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内分泌干扰素讲义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内分泌干扰素讲义


Page
3
类别
环境内分泌干扰素可分为自然生成和人为合成两种类型。 有些植物,如大豆等可合成内分泌干扰素,然而大多数环 境内分泌干扰素都是人为合成的,由于人类活动而释放到 环境中的,这些物质降解后可持久地存在于环境中。1998 年8 月,美国国家环保局公布了从86 000种商用化学品中 筛选出的67 种(类)危及人体和其他生物体的内分泌干 扰素名单,这些化合物间的性质差异极大,既有难降解的 二噁英、多氯联苯(PCB)、有机氯农药、酞酸酯类物、 酚类物质等,又有易分解的极性除草剂、杀虫剂,还有金 属有机化合物、洗涤剂降解物等。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内分泌干扰素
组长:焦义利 组员: 王健 崔东亮
李昌伟 侯阳阳
侯光明

定义 类别 来源 特点 作用机制 环境内分泌干扰素分析方法 危害 内分泌干扰素迁移转化过程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污染研究控制中的问题 控制对策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内分泌干扰物去除效果评价
Page
8
环境内分泌干扰素分析方法
一.样品预处理方法
1.1索氏提取和液相静态萃取
1.2超声萃取 1.3微波辅助萃取( ME)
1.4加速溶剂萃取( ASE)
1.5超临界流体萃取( SFE) 1.6膜提取 1.7固相萃取( SPE)和固相微萃取( SPME) 二 分析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 GC)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毛细管电泳法 以及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SFC)等。Page5 Nhomakorabea特点
环境内分泌干扰素具有激素活性, 极其微量便会影响人类 以及动物体的内分泌系统, 产生负面作用, 而且这种危害是 长期甚至多代的。 环境内分泌干扰素往往是一些与动物 或人体内激素结构相似的有机化合物(如铅、 汞等)。 这 些物质大多具有较好的脂溶性和化学稳定性, 毒性大, 极微 量即可起到扰乱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且一般难以降解, 持留 时间长, 容易通过食物链而富集, 最终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威 胁。
Page
4
来源
其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垃圾燃烧、 汽车尾气、烹饪油烟等。(2) 农药的施用、固体 废弃物、垃圾填埋物滤液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借助 水的淋溶作用进入水体,还有以地表水作为饮用水 源时,自来水厂对地表水加氯消毒产生的副产物邻 苯二甲酸酯类物质(DBPs) 也有内分泌干扰活性。 (3) 自然环境中原有的(如天然的植物激素、动 物激素及其微生物代谢物) 和火山爆发等自然现 象也是来源之一。
Page
6
作用机制
根据内分泌干扰假说,内分泌干扰素主要通过以下三方面 而发挥作用。 第一,竞争作用。内分泌干扰假说认为,内分泌干扰素与 天然的激素相类似,因此会与正常激素竞争与受体结合。 进而会产生非自然的结果,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 例如 DES就是这种类型的化合物。 第二,阻滞作用 内分泌干扰素虽然与正常激素结构类似, 但却不具有正常激素的功能,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细胞,穿 过细胞膜与激素受体结合,从而阻止正常激素与受体的结 合,使自然过程中断,产生异常结果 例如,双对氯苯基 三氯乙烷DDT就是一种阻滞剂。
Page 7
第三,有些内分泌干扰素并不直接与激素或激素受体相互 作用,影响激素功能发挥,但可能与一些降解正常激素的 酶相结合,从而破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有的环境内分泌 干扰素可抑制甲状腺激素与血浆中的转运蛋白结合,导致 甲状腺激素降解加快,降低血中甲状腺激素的水平。 尽管目前的研究可能并未揭示内分泌干扰素的全部作用机 制,但足以证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素可以阻碍激素的正常作用, 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调控作用。
Page
2
定义
参照美国国家环保局(EPA)等文献的叙述 ,目前 较一致概念性的描述可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素是指 进入生物体内 ,可通过干扰生物体自身激素的合 成、 分泌、 转运、 结合、 活性反应、 代谢、 消解或产生类似生物体自身激素的作用 ,对生物 有机体维护正常的动态平衡、 繁殖、 生长及行 为有不利影响的环境化学物质(或生物体外源物 质) 。
Page 11
关。激素平衡被破坏后,也会危害母亲的生殖健康、后代的 生长发育及生殖健康。并且,围生期暴露于内分泌干扰素也 会对雄性动物生殖系统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3)环境内分泌干扰素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关键时期暴露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素,会对胚胎发育造成永久 的影响及持久的分子改变。胎儿和儿童时期对外在激素活动 较为敏感,下丘脑- 垂体-性腺轴(HPG)在出生后第1 个月 非常活跃。并且性激素受体在青春期前对类固醇激素非常敏 感,而正常儿童体内性激素水平非常低,即使非常小量的波 动也会造成激素总量的很大变化,进而造成胚胎发育的改变 和异常。 对内分泌干扰素影响作用的主要证据来源于4 方面:野生动 物研究、实验室动物研究、人类细胞和组织研究和人类流行 病学调查积累了丰富的动物实验以及人类研究的证据。
Page 9
危害
内分泌干扰素主要有两方面的影响,即对人类健 康的影响和对环境的影响。 1.对环境的影响 内分泌干扰素释放到环境中,蓄积后对环境中生 存的动物会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已经在鱼类 两栖 类 爬行类 鸟类和哺乳动物体内监测到环境内分 泌干扰素的存在 许多的研究结果都可证明PCB DDT 二噁英 杀虫剂等物质在环境中蓄积,与鸟 类 鱼类的甲状腺功能异常 产卵量下降 卵壳变 薄 畸形 后代存活率下降,以及哺乳动物免疫和 行为异常等有关。
Page 10
2.对人类影响的
目前,环境内分泌干扰素对人类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 在癌症、生殖健康 、生长发育等领域。
1)环境内分泌干扰素与人类癌症
由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素可能引起基因突变、细胞变性、导致 致癌基因的激活,因此会增加癌症的风险,尤其会增加乳腺 癌、前列腺癌、睾丸癌等的发生率。 2)对人类生殖系统发育的影响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将围生期的雌鼠暴露于性激素的环境下, 会导致其阴道、宫颈以及子宫的损害,子宫和卵巢的结构异 常、生殖功能障碍等与妊娠期暴露于激素复合物DES 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