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效果评估实施办法
培训师应根据评估报告中关于教学质量的评估结果,对培训技 巧、培训形式、教材选择、进度安排等项目分类总结,明确培训在 教学方面的主要成功经验以及不足之处,以待改进。 第三十条 针对培训效果的学习层评估结果,培训组织者应 根据评估报告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总体掌握情况,衡量培训师的 授课效果,为选拔和培养培训师提供依据。
其他培训由培训组织者根据培训的重要性和培训效果评估基本 原则,确定评估层次与评估方法。
第六章评估实施
第一节 反应层评估 第十七条 培训班结束时,培训组织者应分别对学员和培训 师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 第十八条 培训组织者根据《学员满意度调查要求(培训效 果反应层评估)》(附件2-1)组织学员填写《学员满意度调查问 卷(培训效果反应层评估)》(附件2-2),并在满意度调查结束 后两周内完成撰写《学员满意度调查评估报告(培训效果反应层评 估)》(附件2-3)。 第十九条 培训组织者根据《培训师满意度调查要求(培训 效果反应层评估)》(附件3-1)组织培训师填写《培训师满意度 调查问卷(培训效果反应层评估)》(附件3-2),并在满意度调 查结束后两周内完成撰写《培训师满意度调查评估报告(培训效果 反应层评估)》(附件3-3)。
培训组织者根据《学员直线经理评价与学员下级评价要求(管 理技能类培训:行为层评估)》(附件9-1),组织学员直线经理 和学员下级分别填写《学员直线经理评价调查问卷(管理技能类培 训:行为层评估)》(附件9-2)和《学员下级评价调查问卷(管 理技能类培训:行为层评估)》(附件:9-3),并在调查结束后 两周内完成撰写《学员直线经理评价与学员下级评价调查评估报告 (管理技能类培训:行为层评估)》(附件9-4)。 第二十五条 重点培训中,观念类培训行为层评估参照管理技能类 培训行为层评估方法,知识类培训行为层评估参照技术 业务技能类培训行为层评估方法。
第三节 行为层评估 第二十三条 技术业务技能类培训行为层评估应采用学员自我报告 和直线பைடு நூலகம்理评价的方式。培训组织者应结合实际情况, 在培训结束后一至三个月内实施。培训组织者根据《学员自我报告 要求(技术业务技能类培训:行为层评估)》(附件7-1),组织 学员填写《学员自我报告调查问卷(技术业务技能类培训:行为层 评估)》(附件7-2)。
的影响,掌握学员从培训项目中所学到的技能和知识转化为实际工 作行为改进的程度。 结果层评估:判断培训对个人和组织绩效改善的贡献率。
此类评估在引入绩效改进的过程监控和对照组试验时,可取得 比较准确的评估结果。重点指标有:工作效率、盈利水平以及服务 满意度的变动等。
第四章 评估流程
第九条 制定培训计划时,培训组织者应在培训效果评估管 理人员指导下,根据培训的内容、目标以及培训时间等因素确定培 训班类型,并据此确定评估层次与评估方法。 第十条 培训实施后,培训组织者根据确定的培训层次和评估方 法,按照规定时间调查和收集培训效果评估数据。培训师、 学员以及学员的直线经理和下级应积极配合培训效果评估工 作。 第十一条 培训组织者应及时对收集到的评估信息与数据进行整理 分析,并应在培训效果调查和收集工作结束后两周内 撰写培训效果评估报告。 第十二条 培训组织者在完成撰写评估报告一周内将评估报告提交 培训效果评估管理人员,并反馈至相关人员。培训效果评估管理人 员应根据评估结果监督相关人员的改进情况。 第十三条 培训评估完成后,培训组织者将培训效果评估的有关资 料移交培训档案管理人员。
第四节 结果层评估 第二十六条结果层评估可采用成本收益分析、个人业绩档 案分析等方式进行。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结果层评估的 方法和工具。
第七章评估结果反馈与应用
第二十七条实施培训效果评估后,培训组织者在完成撰写评估报告 一周内将报告提交培训效果评估管理人员,并反馈至相关人员: 反应层评估结果反馈给培训师; 学习层评估结果反馈给培训师和学员本人; 行为层评估结果反馈给公司决策者、学员的直线经理和学 员本人;
第五章 评估层次与评估方法的确定
第十四条 培训组织者在培训效果评估管理人员指导下,根 据培训班类型,确定相应的评估层次: 观念类培训进行反应层和学习层评估;
知识类培训进行反应层、学习层和结果层评估; 技术业务技能类培训进行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 层评估; 管理技能类培训进行反应层、行为层和结果层评估。 第十五条 培训组织者依据评估层次确定相应的评估方法: 反应层评估应采用满意度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估; 学习层评估应采用自我报告、笔试或现场测试等方式进行 评估; 行为层评估应采用直线经理评价、下级评价或自我报告等 方式进行评估; 结果层评估可采用衡量绩效变化的方式进行评估。 第十六条 培训组织者确定评估层次与方法需同时满足以 下条件: 所有培训均应进行反应层评估,即对学员和培训师进行满 意度问卷调查。 观念类和知识类培训:培训时间为5 个工作日以上的脱产 培训和参训人员达到50 人以上不脱产培训,必须进行学习层评 估。所有技术业务技能类培训均应进行学习层评估。 培训班如满足以下任一条件为重点培训,均需进行行为层 评估。 (一) 培训成本投入较大:培训班人均培训费用2 万元以 上; (二) 培训学员层次较高:集团公司三级经理、省级电信 公司部门经理、地市分公司总经理以上人员; (三)对集团发展具有较大影响:培训内容主要为企业文 化、企业理念以及集团发展战略等。
第三章 培训班分类及培训效果评估层次划分
第七条 培训班按照培训内容及培训目标可分为观念类培训、知识 类培训、技术业务技能类培训和管理技能类培训等四类。如果培训 内容跨多个类别,则根据培训主要目标确定类别。 培训班分类标准如下: (一)观念类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企业文化、企业价值 观、企业使命、企业发展战略等内容,属于“情感领域”的培训。 旨在引导学员在价值判断、内在思维和精神面貌等方面树立积极的 态度,规范和强化员工对职业和企业的认同和承诺,增强企业凝聚 力,提高员工士气。 (二)知识类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企业规章制度、产品 知识、业务技术知识等完成岗位工作所必需的相关知识,属于“认 知领域的培训”。旨在使学员了解和掌握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知识。 (三)技术业务技能类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公文写作、 计算机操作等通用技术业务技能以及网络运行维护、营销技巧等专 业技能,属于“动作技能领域的培训”。旨在使学员熟悉和掌握与 技术业务岗位胜任能力密切相关的技能、流程、工具和方法。 (四)管理技能类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预算管理、绩效管理以及 员工激励等管理技能,亦属于“动作技能领域的培训”。 旨在提高学员的管理能力,熟练掌握管理工具和办法。 第八条 培训效果评估根据培训内容、培训目标以及效果评 估目的可采用反应层评估、学习层评估、行为层评估或结果层评估 等不同的评估层次。 反应层评估:主要了解学员对培训项目的满意度,包括学员对培训 班策划、课程设计、培训师授课水平、培训组织者管理水平以及培 训设备设施是否满足培训要求等方面的评价。 学习层评估:衡量学员通过培训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把握 和熟练程度。 行为层评估:评估培训对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所产生
类培训:学习层评估)》(附件4-4)。 如采用笔试评估方法,培训组织者根据《笔试要求(知识类、技术 业务技能类培训:学习层评估)》(附件5-1)组织笔 试和进行结果分析,并在笔试结束后两周内完成撰写《笔试评估报 告(知识类、技术业务技能类培训:学习层评估)》(附件5)。 第二十二条 技术业务技能类学习层评估应采用笔试或现场测试。 如采用笔试评估方法,培训组织者应根据《笔试要求 (知识类、技术业务技能类培训:学习层评估)》(附件5-1)组 织笔试和进行结果分析,并在笔试结束后两周内完成撰写《笔试评 估报告(知识类、技术业务技能类培训:学习层评估)》(附件5 -2)。如采用现场(模拟)测试方法,培训组织者应根据《现场 (模拟)测试要求(技术业务技能类培训:学习层评估)》(附件 6-1)组织现场(模拟)测试,并进行结果分析。现场测试应在培 训结束后一周内进行,培训组织者应在现场(模拟)测试后两周内 完成撰写《现场(模拟)测试评估报告(技术业务技能类培训:学 习层评估)》(附件6-2)。
结果层评估结果反馈给公司决策者及学员的直线经理。 第二十八条 接收到评估结果反馈的相关人员(公司决策者除外)针 对评估报告,在三周内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并进行落实。 培训组织者需针对各层次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培训效 果评估管理人员监督改进措施的实施。 第二十九条 针对培训效果的反应层评估结果,培训组织者 根据评估报告中关于培训组织管理的评估结果,对培训场地设施条 件、时间安排、培训内容策划和形式选择等项目分类总结,明确培 训组织管理中主要的成功经验以及不足之处,以待改进。
培训组织者根据《学员直线经理评价要求(技术业务技能类: 培训行为层评估)》(附件8-1),组织学员直线经理填写《学员 直线经理评价调查问卷(技术业务技能类:培训行为层评估)》 (附件8-2)。
培训组织者在自我报告提交和直线经理评价调查结束后两周内
分别完成撰写《学员自我报告调查评估报告(技术业务技能类:培 训行为层评估)》(附件7-3)和《学员直线经理评价调查评估报 告(技术业务技能类:培训行为层评估)》(8-3)。 第二十四条 管理技能类培训行为层评估应采用学员直线经理评价 和学员下级评价的方式。培训组织者需结合实际情况,在培训结束 后三到六个月内实施。
员工培训效果评估实施办法
(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科学评估员工培训效果,不断增强企业培训工作 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创建学习型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制定本 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及各部门、分(子)公司组织的各类培 训。部门培训及大师工作室培训可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应细则。 第三条 培训效果评估工作集团公司由劳资与培训部归口管理,各 省级电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本省的培训 效果评估管理工作。有条件的单位,可设专职培训效果评估管理人 员。相关业务部门在组织各类培训时,培训组织者应配合培训效果 评估管理人员,具体做好培训效果调查、统计及反馈工作。
培训师应根据评估报告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总体掌握情,以 提高授课水平、改进授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