企业家、 政治家的联合活动。科学作为一项事业,具有认识世界的功能和改造世界的 生产能力。
5.科学的分类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⑴ 科学的根本职能是认识世界,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着重回 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的根本职能是改造世界,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控制、利用和保护,着 重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 问题。
⑵ 科学属于由实践向理论转化的领域,它本身是意识形态的东西,属于社 会的精神财富。
文开试数献题验据利处报设用理计告内 容
科学研究概述
选题
学论术文格规式范
学位论文写作 学术成果及评价
第一章 科学研究概述
Part 21
科学与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
科学与科学研究
科学概述 1.定义
以形式逻辑(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为工具,以观察实验为 手段,以探索自然界运动规律为宗旨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一词源于近代科学的发祥地---英国。 1666年,法国成立皇家科学院(Academie Royale des Science),把science 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 德文中的科学“die wissenshaft”与法国人的理解相同。 1831年,英国成立科学促进协会(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将 science 一词定义为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获得的关于自然界 的系统知识。
科学作为一种知识,是以概念、原理、定律为形式并经过一定实践检验 的理论体系。它标志着人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从现象到本质的深化,由经验 水平到理论水平的升华。
获取科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事实判断,对于是非、真伪给予辨析。
4.科学的内涵
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 达尔文认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