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 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 课件


重阳节这天,是谁思念谁?
王维思念家人
我会读:
忆 异 逢 插 佳 倍 遥 遍
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独自一人;“异乡”,他
乡;“异客”,陌生的客人。这句 话的意思是,我在外地孤独一人, 人生地疏、举目无亲,倍感孤寂。
每逢佳节倍思亲:
“逢”,遇到;“倍”,更加;
“佳节”,美好的节日,本 诗指重阳节。这句话的意思 是,每当遇到节日,我就加 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遥”,远;“兄弟”,哥
哥和弟弟;“登高”,民 间风俗,重阳登高。这句 话的意思是,我在遥远的 地方,想到兄弟们一定都 登上了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遍”,全都;“茱萸”,一种含有
浓香的植物,古人重阳登高插茱萸, 据说可以防灾。这句话的意思是, 兄弟们头上都插着茱萸,站在那高 高的地方,只缺少我一个人。
9、古诗两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说说你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关于九月九日,你了解多少?
重阳节: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在我国
古代思想中,“六”为阴数,“九”为阳 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 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做“重 九”。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 汉初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 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到了 东汉时,民间又有了重阳登高的风俗,重 阳节因此又叫“登高节”。之后,每逢农 历九月初九,插茱萸、登高和饮菊花酒, 便成了历代相传的风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字摩诘(jié),盛 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 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 传说能以此避灾。忆:想念。山东: 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 乡就在这一带。



异乡:他乡。 倍:加倍,更加。 遥知:远远的想到。登高: 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 的习俗。 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 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 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忆”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思念 想念
山东指的是哪里? 华山以东,今山西
• 王维家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在 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山东兄 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 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衷仕进 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 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 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 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 无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节日
里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
说说自己的收获,弄懂了些什么。
浓浓的思乡之情,有趣的民间风俗,
对比的写作手法,简练的语言风格 等。
今天,我们学了一首思乡诗,除了这 首诗外,你还能想起哪些思念家 乡思念亲人的古诗?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