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正当防卫的条件;1.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3. 主观条件:具有防卫意识(即主观无恶性)
4. 对象条件:针对侵害人防卫
5. 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假想防卫;1.不法侵害行为的实际不存在
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防卫意图
3.行为人的“防卫”行为给无辜者造成了损害,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结果条件
4.假想防卫成立应负的责任;
(1)行为人应当预见到没有不法侵害而没有预见,造成危害结果,应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2)行为人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了防卫行为,而在防卫过程中从使用的工具、打击的部位、造成的后果显属不当,叫“假想防卫过当”,行为人应当对过当的结果负责,可以比照防卫过当来处理。

责任比第一种轻一点;
(3)主观条件的限制,行为人不可能预见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无不当之处,应属于“意外事件”;
(4)行为人既是假想防卫,也是提前防卫,主观过错应属“故意”
紧急避险的条件;(1)必须针对正在发生的紧急危险。

如果人的行为构成紧急危险,必须是违法行为
(2)所采取的行为应当是避免危险所必需的
(3)所保全的必须是法律所保护的权利
(4)不可超过必要的限度,就是说,所损害的利益应当小于所保全的利益。

紧急避险不负法律责任。

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不得在发生与其特定责任有关的危险时实行紧急避险
担保物权(real rights granted by way of security)是指在借贷、买卖等民事活动中,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将特定的财产作为履行债务的担保。

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就该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

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

抵押权
抵押权是债务人或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不动产作为清偿债务的担保而不转移占有所
产生的担保物权。

当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有权就抵押财产的价金优先受偿。

他可以申请法院变卖抵押财产抵偿其债权;如有剩余应退还抵押人,如有不足仍可向债务人继续追索。

但对不能强制执行的财产不能设定抵押权。

质权
质权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动产或一定的财产权利移交给债权人作为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当事人约定的事由时,债权人可就该动产或财产权利优先受偿的权利。

其中,以动产出质的为动产质权,以财产权利出质的为权利质权。

留置权
留置权是债权人对已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在未清偿前加以留置作为担保的权利。

注意;抵押权与质权的竞合
抵押权是不移转标的物占有的,而质权是以移转标的物占有为成立要件,当同一标的物同时存在抵押权和质权时,后设定的质权无害于抵押权,抵押权的效力应优先于质权,但是若抵押权属于可不予登记即成立而当事人又未为抵押权登记的,则因未登记的抵押权不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未登记的抵押权虽成立在前,质权的效力也应优先于抵押权。

抵押权与留置权的竞合
1.先设定抵押权而后成立留置权,因为先设定抵押权后因标的物不移转占有,留置权优先于抵押权。

因为留置权人占有标的物,并且因留置权担保的债权往往是有利于保全抵押权人利益的。

2.先成立留置权而后设定抵押权;一是留置物所有人(债务人)将留置物抵押,此时在留置物上又成立抵押权,抵押权与留置权竞合,因留置权成立在先,留置权的效力当然优先于抵押权。

二是留置权人(债权人)将留置物抵押,于此情形下,因为留置权人非为标的物所有人,抵押应为无效,不发生抵押权与留置权的竞合。

但是若经留置物所有人同意,留置权人(债权人)为自己的债务履行为其债权设定抵押权的,抵押权可为有效,发生抵押权与留置权的竞合。

不过于此情形下,抵押权的效力应优先于留置权。

因为留置权人是抵押权所担保债权的债务人,债务人的权利不能优于债权人的权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