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物理月月考试题

高三物理月月考试题

浙江省诸暨市2020届高三物理1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小王坐在火车内,看到窗外的树木正在后退,则他所选的参考系可能是A.大地 B.树木 C.铁轨 D.车厢2.下列仪器中,不能直接测量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的是A. B.C. D.3.G20峰会于2020年9月初在杭州奥体博览城召开,某记者从萧山国际机场到博览城打车约23.5km,峰会期间的文艺演出于北京时间9月4日21:15正式上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9 月 4 日 21:15 指时间间隔,23.5km 指路程B.9 月 4 日 21:15 指时间间隔,23.5km 指位移大小C.9 月 4 日 21:15 指时刻,23.5km 指路程D.9 月 4 日 21:15 指时刻,23.5km 指位移大小4.洗衣机脱水时有一件衣物附在竖直筒壁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衣物受到重力、筒壁对它的弹力、摩擦力及向心力共四个力的作用B.筒的转速增大时,筒壁对衣物的弹力保持不变C.筒的转速增大时,筒壁对衣物的摩擦力增大D.衣物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筒壁对它的弹力提供5.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 m 带电量分别为 q1、q2的小球,放在半径为R的内壁光滑的绝缘半球形碗内,平衡时两球与碗心O点的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30°,则A.两球间库仑力大小F= B.两球间库仑力大小F=C.碗对球的支持力F N= D.碗对球的支持力F N=6.图甲为一女士站在台阶式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忽略扶梯对手的作用),图乙为一男士站在履带式自动扶梯上匀速上楼,两人相对扶梯均静止.下列关于力做功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中支持力对人做正功B.甲图中摩擦力对人做负功C.乙图中支持力对人做正功D.乙图中摩擦力对人做负功7.2020 年我国航天领域喜事连连,8 月 16 日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成功,“墨子”号最终在距地面高度为 500 千米的圆形轨道上运行.10 月 19 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站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并在距地面高度为 393 千米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墨子”号卫星的运行速度比天宫二号大B.“墨子”号卫星的运行周期比天宫二号小C.“墨子”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天宫二号小D.“墨子”号卫星和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都可能大于7.9 km/s8.小李同学用铁钉与漆包线绕成电磁铁,当接通电路后,放在其上方的小磁针 N 极立即转向左侧,如图所示.则此时A.导线 A 端接电池负极 B.铁钉左端为电磁铁的 N 极C.铁钉内磁场方向向右 D.小磁针所在位置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右9.小李用功率为1000W 的微波炉加热一杯250mL的牛奶,牛奶从室温加热到口感适宜的温度大概需要吸收3.0×104J的能量.已知此微波炉将电能转化为微波辐射的效率为50%,微波辐射转化为牛奶内能的效率也为50%,则加热这杯牛奶的适宜时间约为A.3 分钟B.2 分钟C.1 分钟D.半分钟10.如图所示为某静电除尘装置的原理图,废气先经过一个机械过滤装置再进入静电除尘区.图中虚线是某一带负电的尘埃(不计重力)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的轨迹,A、B 两点是轨迹与电场线的交点.不考虑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电量变化,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 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B.尘埃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C.尘埃在迁移过程中做匀变速运动D.尘埃在迁移过程中电势能一直在增大11.在静止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在空中运动后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淤泥中某一深度处。

(不计空气阻力,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最能近似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速度时间的图像是12.图甲为某标有“35μF 5%”的电容器,图乙为标有“3.7V 1350mAh”的某品牌手机电池板.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和手机电池的充电过程都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B.该手机电池铭牌上的 1350mAh 指储存的电量,当以135mA 的电流工作时,可连续放电10 小时C.该电容器只有在正常工作时电容才是35μF 左右D.该手机电池能储存的最大电能约为 0.5kwh13.某质量为m的电动玩具小车在平直的水泥路上由静止沿直线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前进的距离为x,且速度达到最大值v m,设这一过程中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小车受阻力恒为F,则t时间内A.小车做匀加速运动B.小车受到的牵引力逐渐增大C.牵引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 Fx+mv m2D.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 Pt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空气中悬浮着一颗球形小水珠,一缕阳光水平入射,如图所示。

n n 甲乙、和n 丙分别表示水对甲光、乙光和丙光的折射率。

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 .n 甲大于n 乙B .甲光的波长大于乙光的波长C .丙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D .甲光、乙光和丙光由水到空气的折射角均相等1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铀核发生 α 衰变时,释放出 α 粒子和一定的能量,目前核电站利用的就是这一自发释放的能量B .如果利用紫光照射某种金属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改用红光一定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 .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会释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D .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具有干涉、衍射的特性16.一列波长大于1m 的横波沿着x 轴正方向传播,处在m x 11=和m x 22=的两质点A 、B 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

由此可知A .波长为34mB .波速为s m /1C .s 3末A 、B 两质点的位移相同D .s 1末A 点的加速度大于B 点的加速度三、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55分)17.用如图 1 所示装置来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回答下面问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连接沙桶和小车的细绳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B .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C .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D.平衡摩擦力时,将空的沙桶用细绳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2)本实验中把沙和沙桶的总重量当作小车受到的拉力,当测得某一次小车连同车上的重物的总质量M=450g 时,则图 2 的物体中能用来取代沙和沙桶的是.(3)实验得到如图 3 所示的一条纸带,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Hz,从O 点开始每5 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在纸带上依次标出 0、1、2、3、4,5 个计数点,表格中记录的是各计数点对应的刻度数值,其中计数点 3 的刻度数为cm,并将这个测量值填入表中.计数点0 1 2 3 4刻度数值/cm 0 3.03 7.11 18.55(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试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8.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1)小王同学的连线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S前请老师检查,老师指出图1中标示的六根连线有一处不规范,不规范的连线是(填“①”、“②”、“③”、“④”、“⑤”或“⑥”);(2)开关闭合前,图1中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应置于最端(填“左”或“右”);(3)闭合开关 S 后,缓慢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时,电压表指针如图 2 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V.(4)小王同学分别用新旧两节干电池做了上述的实验,根据实验采集到的数据在一幅坐标图中画了两条 U ﹣I 图象如图 3 所示,其中图线(选填“a”或“b”)所代表的电池内阻较大,由此可推测表示新电池的 U﹣I 图象是(选填“a”或“b”).19.航拍仪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拍摄仪器,它是在可以垂直起降的小型四旋翼无人机上安装高清摄像头而实现拍摄功能的,具有体积小、使用灵活、飞行高度低、机动性强等优点.在一次拍摄中,航拍仪从地面由静止启动,获得竖直向上、大小恒定的升力 F,开始匀加速起飞,运动 t=6s 后,到达 h=18m 的高度,此时航拍仪突然出现故障而失去动力,在到达最高点时动力系统恰好恢复.已知航拍仪的质量 m=2kg,航拍仪在运动过程中受到 F f=12N 的空气阻力,假设航拍仪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g=10m/s2,求:(1)航拍仪匀加速起飞的加速度大小;(2)航拍仪匀加速起飞时升力的大小;(3)航拍仪动力系统恢复时所在的高度 H.20.如图所示的“S”形玩具轨道,该轨道是用内壁光滑的薄壁细圆管弯成,放置在竖直平面内,轨道弯曲部分是由两个半径相等的半圆对接而成,圆半径比细管内径大得多,轨道底端与水平地面相切,轨道在水平面上不可移动。

弹射装置将一个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点水平弹射向b点并进入轨道,经过轨道后从最高点d水平抛出。

已知小球与地面ab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不计其它机械能损失,ab段长L=1.25m,圆的半径R=0.1m,小球质量m=0.01kg,轨道质量为M=0.26kg,g=10m/s2,求:(1)要使小球从d点抛出后不碰轨道,小球的初速度v0需满足什么条件?(2)设小球进入轨道之前,轨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轨道自身的重力,当v0至少为多少时,小球经过两半圆的对接处c点时,轨道对地面的压力为零。

(3)若v0=3m/s,小球最终停在何处?21.(1)某同学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两种仪器来测量摆球直径,操作如图 1 所示,得到摆球的直径为 d=19.12mm,此测量数据是选用了仪器(选填“甲”或“乙”)测量得到的.该同学先用米尺测得摆线的长度,再采用上题中的方法测得摆球直径,他通过改变摆长,进行多次实验后以摆长 L 为横坐标,T 为纵坐标,作出 T﹣图线,若该同学在计算摆长时加的是小球直径,则所画图线是图 2 中是.(填“A”、“B”或者“C”)(2)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经调节后在目镜中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单色光干涉条纹,仅改变一个实验条件后,观察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的条纹,则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A.减小光源到单缝的距离B.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C.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D.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22.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直导轨(不计阻值)构成的平面与水平面成37°角,导轨平面处在垂直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导轨间距为L=1m,导轨上端接有如图电路,已知R1=4Ω、R2=10Ω。

将一直导体棒垂直放置于导轨上,现将单刀双掷开关置于a处,将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导体棒达稳定状态时电流表读数为I1=2.00A。

将单刀双掷开关置于b处,仍将导体棒由静止释放,当导体棒下滑S=2.06m时导体棒速度又一次达第一次稳定时的速度,此时电流表读数为I2=1.00A,此过程中电路产生热量为Q=4.36J(g 取10m/s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