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山东莱芜雪野湖旅游区齐鲁文昌园总体策划及重点地块引导性设计
山东莱芜雪野湖旅游区齐鲁文昌园总体策划及重点地块引导性设计
项目委托方:山东省莱芜市雪野湖旅游区管委会
地块面积:3 平方公里
项目投资额:5 亿
在建状态:已开业运营
相关新闻:
《山东莱芜雪野湖旅游区——齐鲁文昌园总体策划及重点地块引导性设计》评审顺利通过
项目背景
雪野湖原名雪野水库,建成于1985年,为山东省大型水库之一,1993年进行旅游开发,四周群山环绕,景色优美。雪野旅游区东依马鞍山,北临旅游景点吕祖洞,距齐长城不足10平方公里,湖西岸的悬羊吊鼓山也已得到初步开发。这里,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相得益彰,加上便利的交通,淳朴的民俗风情,使其成为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的良好去处,具有很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2) 南斗六星的景观空间——“实空间”
——“文、仁、义、礼、智、圣”所对应的景观空间框架:
2. 人文故事体系与景观打造相结合
将文昌帝君(张亚子)与孚佑帝君(吕洞宾)、关帝、孙悟空及其猴子猴孙、玉皇大帝、文昌六星等文昌文化相关的人物构成人文故事体系,使得园区内部,及与雪野湖景区整体空间发生具有逻辑的,且有历史趣味性的联系,并从人文之中见景观。
以“类南斗星座”的空间格局展开齐鲁文昌园以“文昌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空间。
——六星演绎:
体现本园所推崇的文昌精神,即:
——解析 “文、仁、义、礼、智、圣”
文——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智——智者乐水,水观万物;
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仁——仁者乐山,以石为趣;
义——关帝忠勇,义薄云天;圣——天人合一,群圣汇聚。
(2) 辅两轴:主要表现在人文脉络展布上。
是指两大主题轴线,包括以文昌文化为核心人文轴线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青少年活动轴线。这也是贯穿于整个齐鲁文昌园的主题脉络。
设计图件:
山东莱芜雪野湖旅游区齐鲁文昌园总体策划及重点地块引导性设计
———————————————————————————————— 作者:
———————————————————————————————— 日期:
山东莱芜雪野湖旅游区齐鲁文昌园总体策划及重点地块引导性设计
项目名称:《山东莱芜雪野湖旅游区齐鲁文昌园总体策Leabharlann 及重点地块引导性设计》空间格局
最终项目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之上,经过合理策划,突破原有规划的限制,根据规划用地的资源条件与空间组合特点,自西向东形成如下的特色空间格局:
“主三区,辅两轴”
(1) 主三区:主要表现在空间展布特点上。
是指以“文化体验区 + 休闲度假区 + 生态人文区”三大空间为主的“两封闭一开放”的空间格局。主要从不同功能特点和管理模式上形成三大区。
为了更好的发展雪野湖旅游,莱芜市雪野旅游区管委会决定在雪野湖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将雪野湖东岸的文昌岛、文昌阁、塔山、马鞍山等旅游资源进行整体策划,结束现有景点各自为阵,缺乏有机联系的现状,并以此作为雪野湖周边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启动项目,打破雪野湖旅游纯自然观光的局限性,在扩充景区容量和功能的基础上,成为雪野旅游区的品牌景区,从而带动旅游区的整体发展。
为此,管委会特别邀请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山东莱芜雪野旅游区文昌公园旅游开发总体策划及重点区块引导性设计》。经过多轮交流汇报之后,文昌公园更名为“齐鲁文昌园”,本项目也由此更名为:《山东莱芜雪野旅游区齐鲁文昌园旅游开发总体策划及重点地块引导性设计》。规划总面积约3.94平方公里。
项目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08-2020年
发展定位
1. 文化目标
以文化观光、休闲娱乐和参与体验等旅游项目为基础,以文昌文化为特色,将本区打造成为莱芜市一流的文化型旅游主题园区。
2. 产业目标
依托自然生态环境,提升文化档次,将本区建设成莱芜乃至鲁中著名的旅游度假区和生态宜居地。
3. 教育目标
通过景观塑造、旅游活动等项目的完善,将本区打造成山东省乃至全国知名的青少年教育基地。
形象定位
打造形成以山、水、岛、石、沟谷等自然景观为依托,融合文昌文化、山水文化、圣人文化等多种元素,集文化与自然、景观与生态、教育与休闲为一体的:
文化教育综合园区和休闲度假胜地
核心创意
1. “虚”“实”空间的转换运用
斗缀苍穹,六星簇地,文昌传承,天人合一
(1) 南斗六星的人文空间——“虚空间”
——创意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