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践行两化融合转变生产模式全力打造智能制造新企业

践行两化融合转变生产模式全力打造智能制造新企业

践行两化融合转变生产模式全力打造智能制造新企业
智能制造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与智能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以制造过程知识模型为核心,以具备“自主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确执行”特征的智能制造系统为主体,通过CPS网络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连通、相互识别和有效交流,构建起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网络化的制造环境,从而实现高度订制化产品的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柔性化制造。

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与高复杂度、高性能、高可靠性是未来先进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的突出特点与要求,这对强调规模化的传统制造提出了巨大挑战,而以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制造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途径。

面向智能制造,我国制定了两化深度融合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规划,其核心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下发展新型制造业技术、追求可持续发展,实现装备制造业从“宏观定义、模糊经验及离散信息”的传统制造模式向基于“微/宏观测量、参数化控制、网络化集成”的高端智能制造模式转变,满足航空武器装备系统超高可靠性、快速集成制造的迫切需求。

机载飞控系统作为航空武器装备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其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决定着武器装备的技战术水平,其制造过程具有机、电、液、磁等多物理场耦合作用、多变量因素交叉影响等特点,因此,其智能制造应按照“制造过程流程化、工艺过程参数化、制造装备自动化、产线集成智能化”的发展思路,分“近—中—远”三期逐步建立面向复杂产品的“准智能”、“正则智能”和“完全智能”制造技术体系与装备集群,最终实现机载复杂产品从机械加工到装配、调试、试验的全流程智能制造。

以自控所的机载复杂液压机电产品为例,阐述智能制造发展思路。

在近期(准智能制造阶段),实现制造过程的规律揭示与知识表征。

针对复杂液压机电产品制造中“电、磁、液、热”多物理场耦合、“装配—调试—综合”过程多因素交联等难点,重点开展基于流程的参数化分析与建模研究,运用函数发现、数据挖掘、系统辨识等技术,建立复杂液压机电产品制造中从几何参数域到物理性能域的参数映射模型,通过基于模型的预测与定量控制,实现以人为中心、由制造过程计算模型驱动的准智能制造。

在中期(正则智能制造阶段),以智能制造装备
研制为重点,面向高性能伺服阀、复杂液压控制模块、多品种大功率作动筒的柔性智能装配,突破智能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关键技术,研制一批具备“自主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确执行”特征的智能化高端装备,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自动装调制造示范生产线,推动复杂液压机电产品装调制造向面向任务的完全自律和自适应方向发展。

在远期(完全智能制造阶段),以CPS 应用为重点,通过智能装备的互联互通,构建起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相融合的完全智能系统,实现复杂液压机电产品的装调制造由以人为决策核心的人机协调系统向以机器自主决策为中心的人机融合系统转变,打造出面向复杂液压机电产品装调制造的“智能化工厂”,形成智能制造重大示范应用成果。

(中航工业自控所液压机电室主任王少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