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保支付方式课件

医保支付方式课件


按床日付费
是指在住院治疗中,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进 展情况,对疾病进行分类和分段,在严格测算基 础上,制定新农合保险认定的各级(类)医院、 各类疾病和各时间段的每床日费用标准,病人出 院后按实际发生费用和规定补偿比与医疗机构结 算,经办机构以实际住院天数和规定付费标准与 医疗机构结算的一种付费制度。按床日付费将根 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分为急、危、重症病人,择 期手术病人,12周岁以下儿科病人,非急、危、 重症病人等几个等级,再结合不同级别的医院, 核算出不同病人“日床费用”。优点是操作简单, 缺点是控费效果不是太好。
总额付费或总额包干
这是预付制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具体 做法:以前期医院总支出为依据,在 剔除不合理支出后按年度拨付医院费 用总额。我国在进行医院体制改革前, 对多数公有制医院实行这种付费方法。 现在一些地方社保机构也采用这种方 法。
按人头付费
这是在没有完整、高效的管理系统前,常被社会 保险采用的一种方法。按照既往数据,测算出每 一住院人次的花费,再考虑地域费用水平和医疗 费用上涨等因素确定付费标准。优点是能最有效 遏制医保基金的浪费和流失,操作也很简单,不 会出现推诿病人现象。缺点是对医院的要求很高, 必须是既有大医院,又有社区网点的紧密型综合 性医疗集团(如医共体);而其它普通综合医院 和专科医院不适用该方式,因而该方式的应用范 围受到一定限制。
原则:基本医疗保险以低水平、广覆盖、 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社会化服务为 基本原则,主要通过建立国家、家庭和个 人责任明确、合理分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 实行基本医疗保障基金和个人共同分担的 医疗费用共付机制,实现社会互助共济, 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需求。
二、支付方式类型
任何一种医疗保险形式一经出现,便形成了第三方付费的 局面,随之则形成第三方付费者(社保局)、患者和医院 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社保部门希望医院为患者提供既经 济又实惠的服务,从而持续地获得经济利益;患者希望得 到最大满足的医疗服务,从而使自己缴费受益最大化;而 医院则希望将服务转化为最大的经济效益。三者之间,患 者和医院的利益容易统一起来。因为,患者愿意得到充足 的服务,而医院也愿意为患者提供它能提供的所有服务。 而社保部门的风险最大,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提供什 么样的服务和提供多少服务都是医院(医生)说了算。因 此,社保局、患者和医院之间的利益关系突出地表现为社 保局和医院之间的矛盾。自从出现第三方付费这种形式, 社保局和医院之间就从未停止过控制与反控制的争斗。为 了控制医疗费用过度上涨,社保局不断改变对医院的付费 方式。
今年6月20日(国办发〔2017〕55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 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主要目 标是,2017年起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预算 管理,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 复合支付方式。国家选择部分地区开展按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试点。 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适应不同 疾病、不同服务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 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007年 7月1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7]20 号)。2007年在79个城市启动试点,2008年扩 大试点,争取2009年试点城市达到80%以上, 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
4. 依法监管与协议管理相结合。通过与医疗机构签订服务 协议,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对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违约 行为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多元复合支付方式:
总额付费、按项目、按病种(包 括单病种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 组)、按人头、按床日
按服务项目付费
这是一种运用最早而又最常用的一种付费 方式。其通常做法是:保险人根据患者在 医院接受服务所花费的费用按收费单据报 销。我国商业性医疗保险均采用这种付费 方式。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费用无法 控制。该方式已被国内外医保管理部门列 为将要逐步取消的黑名单。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
2017.7.13
一、医疗保险类型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工伤保险 生育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国务院从1994年起,在江苏镇江、江西九江(两江)进行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试点后来扩大到20多个 省区的近40个城市。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 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在全国 范围全面进行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2000年,国务院又 提出了医疗保险、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 同步推进的要求。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经 在全国普遍建立,基本取代了劳保—公费医疗制度,覆盖 范围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和退休人员,并逐步 扩大到非公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 等人群。我院2001年实行公司内部封闭式运行的职工基本 医疗保险。2010年7月,白银市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 市级统筹后,平川区与我院签订了城镇职工、居民医疗服 务协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 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 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 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在全国农 村基本建立起这一制度。从2003年开始,国务院 按照“财政支持、农民自愿、政府组织”的原则 组织进行试点。白银市从2005年首先在会宁县推 行新农合制度,2007年平川区实行,2007年, 平川区首先将我院确定为新农合定点医院,靖远 县、会宁县随之先后确定为新农合定点医院。 2009年4月成立了“总医院新农合工作领导小 组”,并制定了新农合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原则:《甘肃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指导 意见(试行)》(甘医改办发〔2017〕6号)
1. 全面预算管理与分类支付相结合。坚持“全面预算,以 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
2.市级统筹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3. 全面覆盖与健康扶贫相结合。加强与大病保险、医疗救 助等制度的衔接,发挥保障合力,有效防止家庭灾难性医 疗支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