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
2. 什么叫滋水涵木法?
答:又称滋肾养肝法或滋补肝肾法。
肝肾同源,肝藏血,肾藏精;精能生血,血能化精; 精血相互滋生,相互转化。
所以滋水涵木法是指滋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
3. 维持心主血脉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⑴三个基本条件: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管通畅。
⑵临床意义:心主血脉功能正常时,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功能正常。
若心火旺,则面赤舌红;若心气不足,则血脉空虚,脉象细弱无力;若心脉为瘀血所阻,则面色与舌色均较黯。
4. 肺的生理功能?
答:①肺主气、司呼吸;②肺主宣发和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
5. 气的生理功能表现在哪五个方面?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①推动作用:若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可见生长发育迟缓和早衰,脏腑经络功能减退②温煦作用:若温煦作用失常,则可出现畏寒肢冷、脏腑的功能减退
③防御作用:若防御功能减弱,人体的抗病能力下降,易患疾病或患病后不易痊愈
④固摄作用:若气的固摄功能减弱,可致出血、自汗、尿失禁等
⑤气化作用:若气化功能失常,可影响到气、血、津液的代谢,导致各种代谢病理变化。
6. 湿邪的致病特点表现在哪四个方面?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
答: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影响脾胃的运化和气机升降功能,出现腹泻、胸闷、水肿等症。
②湿性重浊:湿留关节,则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沉重不举;
③湿性黏滞:一是湿病症状的黏滞性;二是湿病病程的缠绵性。
④湿性趋下:致病易伤机体下部,如湿邪为病的水肿,多以下肢较明显。
7. 七情的致病特点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
答:①直接伤及内脏: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②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馁;悲(忧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8. 瘀血的致病特点?其代表方剂是什么?其主要代表药物有哪些?
答:⑴致病特点:①疼痛,多为刺痛②肿块③出血,血色紫黯或血块④望诊面色黑,舌质紫黯⑤脉象细涩,沉弦或结代。
⑵代表方剂:四物汤
⑶代表药物:丹参、红花、桃仁、川穹
9.中医望神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观察其病理变化?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⑴望神包括望精神表情、意识思维、面色眼神、语言呼吸。
动作体态等。
⑵临床意义:望神可知正气存亡、脏腑盛衰、病情轻重、预后善恶。
10.中医望舌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观察其病理变化?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与舌苔的变化。
临床意义:①判断正气盛衰②辨病位深浅③区别病邪性质④推断病势进退⑤估计病情预后。
11.正常人脉象及特点?
答:正常脉象又称“平脉”或“常脉” ,其特点是: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约
每分钟 60— 90次 ,和缓有力,节律均匀。
12.中药炮制的目的有哪些?
答:①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②增强药效;③改变药物性能;④利于贮存;⑤便于服用 13.六淫的共同致病特征?
答:①外感性:六淫邪气侵犯人体,多从肌表、口鼻而入;②季节性:六淫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 ③地域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地域密切相关; ④环境性:六淫致病与所处环境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⑤相兼性:六淫邪气即可外邪单独侵袭人体而致病,又可两邪或两邪以上相合侵袭人体而致病;⑥转化性:六淫致病后,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可发生转化。
14.中药的煎服方法?
答:⑴煎药法 :①煎药用具,以砂锅、瓦罐最好,搪瓷罐次之,忌用铜铁锅;
②煎药用水,古时曾用井水、雨水、泉水、米泔水,现在多用井水、自来水等水质洁净新鲜的水;
③煎煮火候,有文火及武火之分;
④煎煮方法,分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和溶化。
⑵服药方法:①服药时间,汤剂一般每日 1剂,分 2-3次服;
②服药方法,一般汤剂宜温服,但解表药宜偏热服。
15.五脏及六腑的总的生理功能及特点?
答:⑴五脏多为实质性器官, 其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六腑多为中空官腔性脏器,其共同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传化水谷糟粕。
⑵特点:①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②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
16.五脏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
答:⑴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①心:心主血脉;心主神志
②肺: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③脾:脾主运化;脾气主升;脾主统血④肝:肝主疏泄;肝藏血⑤肾: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
⑵六腑的生理功能:①胆: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②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
③小肠: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④大肠:传化糟粕
⑤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⑥三焦:通行原气;运行水液 17.什么叫肝气郁结?其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其治疗的主要方药是什么?
答:⑴肝气郁结证,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出的证候。
⑵临床表现: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故见精神抑郁、易怒;气郁生痰,故咽喉有异物梗塞感;肝气郁结,气血不畅,固有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肝郁经久不愈,则成痛经或闭经。
⑶方药:柴胡疏肝散
18.什么叫心脾两虚?其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其治疗的主要方药是什么?
答:⑴心脾两虚证是指心血亏虚,脾气虚弱所表现出的证候。
⑵临床表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饮食减少,腹胀便溏,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
⑶方药:归脾汤
19.君、臣、佐、使在方剂组方中的意义是什么?
答:①君药: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②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
作用的药物
③佐药:一是佐助药, 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 二是佐制药, 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 三是反佐药, 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
④使药:一是引经药,引方中之药直达病所;二是调和药,调和诸药的作用。
20.虚证的概念是什么?其基本病症包括哪个方面?其各自代表方是什么?
答:⑴虚证是指人体的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
⑵基本病症及代表方:血虚症—四物汤;气虚证—四君子汤;阴虚证—六味地黄丸阳虚证—肾气丸
21.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哪四个方面?
答:调畅气机;助脾胃运化及胆汁分泌排泄;调达情志;调节生殖功能。
22.简述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答:①肾藏精:指肾有贮藏、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②肾主水:指肾脏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
③肾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保持呼吸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 以保证机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的作用。
23.丹参、鹿茸、三七、人参的功效及主治?
答:⑴丹参①活血通经:用治血滞经闭、痛经及产后瘀滞腹痛;②祛瘀止痛:用于治胸痹心痛,跌打损伤,瘀血作痛;③凉血消肿:用治疮疡痈肿,风湿热痹;④清心除烦:用治热扰心神所致心烦不寐。
⑵鹿茸①补肾壮阳:用治肾阳不足所致阳痿早泄、宫冷不孕; ②强筋健骨:用治肝肾不足所致筋骨痿软; ③固冲止带:用治充任不固所致崩漏不止、带下清稀; ④托毒起焰:用治阴疽久溃不敛、脓出清稀者。
⑶三七①化瘀止血:用治吐血、便血、尿血及产后出血过多等;
②消肿定痛:用治跌打损伤所致瘀肿疼痛,痈疽肿痛,无名肿毒等。
⑷人参①益气固脱:用治气虚欲脱,气阴两伤之虚脱;②大补元气:用治元气不足③益气活血:用治血行无力, 瘀血阻络所致偏瘫; ④益气摄血:用治气虚失摄, 血不循经之吐血、衄(n ǜ血、崩漏;⑤益气健脾:用治脾虚证,脾气下陷之脱肛、阴挺;⑥益气补肺:用治肺气虚弱,肺虚久咳;⑦益气生津:用治热病伤津,内热消渴;⑧益气安神:用治心气不足。
24.中医学的防治原则有哪些?
答: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调整阴阳与气血、扶正祛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
25.中药性能包括哪些?
答: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升降浮沉、归经及毒性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