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选材的研究

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选材的研究

第24卷 第1期高师理科学刊V ol.24 N o.1 2004年 2月Journal of Science of T eachers′C ollege University Feb. 2004 文章编号:1007-9831(2004)01-0076-03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选材的研究冯亚珍(齐齐哈尔市甘南体校,黑龙江甘南162100)摘要:从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指标、选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选材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的训练选材经验,揭示中长跑运动员选材的规律和原则,以提高选材的科学化水平.关键词: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选材中图分类号:G820.2 文献标识码:A 运动员选材是运输训练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竞技体育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点课题.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这项工作,尤其是那些体育发达的国家对运动员选材工作更是重视,他们利用现代科学成就,在经验选材的基础上发展了科学选材.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是根据中长跑项目的特点和要求,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测试,并经过一定时间的考察,从众多的少年儿童中选拔出各方面条件优越、符合中长跑项目所需的人才,以便从小进行系统的训练,打好坚实的基础.本文根据作者20余年的基层训练工作经验,阐述了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进行选材的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与同行商榷,以期为我国田径运动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1 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指标的确定原则 确定选材指标,是科学选材的关键,对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指标的确定遵循下列原则:一是综合性原则,因为构成竞技能力的7个要素(即形态、技能、素质、心理、技术、战术和智力)是综合性的,而且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因此,要对少年儿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现状进行诊断,并对未来的发展潜力进行预测,所选指标必须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各方面的信息.二是典型性原则,选材指标必须突出专项特点,尽量选择那些与中长跑专项成绩关系密切的、对专项成绩影响和作用大的指标.另外还要注意那些能够反映运动潜在能力的、受遗传因素影响相对更大的指标,以使选材作到科学、有效,提高选优率.三是科学性原则,选择那些可用一定计量单位描述的定量指标或可以进行量化处理的定性指标.因为多数定量指标需要实际进行测量,因此,它又必须符合体育测量学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的要求.这样,选材评价的结果,才能客观地反映被选对象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四是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原则,要求选材指标尽量少而精、简易可行,能为广大教练员和少年儿童们接受.还应考虑目前的现实条件,如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等.尤其是初、中级选材指标,更应从实际出发,既科学、合理又简便易性.2 中长跑运动员选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1 家系调查 由于父母某些遗传性状(形态、技能、代谢特征、运动素质、心理品质等)均能在子女身上再现,并能通过遗传变异,有所发展.因此在选材工作中进行家系调查,并运用遗传学的观点与方法来分析和判断被选者 收稿日期:2003-11-20 作者简介:冯亚珍(1965-),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教练员.第1期冯亚珍:对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选材的研究77运动能力发展趋势受家系影响的大小,对尽量减少失误、提高预测判断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2.2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被选者的身体形态和心血管,肝脏系统功能.中长跑运动员应以中胚叶型与外胚叶型相结合的体型为主.应将身高做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坐高与腿长比例对半,且下肢不宜过长,但小腿一定要长,同时要求肩宽、胸厚、髋窄,膝围与踝围细、跟腱长、足弓稍高.大小腿肌肉附着点要高,臀部肌肉紧凑上翘,腿部肌肉发达成束状,上肢及腰腹用力协调.心脏发育好,安静心率低,搏动有力,心脏容量大.在测定负荷前后心率变化时,通常给运动员极限负荷后,使心率上升至180次Πmin间隔4min 后,下降至110次Πmin左右,这类运动员的心血管功能好,且耐乳酸能力强.鉴别发育程序这一环节尤为重要,主要方法是,拍摄骨龄片(确定发育年龄)用第二性征出现顺序评价发育程度,对青春期发育潮持续时间长短进行鉴别与分型.2.3 身体素质测试 在完成上述选材步骤后,身体素质测试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各项指标的测试,是获取被选者运动能力现实状态各种信息的必不可少的手段.测试的内容,应依据不同层次的运动员有所区别,测试的指标和内容要突出专项特点.测试的数据一定要体现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初选中要以机能需力为基础,以基础速度与专项速度为灵魂.2.4 评价 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家族调查、人体检查和发育程度鉴别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决定是否入选.鉴于目前选材指标研究的水平,其科学性也只能说是相对的.因此,选的是否准,有无发展前途,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再次进行测试,以便进一步观察其训练的可靠性及运动能力提高的幅度,从而提高选材和成材的成功率.3 中长跑运动员选材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注意选材和育材要紧密结合,选材的目的是为了从众多的儿童中,选拔出各方面条件优越,符合中长跑运动所需的人才,以便从小进行系统地训练,为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打下基础.选材和育材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育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选材的效果.两者关系如果处理不当,选材工作就会前功尽弃.久而久之,最终断送了优秀运动员的前途. (2)选材中要克服单纯的以现有的标准选拔那些年龄较小的运动员的倾向,这样就很可能把那些“大器晚成”的运动员拒之门外,永远失去训练的机会和条件,并可能使一些基层教练员产生只有早出成绩才能被选中的错误观念,造成过早“专项化”,而忽视了全面训练.大量的经验证明,中长跑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的年龄相对要晚些.因此,在选材过程中必须注意这个客观规律. (3)在选材中必须注意运动员的文化素质,现代训练越来越多地吸收和运用其他科学领域里的成果,这就要求教师与运动员不仅具有本学科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相邻学科的知识,并能运用到运动训练实践中去.如果从小选材时忽视了运动员的文化素养,今后就难以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参考文献:[1]袁建国,王连臣.青少年田径训练与选材的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7.1-35.[2]王列东等.基层少年儿童中长跑选材[J].田径,2001,(7):30-31.[3]陆建军,陈丽丽.谈短跑运动员的多维选材[J].辽宁体育科技,2003,(5):3-5.Study on the talent selection of y oungster middle andlong-distance race sportsmanFE NG Y a-zhen(Qiqihar G annan C ounty S ports School,G annan162100,China) 78高师理科学刊第24卷Abstract:Analyzes the talent selection of y oungster middle and long-distance race sportsman from the talent selection index,basic method,step and attention matters of y oungster middle and long-distance race sportsman.In many years combining with the talent selection experiences of training,it reveales that the talent selection law and principle of mid2 dle and long-distance race sportsman to increas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the talent selection.K ey w ords:y oungster middel;long-distance race sportsman;talent selection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王 萍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的精髓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1 创新思维类型论1.1 求同思维 (1)多器一用.如讲“酸碱中和滴定”时,取一定体积待测液时常用移液管,但也可用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为什么?学生指出:与移液管相似,2种滴定管的内直径都很小,量取液体时,读数的误差也小.类似的实例还有溶解固体、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吸收气体等均可在烧杯中进行,等等.(2)多物一性.如引导学生归纳出:强酸的酸式盐、强酸弱碱盐等水溶液均显酸性;镁、铝、铁等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但还原能力强弱不同.讲“离子反应”时,引导学生归纳出可溶性钡盐和硫酸或硫酸盐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同一个离子反应等.(3)多题一解.如关于混合物计算时均可用过量讨论法或极端假设法或平均值法.1.2 求异思维 (1)一器多用.如习题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集气瓶的多项用途,讲到分液漏斗时归纳它的多项用途.(2)一物多性.如讲氨的化学性质时,从分子组成和结构2方面引导学生推测氨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和水反应、和酸反应、具还原性.这时,有学生指出:根据氨分子中氢元素呈+1价,氨还具有氧化性.教师及时地肯定了这一学生的思维创新型发现,并指出:氨遇到强还原剂时确实显氧化性,只不过氨的这一化学性质需在大学学无机化学时才能学到.但学生的这一科学推测却为今后的学习深造作出了极好的铺垫,也为解答相关信息题作好了准备.(3)一题多解.引导学生一题多解是培养形成并发展思维能力的极好方法.在讲“物质的量”时,对某些典型题,引导学生采用“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差量法”、“守恒法”等将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多端思维潜能.法”、1.3 逆向思维 (1)一题多变.讲氢氧化铝的两性实验时,适时地从氢氧化铝2种电离方式的分析入手,让学生通过书写每个实验步骤涉及到的离子方程式并描画相应的函数图象,以及判断指出图象中相应的拐点及各线段内铝元素的粒子存在形式,不仅加深了对氢氧化铝两性的深刻认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的创新意识和能力.(2)一题多验.这是化学科特有的逆向思维方法,系指一道实验鉴别题,根据化学原理,可选用不同的实验鉴别方法或手段.如:现有2瓶pH相等的酸溶液,一瓶是强酸,另一瓶是弱酸,如何确定哪瓶是强酸,哪瓶是弱酸?课堂讨论时,学生思维异常活跃,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4种符合化学原理的鉴别方案.教师再适时引导,让他们优选出其中2种简便的鉴别方法.类似的情况在高一教学中也有体现.(3)反证归缪.如讲到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教师提出这样的启发式问题: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向盛有二氧化氮的混合气体的平衡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氩气,平衡是否发生移动?若移动,向哪一反应方向移动?经独立思考和小议后,有学生回答:移动,向生成四氧化二氮(即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方向移动.教师点拨:原混合气体串每种成分的浓度中否改变?启迪学生深入思考.尔倾,该学生自我纠正:向生成二氧化氮的反应方向移动,并陈述了改正的原因.2 创新思维方法论 从人脑的生理生化活动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学生的思维活动,特别是创新思维活动,与人脑的脑啡肽含量及其活性有关,而脑啡肽又于人体细胞内的脱氧核糖核酸有关.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这些物质的合成与人的注意力和兴奋程度密不可分.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问什么,怎样问;讲什么,怎么讲;组织学生练什么,怎样练等一系列问题,就成为刺激学生大脑中脑啡肽含量及活性的不同类型催化剂.基于上述认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法主要有:1.自学导读法;2.精讲精练法;3.互动探究法;4.实验激疑法;5.引导发现法;6.讨论辨析法等等. 以我们化学组多年采用的“引导发现法”为例,若运用得当,可有效地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如:讲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前,布置预习思考题:为什么书中的装置图不把浓盐酸全部由分液漏斗滴入盛二氧化锰的烧瓶中,而是逐滴加入?为什么用酒精灯微热烧瓶?能否将分液漏斗改成长颈漏斗?带着问题自学,就能大大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原电池原理”之前布置学生自学思考:为什么不与稀硫酸反应的铜片在用导线和锌片连接并一起插入稀硫酸后,铜片上产生许多气泡?而能与稀硫酸反应并产生氢气的纯锌片却又见不到气泡?启迪学生用物理学的电势观点分析.以上这些,都给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探究作出极好的铺垫..总之,实施创新思维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在培育人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在将来人才竞争的高考和工作实践中脱颖而出打好基础.(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