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方案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教改方案)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1、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本课程属于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培养数控技术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具备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设计和工艺分析、数控编程与操作的能力,并掌握相应的数控编程知识。

(2)技能目标
本课程以数控车削零件加工为核心,以国家社会与劳动部颁发的中级数控车工考核要求为依据,并将要求贯穿到各个教学情境中,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达到数控加工中级工要求。

(3)职业素养
通过各情境的训练,培养学生相应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相互沟通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是情境教学课程。

学生通过情境资讯、分析和实施,理解和掌握数控车削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4、课程设计思路
为便于教学并让学生掌握最基本、最典型零件的加工,本课程选择了数控车常见典型零件,作为情境教学的载体,以实现情境教学的目标。

教学环节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情境分析。

针对每个教学情境,分析情境所应用的实际环境、情境教学的目的、情境所涉及的知识和应掌握的能力。

2、课堂理论讲解。

结合情境,利用情境(实物、情境或多媒体课件)具体讲解情境涉及的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的讲解要求理论结合实际,不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原理的实用性。

3、课堂模仿操作。

每个情境应该有学生的模仿操作,让学生体验和掌握,使教、学、练有机结合。

4、学生课内实践。

根据课堂所教内容和情境要求,设计类似情境,让学生练习。

5、综合情境实训。

在每个教学情境模块完成后,设计一个运用本模块情境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情境,让学生独立完成情境要求。

二、课程内容和学习情境教学设计
1、课程内容设与学时分配
2、学习情境教学设计(每个学习情境单独一张表)
三、教学组织形式设计
(班级授课、分组教学以及组织具体安排方式等,如果是多位教师同时指导,还须说明教师分工安排)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媒体讲授理论知识;仿真软件练习掌握数控机床操作面板及基本指令加工;数控机床实际操作练习掌握基本能力。

(本门课核心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教学考核评价方案设计
表2 现场操作规范评分表
表3 工序制定及编程评分表
表4 实操考核标准
评分人:年月日核分人:年月日
(多名教师任同一门课程,考核方案必须集体研讨商定)
六、教学材料
(指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仪器、设备、教学课件等)
1.教材选取原则
选用能较好体现工作过程或较好结合职业、行业标准或较好体现职业能力递进的教材;涉及的概念讲解要深入浅出,并配有大量实例,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推荐教材
《数控车削项目教程》禹诚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教学参考资料
(1)《数控编程技术》赵青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数控加工工艺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3)《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工作页》陈佩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数控加工工艺与装备》王丽洁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机械加工工艺学》范崇洛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
七、教学特色与创新
八、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