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知识点2010.12复习要求:能够根据提供的关键性词汇,填入在相应的空格里或横线上。
如1-5题中的黑体字就是关键性词汇。
其他的关键性词汇自己找。
第一章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1. 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还是社会科学研究,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人类认识和解释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活动。
“认识”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解释”回答“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第2页,后面的只标注数字)。
科学研究分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两个层次(7)。
2. 科学方法的总体逻辑框架是归纳法。
这里所谓的“逻辑框架”,是指学术界一致认可并自觉遵守的从假设到证据、从证据到推理、从推理到结论的一系列操作规则及其相互关系。
(4)3.科学通过展示事实和运用逻辑推理、达到客观描述、解释和预测的目的。
通过事实和逻辑来说服读者,达到共识。
(7)4. 从研究方法看,我国教育界存在两大认识误区,第一,将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对立起来,误认为理论研究高于实证研究。
第二,混淆科学理论与哲学观念、名人观点,常将充满名言警句、古语典籍、辞藻华丽的文章视为“理论性强”(9)5. 十九世纪的狄尔泰在《人文科学导论》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独特的“人文科学研究方法”。
认为该研究方法分为三个步骤:第一,研究者积极参与亲身体验;第二,以创造性的方式对体验进行表达;第三,对二者的反思。
(15)6. 实证主义以归纳逻辑为主要框架,思辨方法以演绎逻辑为主要框架。
(21)7. 实证研究的四大特征:以事实为依据、观察为手段;具有可重复性;具有可积累性;理论的可修正性或可证伪性。
(22-24)。
第二章研究步骤及研究问题8. 科学研究通常包括几个步骤:提出问题;针对问题手机数据资料;分析数据资料和得出结论。
(34)9. 假说是在研究之前对研究对象的某些特性与各种影响因素(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猜测。
(41)10. 文献综述是针对研究的问题和有关变量进行集中、系统的文献阅读和评价,从中发现前人对这些变量关系的已有的认识程度和不足之处。
(43)11. 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前人在本领域的研究结论和前沿水平,从而找出自己的研究方向、问题及其意义。
文献综述的内容包括:关于这个领域或者某些主题已经做了哪些事情?各种变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哪些研究已经完成,哪些研究还要继续?(45)12. 一个完整成熟的研究问题包括三个要素成分:研究的自变量;研究的因变量;各种变量的定义域。
(44)13. 通常所说的研究法如实验方法、调查方法、人类学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等,实际上都是收集资料的方法。
(47) 14. 国际上通常提及的SSCI,英文为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译为“社会科学引文CSSCI(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译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48)15. 研究报告指针对一个研究项目或课题任务所编写的从研究设计、实施过程、研究方法到研究结果、结论再到建议等完整的文字汇报。
(48)16. 研究结论是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后自然产生的结果的理论概括。
(52)第三章怎样选题和进行研究设计17. 课题是具有特定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保证条件的研究计划。
(55)18. 研究设计指根据研究的问题,对研究过程的步骤、研究方法及其相互关系做一个整体的规划。
(63)19. 研究设计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或任务:方法框架的构建;概念框架的构建;观察与研究对象的选择;收集和分析数据手段的确定。
(66)概念框架实际上表达的是一个假说或者一系列假说。
(68)20. 文献研究是指从文献中获取数据资料和分析数据资料的方法,它既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80)21. 定量研究指研究者运用实验手段、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获得数字型为主的资料,并用量化的手段对研究对象的性质及其成因进行描述、分析和推理,从而获得因果关系、相关关系或者预测模型。
(80)22. 从研究设计角度看,定性研究指研究者运用文献研究、历史回顾、访谈调查、参与式观察等方法获得以文字为主的资料,并用非量化的手段对研究对象的性质进行描述、分析和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80)23. 课题申请书是全面、详细论述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及其科学性与可行性的文件。
(81)24. 研究伦理主要应该注意“知情同意”、“尊重”两个方面的内容。
知情意味着被研究者知道自己是研究的对象。
尊重意味着研究者对被研究者隐私的保护。
(83)第四章观察的内涵、作用与类型25. 所谓操作性定义,就是根据这个定义能够对变量进行大小、多少的测量(91)26. 表4-2不同研究方法中的观察方式、内容和工具的比较。
(97)第五章实验方法及实验思想 27. 实验方法的特点:重事实、可重复、可积累、可证伪。
(100)28. 由教师期望引起学生进步的现象是皮格马利翁效用。
(104)29. 最常见的实验包含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
自变量就是实验者主动使它变化的变量,因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量是因变量。
30. 心理实验不能直接办用到教育学中去。
(130)第六章准实验方法及其意义31. 实验研究以随机化为原则进行抽样和分组,有实验组和控制组,而准实验是指在难以随机分组的情况下,运用原始群体进行实验处理的研究方法。
32. 自然实验是用“自然”干预代替人工干预,仅施后测的一种独特的实验。
如,高校扩招后对高等教育质量待来年什么样的影响。
(150)33. 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ed-based research, DBR)研究的步骤是:在长期观察和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教学设计方案,然后实施教学,最后评价其效果。
其过程和原理类似于设计飞机,不断试飞,不断调试,而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发现规律、解释现象。
(152)第七章测量与量表编制基础34. 测量就是依据某种法则、给观测对象的某种特征赋予符号或数字的过程。
(159)35. 量表由多个具有一定的理论结构的指标或题目构成的试图揭示不能直接测量的变量水平的工具。
(169)第八章问卷编制的基本知识36. 问卷内容由三部分构成:封面信(也称知情同意书)、填写指导语、问题及答案选项。
(188)37. 问卷的结构指问卷中量表之间、问题之间、问题与量表之间的内在概念结构。
(191)38. 变量分为四个层次:名义变量(也称分类变量)如性别、专业;等级变量(也称次序变量)如学习成绩的优良中差;等距变量(也称定距变量)如百分制成绩测验;等比变量(也称定比变量)如年龄、身高、经费。
(200-201)39. 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有:缺乏结构或者结构不严;忽视被调查者的利益;文字表述含糊不清;问题提法与选项设计不协调;多项选择的选项设计与样本分布相脱离;不便于整理与分析。
(214-220)40. 问卷编制的步骤(220-221)41. 用同一个工具测量同一被试,前后两次结果是否一致,这就是信度问题(222)42. 效度指测量的结果是否能够真正反映测量的目的和意图,即是否测量到了想要测量的东西。
(222)第九章调查方法43. 问卷调查法通常指对较大人群样本,采取提问方式获取数据资料,从而对所关心的问题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描述、评价、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229)44. 常见的调查设计有点设计、横向设计和纵向设计。
(230)45. 判断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需要有三个条件,第一,两个变量的变化存在经验上关联;两个变量的出现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第三,两个变量不具有共同的第三个变量作为自变量。
(228)46. 访谈调查是调查者和被调查者之间通过问答方式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249)47. 访谈过程中需要注意到问题(252)48. 英语中的document、literature都可以翻译成“文献”,但是在英语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前者指用于证明假说的证据,可以称之为论据;后者前人研究成果及其载体,可以称之为典籍(257)。
这导致很多学位论文常把“文献综述”误认为“文献研究”。
第十章抽样原理与设计基础49. 抽样的目的在于使得对较少样本进行的描述和解释结论,能够在令人满意的程度上反映总体的真实面貌。
(264)50. 样本指从整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代表的集合。
(265)51. 抽样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方法主要: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体抽样;多级抽样。
(268)非概率抽样有:方便抽样;目的抽样;滚雪球抽样和定额抽样。
(276-278)52. 每一个子样本至少在30以上;总体为2000,样本容量有200就可以;总体为25000,样本容量为500左右。
样本容量为2000,已经是很大的样本了。
第十一章样本的描述及其意义53. 数据资料的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和关系统计。
(284)54. 描述统计包括:第一,样本数据分布的描述,频数分布图、直方图、条形图和圆形图;第二,样本数据大小的描述,如平均数、众数、中位数,这些是集中量;第三,样本整齐程度(即差异程度)的描述,如标准差和方差,这些是差异量;第四,对样本代表总体的描述。
(287)55. 差异量越大,集中量的代表性越小;差异性越小,则集中量的代表性越大(296)56. 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公式(297)第十二章关系研究及其统计技术57. 样本的描述关注的是单变量样本的分布、大小、离散程度以及样本平均数和总体平均数的关系。
“关系研究”重点在于研究两个或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
(313)58. 调查研究法所获得的变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是相关关系(也称之为统计关系),实验研究法获得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一般是因果关系。
(313)59. 关系研究有两个层次,第一,确定某种关系是否存在的显著性检验;第二,计算并检验相关关系的大小。
(314)60. 相关关系有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
(343)61. 阅读并理解相关系数的类型与变量类型之间的关系,表12-19。
(347)62. 根据一个自变量预测另一个因变量,是一元回归分析。
同时考虑多个变量以预测一个因变量,是多元回归。
(350)第十三章人类学研究方法63. 狄尔泰提出四对概念:自然-精神;自然科学-精神科学;实证科学-诠释学;解释-理解。
(361)人类学方法的思想也作为其他以理解精神现象为主导的定性的研究的基础。
(362)64. 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论,即还原三层次论:“悬置”对象,使现象还原;面向事实,使本质还原;排除事实,使先验还原。
(365)65. 人类学研究方法指以理解研究对象及其文化、发现社会问题、呼吁社会关注未研究目的,以研究者参与和共情的态度为工具,灵活采取一切可以深入到研究对象心灵深处的多种方法,以理解研究对象的鲜为人知的情感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