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度和耐热的稳定性等。各种黏合剂成膜后的色泽见表。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黏合剂皮膜的颜色
黏合剂 黏合剂BH或707(750橡胶浆BF)
东风牌(320黏着剂BAN) 东风牌2F21、2FA 阿克拉莫W 阿克拉明FWR
成膜后的色泽 淡黄色透明 无色透明 淡黄色透明 黄色透明 无色透明
涤/棉织物涂料印花的色浆中黏合剂的含量一般控制在40%~50%。
方面使亚硝酸钠分解生成亚硝酸,促使染料氧化发色。另外,高温热熔
时,亚硝酸钠在尿素存在下生成了低共熔点的混合物,在织物上形成易
于熔融的物质,促使可溶性还原染料更易溶解,并氧化成为还原染料母
体,而染着在棉纤维上和沾染在涤纶纤维表面,同时吸湿性增加,有利
于亚硝酸钠在高温下分解,释放出氧化可溶性还原染料的物质,使染料
第八章 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第一节 涤棉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涤棉混纺织物直接印花的上染方法
1.使用一种染料同时上染两种纤维 可以使用的染料有:涂料、还原染料、缩聚染料、稳定不溶性偶
氮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等 2.使用两种染料分别上染两种纤维 分散染料与活性染料同浆印花 分散染料与可溶性还原染料同浆印花 分散染料与还原染料同浆印花
5~30g
尿素
50~150g
亚硝酸钠
5~20g
太古油:松油(1:2)
30~50g
海藻酸钠-合成龙胶糊 400~600g
合成
1000g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3)工艺分析 ①尿素和亚硝酸钠的用量
尿素有利于染料的溶解和固色。
尿素用量一般控制在15%左右。对尿素用量特别敏感,随尿素用量增加,给 色量急剧升高的,尿素用量15%以上;对尿素用量相当敏感的,尿素用量达 12.5%以上色光鲜艳而纯正;对尿素用量影响较小的,尿素用量不低于10%。 当尿素用量达到20%以上时,色浆中会有结晶析出,焙烘时会形成烟雾,污 染环境。 亚硝酸钠是染料的氧化剂,亚硝酸钠的用量直接影响到印花的表面给色量和 色光:亚硝酸钠用量少,给色量降低;但用量过多,给色量也会降低。花纹 的色光也随用量不同而异。因此,亚硝酸钠的用量要随染料及花筒雕刻的深 浅进行调节。亚硝酸钠适宜的用量见表。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一、分散染料印花
印花方法 印花工艺
(一)印花方法 1.热溶法 2.高温高压汽蒸法 3.常压高温汽蒸法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二)印花工艺
色浆处方 工艺流程 工艺说明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1.色浆处方
分散染料
10g
六偏磷酸钠
3g
防染盐S
10g
或氯酸钠
3g
海藻酸钠糊 400~600g
合成
1000g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2.工艺流程 印花→烘干→常压高温汽蒸固色或热熔(195~200℃,45~50s)→
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3.工艺说明
六偏磷酸钠用热水溶解后冷却至40℃以下加入到分散染料中,温度 过高,分散染料将凝聚S用热水溶解后冷却至40℃以下滤入海藻酸 钠糊中。若防染盐S不足以防止分散染料在高温焙烘或汽蒸固色时 分解变色,可加入氯酸钠0.1%~0.3%,过多会造成色斑。为提高色 浆的刮印效果,可加入适量乳化糊。
浸轧液处方:
柔软剂EM
20g
50%变性三聚氰胺甲醛 10g
硫酸铵
3g
合成
1L
此法只适用于全涂料印花工艺。
涂料印花时,最后压一只淡水白浆光板花筒,可提高织物上花纹 的压透情况,改善印花后的黏搭情况,提高刷洗牢度。
印花工艺、操作等与涂料印花同。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三、可溶性还原染料印花 亚硝酸钠-酸显色热熔法 亚硝酸钠—尿素热熔法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亚硝酸钠的适宜用量
染 料 浓 度(%)
1
黄V
0.6
黄I3G
0.3
金黄IRK
1
橙HR
0.75
桃红IR
1
大红IB
0.45
蓝IBC
1
橄榄绿IB
0.3
绿IB
0.75
青莲IRR
0.75
棕IBR
0.45
灰 IBL
1
2
5
0.5~1
1
0.3
0.3
1.5
1.5
1.5
1.5
1
1
0.5
0.6
1.5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3、交联剂
涂料印花的色浆中加入交联剂FH或EH2%~3%,能提高刷洗 牢度。使用时,将交联剂FH加到乳化糊中稀释,然后再加到黏合剂 中,并以乳化糊作色浆的冲淡浆,切忌将交联剂最后加到印花色浆 中。
工艺流程: 印花→烘干→浸轧氰醛树脂→焙烘(140~150℃,3~5min)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1.5
0.5
0.6
1
1
1.5
2
0.45第八章混纺织物直0接.45印花
1
1
②糊料的选择
亚硝酸钠—尿素热熔法的给色量、色泽鲜艳度和印花轮廓清晰度都受到印 花糊料的影响。
印花糊料因涤纶纤维的疏水性而应选择含固量较高、抱水性较大和PVI值较 高的糊料。又因为印花体系是氧化性的,所以不能选用还原性的糊料。
发色。尿素又可促使涤纶纤维在高温热熔时的膨化,有利于可溶性还原
染料向涤纶纤维内部扩散。因此,采用亚硝酸钠—尿素热熔法能同时上
染涤棉两种纤维。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2.印花工艺
(1)工艺流程:
印花→烘干→焙烘(180℃,1~1.5min)→轧硫酸显色→水洗→皂洗→水 洗→烘干
(2)色浆处方
可溶性还原染料
小麦淀粉糊:给色量高(比海藻酸钠糊高20%~40%),色泽鲜艳,但印 花均匀性差;
海藻酸钠糊:给色量低,色光不够鲜艳,但轮廓最清晰,花纹均匀性好; 羧甲基纤维素糊:给色量高,但色光没有小麦淀粉糊艳丽,均匀性差,轮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一)亚硝酸钠—尿素热熔法 上染机理 印花工艺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1.上染机理 可溶性还原染料的发色是先经酸水解,然后氧化成母体
还原染料而上染纤维。用亚硝酸钠—尿素热熔法印花焙烘后,由于尿素 在高温热熔时分解生成氰酸:
使色浆pH下降到5.5~6。一方面使可溶性还原染料在高温下水解,另一
分散染料色浆的pH控制在5~5.5,pH低于3或高于10,会降低染料 在涤纶上的上染率,造成棉的沾色。
第八章混纺织物直接印花
二、涂料印花
1、涂料 所用涂料要求有较高的给色量,颗粒的细度控制在0.1~1μm之间,
均匀度为个别粒子不大于2μm。 所选涂料必须耐高温、升华牢度良好。 2、黏合剂 黏合剂的选用要兼顾到成膜的牢度、皮膜的手感、透明度、洁白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