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团委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团委201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X年上半年,局团委在团县委的领导下,在局党委的关心和支持下,始终坚持“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宗旨,以加强团员队伍建设,调动团员积极性,增加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高团员素质,以树立优秀示范群体为重心,促进团组织自身建设,更好发挥团员青年作用。
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打造学习型青年干部队伍。
一是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青年团员开展群众路线理论知识学习,做到“团干带头学,团组织帮助学”。
通过参加局里的专题学习会,qq 群、微博下发学习资料、视频,微博评论相关网帖等,为引导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做爱岗敬业学习型青年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积极参加“双好”标准讨论。
在4月21日举行的“双好”标准讨论交流发言会上,18位参加对象有15位是青年团员。
他们从先进、典型中学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学经验,纷纷表示要争当水利系统好党员、好干部。
三是组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知识竞赛。
6月26日,21名青年团员参加了群众路线知识竞赛,进一步巩固了群众路线、党风廉政建设、党史、五水共治、水利业务等知识。
2、以青年志愿者活动为抓手,打造服务型青年干部队伍。
一是网络志愿者队伍建立并发挥成效。
2月份,组建了十人网络志愿者小分队。
3月24日邀请县宣传部网宣科同志作《让网络空气清朗起来》专
题讲座,增强团员青年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4月21日,下发建立网络志愿者队伍的通知,正式建立了网络志愿者队伍。
截止目前,共组织转发、评论微博14次,转发评论400余条次。
二是与局其他群团组织合力开展志愿者活动。
2月19日,组织开展助力“五水共治”,清污东大河活动;3月1日,组织清理田洋里河道;“三五”学雷锋日,组织青年团员赴客运中心开展五水共治、水法宣传活动;“三八”节,参加“中国梦,巾帼在行动”义卖活动,赴板岭村慰问低保户和困难妇女儿童;5月,组织“百元千梦,爱心圆梦”活动,慰问了8个困难户;“六一”节前夕,组织志愿者赴定塘爱心阳光家园慰问智障儿童。
201X年,团员青年在“五水共治”、县“慈善一日捐”等活动中累计捐款1万余元。
三是开展“青春治水直通车”系列活动。
4月20日,与团县委联合开展“青春治水直通车”活动启动仪式。
活动通过向全县招募志愿者,参观水库、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以及与治水密切相关的场所,开展“小鱼治水”活动等,用简单、有趣、形象的互动方式,讲解治水护水的原理、方法和流程,达成“五水共治吾有责,亲水护水吾治水”共识。
附送:
团委年度宣传思想工作计划
团委年度宣传思想工作计划
xx年团旗委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会以及团的十七大精神,围绕教育引导青年这一根本
任务,深入开展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加强青年文化建设,不断强化新媒体工作格局,努力推动团的宣传思想工作实现新发展。
一、深化思想引导,筑牢青少年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1.深入开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
结合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主动发挥团属宣传舆论阵地的作用,以网站专栏、微博讨论等形式,着力抓好广大团员青年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团的十七大精神学习活动。
同时,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的十七大精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等为主要学习内容,组织开展全旗各级团干部和学校辅导员培训工作。
大力推进“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专题座谈交流会,邀请青年典型、专家学者与各类青年群体座谈交流;针对怎样认识和思考“中国梦”,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同时在广大少年儿童中,继续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左中同发展”、争当“四好少年”、“红领巾心向党”、“民族团结代代传”等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做好青少年思想引导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3.广泛组织学雷锋系列活动。
以“三观、三热爱”为核心,继续大力开展“我的中国梦”、“与信仰对话”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在“国家好、民族好、自己才会好”的历史逻辑中奋力拼搏;同时,通过学雷锋主题团队日、“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征文、“雷锋精神图片展”等活动,在全旗形成学习雷锋、争做好青年的良好氛围。
二、强化新媒体运用,加快形成各类新媒体工作格局
1.广泛建立新媒体工作平台。
大力推动全旗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开通实名认证微博,扩大共青团微博覆盖面。
广泛运用微博、qq群、飞信、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立与团员青年的联系,增强团组织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
努力建立全旗共青团微博圈。
逐步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引导动员体系,整合青年文明号、少先队、中学、两新组织、苏木镇场团委等微博,建立团队组织微博圈,第一时间发布各级团队资讯和信息,有效加强团组织与团员青年的沟通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