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考核(第一类业务范围职业卫生检测人员)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试题(闭卷考试)一、单选题:40分(20道,每题2分),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到()内,答错或多选均不得分。
1.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 C )A 消除危害B 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C 消除职业病危害D 减少职业病危害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法从事()工作,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督职责。
( C )。
A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B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C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D 职业病危害评价3.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A )。
A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B 同时投入使用C 同时投入生产D 同时验收4.用人单位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 B )。
A 防尘口罩B 职业病防护用品C 防毒面具D 护听器5.对产生( C )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A 粉尘B 噪声C 严重职业病危害D 严重危险6.根据《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以下不属于尘肺病的是( B )A 矽肺B 硬金属肺病C 水泥尘肺D 煤工尘肺7.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给予资质认可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所作检测、评价应当( A )。
A 客观、真实B 客观、准确C 公平、公正D 客观、公正8.《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 D )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A 化学有害物质B 化学因素C 噪声 D放射性物质9.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采样点(Sampled site)指根据监测需要和工作场所状况,选定具有( C )、用于空气样品采集的工作地点。
A 针对性的 B全面性的 C 代表性的 D典型性的10.煤矿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以及地面带式输送机走廊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者除尘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者用除尘器除尘。
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采用喷雾降尘时,喷雾压力不得低于( C )。
A 2MPaB 4MPaC 8MPaD 10MPa11.生产性噪声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按噪声的时间分布分为连续声和间断声;B 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为稳态噪声C 声级波动≥3dB(A)的噪声为非稳态噪声D 持续时间≤0.5s,间隔时间>1s,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A)的噪声为脉冲噪声。
12.粉尘采样过程中使用过氯乙烯滤膜或其他测尘滤膜,当空气中粉尘浓度≤50m/m3时,用直径37mm或40mm的滤膜;粉尘浓度大于50mg/m3时,用直径( D )的滤膜。
A 50mmB 55mmC 65mmD 75mm13.气相色谱法通常采样用如下哪个指标作为定性指标( A )。
A、保留时间B、调整保留时间C、保留体积D、调整保留体积14.二氧化硅的种类及类型不同,对人体的危害作用也不同,哪一种致纤维化作用最强( D )A 非结晶性二氧化硅B 结合型二氧化硅C 结晶型二氧化硅D 游离型二氧化硅15.长时间采样,是指采样时间一般在_____以上的采样。
( B )A 15minB 1hC 8hD 12h16.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时,所产生的危害与接触剂量(强度)有关,也就是说存在关系。
( D )A 剂量B 效应C 对应D 剂量-效应17.活性碳管常用来采集空气中的( A )。
A 有机化合物B 无机化合物C 金属化合物D 粉尘 E以上均不是18.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采用个体采样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B )A 一般采用短时间采样方法B 一般采用长时间采样方法C 个体采样仪器的空气采样器佩戴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
D 采样仪器必须满足全工作日连续一次性采样。
19.检测样品应建立唯一识别系统和状态标识,样品运输、接收和流转、保存应符合规定。
下列选项不符合要求的是( B )。
A 样品接收、流转各环节均应受控。
B 样品有异常或损坏时,直接丢弃。
C 对于不稳定的样品,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妥善保存,样品应在有效保存期限内完成测定。
D采样完成后,让被检测单位现场陪同人员在采样记录单上签字确认。
20.若样品空白未检出时,检测结果报告( B )A 小于最低检出浓度B 未检出C 零D 小于检测限二、多选题:30分(15道,每题2分),每道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到()内,答错或多选均不得分。
1.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工作机制和管理原则是(ACD)A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B 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C 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审批、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工会监督的机制,D 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2.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ABCDE )A 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B 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C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D 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E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我国粉尘防治的8字方针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其中职业病防护设施主要涉及( A B )A 革、水 B密、风 C护、管 D教、查4.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 ABCD )A 职业健康检查B 离岗后健康检查C 应急健康检查D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
5.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个体采样时正确的是( ABCD )A 在采样对象范围内,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按要求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其中应包括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
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3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
B 在采样对象范围内,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大于10人时,应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为4名。
C 在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按要求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
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6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
D 在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为6名时,采样对象数为5名。
6.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检测的采样规范》,定点采样,采样点的选择原则正确的是( ABCD )A 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B 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
C 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
D 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
7.下列采集空气样品的基本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BCD )A 在采样的同时应作对照试验,即将空气收集器带至采样点,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
B 采样时应避免有害物质直接飞溅入空气收集器内;空气收集器的进气口应避免被衣物等阻隔。
用无泵型采样器采样时应避免风扇等直吹。
C 在易燃、易爆工作场所采样时,应采用防爆型空气采样器。
D 采样过程中应保持采样流量稳定。
长时间采样时应记录采样前后的流量,计算时用流量均值。
E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采样体积,在采样点温度低于5℃和高于30℃、大气压低于98.8kPa和高于103.4 kPa时,应按公式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采样体积。
8.职业接触限值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不会引起绝大多数接触者不良健康效应的容许接触水平。
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分为( BCD )三类。
A 平均浓度B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C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D 最高容许浓度。
9.粉尘采样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A 样品采集应对滤膜进行准备,称量前,将滤膜置于干燥器内2h以上。
B 安装滤膜时,滤膜毛面应朝向进气方向,滤膜放置应平整,不能有裂隙或褶皱。
用直径75mm的滤膜时可直接装入采样夹内。
C 粉尘采样夹可安装直径40mm和75mm的滤膜,用于定点采样。
D 小型塑料采样夹,可安装直径≤37mm的滤膜,用于个体采样。
10.关于原子吸收光谱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BCDE )A检出限低(可到ppb级),灵敏度高(可到10-10-10-14g)B 分析精度好(RSD<1%)C 选择性好;应用范围广D 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E 仪器简单,一般实验室可配。
11.关于噪声测量方法中说法正确的是( BCDE )A 传声器应放置在劳动者工作时耳部的高度,站姿为1.50m,坐姿为1.00m。
B 传声器指向声源的方向。
C 测量仪器固定在三脚架上,置于测点。
若现场不适于放三脚架,可手持声级计,但应保持测试者与传声器的间距大于0.5m。
D 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每个测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
E 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根据声级变化(声级波动<3dB(A))确定时间段,测量各时间段的等效声级,并记录各时段的持续时间。
F 测量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
工作场所风速超过5m/s时,传声器应戴防风罩。
应尽量避免电磁场的干扰。
1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主要包括(ABC )A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B 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空气检测B 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生物检测 D 职业健康体检13.职业病的发病过程主要取决于:( ABD )A 有害因素的性质B 作用于人体的量C 居住环境 D人体的健康状况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A 检出限:测定方法在给定的概率P=95%(显著水准为5%)时能够定性检出样品中待测物的最低浓度或含量。
B 最低检出浓度:在采集一定量(体积)的样品时,测定方法能够定性检出样品待测物的最低浓度。
C 穿透容量:在采集空气样品过程中,固体吸附剂管发生穿透时所吸附待测物的量。
D 呼吸带:距离人的鼻孔50cm所包含的空气带。
15.关于溶剂解析说法正确的是( ABD )A 非极性的固体吸附剂对非极性化合物吸附能力强,用非极性的解吸液,如非极性固体吸附剂活性炭管吸附的有机蒸气,通常用非极性解吸液二硫化碳解吸B 极性固体吸附剂硅胶采集的醛、醇等极性化合物通常用水或醇类解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