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航行特殊航段操作须知

船舶航行特殊航段操作须知

目录
1 目的 4 夜航须知
2 适用范围 5 特殊航段航行须知
3 参照文件 6 记录
修改记录
1.目的
本文件对自然河段的急流河段、浅槽、狭窄水道、交汇水域、船舶密集区作了管理规定,旨在防止船舶触礁、搁浅和碰撞等事故,确保航行安全。

2.适用范围
进入安全管理体系的船舶
3.参照文件
《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安全管理手册》、《船舶操作方案和须知制定程序》
4.夜航须知
4.1 气候正常情况下,船舶夜间航经川江河段的弯曲、狭窄航道,经过重点礁石、突出岸嘴、重点灯标等障碍物和标志物,行经城镇码头,遇航道上的不明物,沿岸航行距岸较近,行经上下行船舶对视有困难、需大角度转向的河段及其他需用探照灯助航的河段均应使用探照灯助航。

4.2 副班舵工、值班驾驶员应按大副、船长要求,正确使用探照灯助航、按章显示信号灯。

4.3 船舶夜航必须开启雷达、GPS、AIS、甚高频等安全设备。

4.4 船长发现有违反本须知的,应立即纠正。

5. 特殊航段航行须知
5.1 炉子梁南、北槽通航规定:
5.1.1 两船对遇:上行走南槽,下行走北槽;
5.1.2 两船对遇:北槽有船时,下行走南槽;
5.1.3 白天,如无来船,上下行均走北槽。

5.2 湾窄浅险航段航行规定:
5.2.1航经弯曲、狭窄、航段前,驾引人员要收集航道水位气象信息,掌握通航情况,切忌盲目前行。

5.2.1 值班人员要加强电话联系,掌握前方船舶和通航情况,主动会让,特别是按公司《渝宜段追越对会操作须知》会让大型船舶,切忌盲目追越会让它船。

5.2.2为保证枯水期安全通过浅区航道,渝水位退到4m以下时,船舶应控制在主管机关发布的维护水深以内,行经浅区减速通过并注意舵效反应,合理利用车舵。

并服从主管机关的限制性管理规定和通告。

5.2.3 上水经过背弯、通视距离不足2Km的航段、以及进出交汇水域、航经支流叉河口、限制区等早用电话联系来船,并按照规定等让。

掌握好等让的位置,不准冒险抢航。

会遇船舶应早用电话联系,并鸣笛统一会让方向,追越必须征得前船同意,随时注意对方动向,保持戒备,防止突变。

5.3 航经重载船队、施工区域、鱼苗养殖区、船舶密集区、夹堰区域、城镇码头以及
要求减速的区域或船舶时,做到早松车、早减船速,减速时间保持2分钟以上,并做好详细慢车记录,防止浪损事故。

5.4 航经港口、船舶密集区域、交汇水域等复杂航段,要加强了望,主动掌握开航船、靠泊船、横渡船、作业船、工程船等船舶动态,掌握四周通航环境、主动避让,严防意外碰撞事故发生。

5.5 洪水期当重庆水位达到18米以上时,上行船舶应在丰都以下清理船舶旅客抵渝行程,并按照海事主管机关规定航行、停泊或转运。

切忌盲目航行。

5.6 当三峡流量预计达到4万立方米每秒时,过闸及坝区船舶要及时掌握旅客行程和动态,按照三峡通航管理局的规定过坝转运或过闸航行,确保船舶安全有序航行。

5.7 船舶进港前向交管中心、海事AIS监控分中心、执法大队报告。

5.8 船舶在航行期间无论是航行、停泊、作业都应开启GPS、AIS监控设备。

6. 记录
有关情况记录《航行日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