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教师的新基本功

当代教师的新基本功

假开放,毕竟还是有开放的意图,有大问题的设计,但 是没有重心下移,重心偏高,一对一交流太多。
半开放,放了,学生产生出很多资源,但只有放,而没 有对学生的资源进行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
不仅从课标、教材、教参,更要从你教的学生 中来。这是不可或缺的依据。其一,课前备课的时 候,你的学生已经有什么?有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 有什么样的兴趣和需要?已掌握了什么样的学习方 法、习惯和思维方式?其二,他们缺什么?相互倾 听、复述、评价、比较,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 不能重复,重复说明你没有认真倾听,做批注或笔 记。其三,困难和障碍是什么?有什么难点、障碍 点,课堂中解决它,就能成为学生的发展点。
走进“教师的新基本功”
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究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 李政涛
当代教师应该有哪些新的基本功?
1、价值选择。 2、研究学生。 3、研究教材。 4、开放互动。 5、资源捕捉,生成利用。 6、扎实有效。
价值选择
中美学生价值观差异调查: 美国——真理和智慧 中国——权力和财富
北大和清华学生面试的例子。
其四,差异是什么?让差异成为资源。
三是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
学生需要的层次是不断提升的,比如说预习为
例,一堂课有了预习垫底,这个课就有了高度,有 了预习的先行,就有了深度。我观察很多老师的预 习,不考虑学生的成长和年段,缺少对学生学段、 年级的敏感,就看他的目标和流程,看不出是上给 哪个年级的,要能发现满足和提升的需要。低段语 文课,读通读顺课文,查字典;中段,预习的时候 提问,质疑,要尝试提升学生的思维含量。高段, 做圈划或批注,勾画精彩语句或段落。鉴赏和发展 语言的能力。为中学奠定基础。
浙江——教师表现好,学生表现好,很出彩, 掌声是献给学生的。学生本来就好,上课把他们 本来的能力展现、再现,表演一番;教出来的好: 你给他指导之后他提升了,朗读从此好起来了, 如由不好变好了,或本只有一种好,只有停顿, 读不出节奏,你上课后,点拨后,学生能读出情 感了,多了另一种好,是老师教出来的。
这位老师没想到我们做老师为什么有这么大 的压力,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孩子的生命产生教 育的影响,或正面或负面的教育力。
2.学生立场
一是学生立场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今天我们要以学生 为中心,传统教学是以教定学,现在要以学定教。 思维方式的问题,它是一种割裂式思维,教师和 学生割裂,是一种二元对立式思维。是一种非此 即彼式思维。(中日听课教师座位的区别)应该 看教与学如何互动生成?不是割裂思维,而是看 质量怎么样。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有所作为!
因此这位老师的课变为两种秀,秀教师的好, 秀学生原来的好。
二、如何让课堂有生长感
(一)教学设计 1.挑战什么? 准备给学生什么样的挑战?挑战的价值在 哪里?挑战产生兴趣和需要? 2.突破什么? 在哪一个难点、障碍点上突破,突破了就 有生长。 3.提升什么?
(二)教学过程 1.开放的生长(叶澜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有效教学背后的核心价值观
1.提升生命价值和育人价值。 请某某同学回答一个问题,非常简单,他答
对了,其他同学都没问题了。喜形于色,发试卷 亲自发,发到成绩好的,就满面春风,发到差的, 冷若冰霜。会刺激伤害学生。
小学听课,夏天,年轻女教师,时髦,基本特 征是省布,板书时后背露了一大片,校长很生气, 当着面训,你怎么这么穿,是让孩子看黑板还是 看肉?
二是学生实际状态成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出发 点,成为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有人将教师和医生做对比,前提条件,必须对
人体有透彻的把握。骨骼、脏器,不了解人体的情 况下可以做医生,除非是做兽医,兽医也要对动物 了解,教师则要对学生的了解和把握。很遗憾,我 们很多事是违背常识的,老师走进课堂,心中有教 材,心中没有学生,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下走进课堂。 还有一些心中有学生,但是是抽象的学生,不是具 体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每个老师学会对准学生 心弦的音调。这句话打动了很多人。很多老师对不 准孩子们心弦,课堂无效低效甚至负效。
还什么呢?就是在课堂上放什么给学生?我主 张放五种权?) (1)提问权 美国MBA训练办法。提问考核 (2)质疑权——对权威、对老师、对学生的质 疑。 (3)评价权——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 学生相互评价。 (4)工具权——方法 (5)总结权
新基础教育里,开放是课堂的底线,不仅要评价你开放 了没有,还要评价你是哪一种类型的开放。开放包括假开 放、半开放、白开放、乱开放、真开放。
江西南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男教师上课漂亮,教学素养功 底机智,底下如雷的掌声,没想到公布结果,没有评上,质疑,为什 么这么好的不行,而平淡的却得特等奖。最后一天下午,崔峦总结: 回应老师的质疑。得不到特等奖,他说,我们评价一堂课,不是看活 跃不活跃,热闹不热闹。一是有温度没有深度——滑冰课。老师带着 学生从起点滑到终点,只是带着学生滑行,没有把课堂变成扎根、刨 坑、拔节、变成攀岩的过程。二是有活动没有学习。没有把活动的过 程变成让学生学习的过程。只是在活动而已。比如说语文课,表演。 很多语文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表演就是没有语文,学生乐不可 支,忘记了语文课理解文本内化语言。有表演活动没有语文学习。回 到崔老师的问题,不看热闹,看什么呢?看学生变了没有,发展了没 有?走出课堂和走进课堂相比是不是不一样了,是不是做到了不一样。 比如说,知识、技能、方法,在你上完后,拥有了。以及,对你的喜 爱,学科的激情,唤起他们对学科的渴望。但最有意义的,学生有了 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有效教学,力图体现一个字,叫作转化。教
学即转化,就是要把书本中的知识,规范化到学 生的精神视野中去。一个老师如果不会化,就不 是最好的老师。北京四中,陈景润,被学生告了, 拉下讲台,数学很好,但是不会化,到中科院做 数学家去了。研究也是转化,研究就要把抽象的 理念化为研究的实践,变成做法,把做法再变成 说法。《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怎么看是高校研 究者的事,又哪些看法,和想法,而怎么办则是 一线教师关注的。两者不是割裂的,而是转化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