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摘要:城市景观具有网络特征。

规划师和建筑师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思维不应是直线式和单向式的,而应是具有网状结构式的思维。

只有具备了网络思维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城市景观的网络特征,才能创造出联结性强、均匀性高、层次丰富、弹性好、样式多、并能够持续发展和持续完善的城市景观网络。

关键词:城市景观景观网络规划设计网络思维ABSTRACT:Networkcharacterconsistsinurbanlandscape.Forplannersorarchite cts,thethoughtoflandscapedeignshouldnotbelinearorunilateralbutbeo fnetworkcharacterofurbanlandscapebecomprehendedbetter,andcanthehighlinked,symmetrical,multi-level,wellflexible,multi-style,sustainableandgraduallyconsummatedurbanlandscapenetworkbecrea ted.KEYWORDS:urbanlandscape,landscapenetwork,plan&design,networkthought“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网络无处不在,从足球表面图案到围棋、蜂窝、树叶叶脉、心血管系统等,都表现出不同的网络形态。

网络不但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与城市景观设计有着内在的关系。

凯文。

林奇关于城市意向五要素就清晰地表达了城市景观的网络特征:路径即是城市网络中的线;边界即是界定城市网络的边缘;区域即是一定范围城市网络中点、线、面的集合;节点能够是路网的交点,也能够是景观视线的交点,能够解释为城市网络中线性要素的交点;标志物即是众多节点中突出的节点1.只要了解网络概念,把握几个关键因素,人们就能很快获得一个城市的整体印象。

这就要求我们通过理解城市景观存有的这种网络现象,并使用网络的思维方式去塑造城市景观,使之具有人性化、能够有机生长并符合自然发展规律。

一、景观网络的基本概念城市景观网络并非仅仅孤立的点、线、面的简单集合。

因为城市是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的场所和载体,城市景观因人的存有和人的活动而具有意义,只有把城市景观与人的活动联系起来作为一个网络系统去对待,才有可能产生高质量的城市景观设计。

1、定义网络是一系列相互连接的点和线构成的平面或空间网状物。

在城市景观中,网络是各种景观元素组合或叠加形成的系统。

城市景观网络是自然的或人工规划设计的相互连接的空间形态,主要以自然要素(如植被带、河流、山川)和人工要素(包括公园、街道、广场、建筑物)组合形成。

在这个网络中,景观节点(如公园、广场、街头绿地、庭园等)和景观走廊(如街道、滨水开敞空间、楔形绿地)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多样、高效、动态的景观结构体系,共同维持良好的城市感知效果以及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城市景观网络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首先,景观网络是均匀的、单元独立的、易于拼接和能够生长(复制)的,具有连续性;其次,景观网络的元素不是简单的分散,而是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关系,分散的点、线、面都有内在的联系2.2、构成景观网络能够分成很多种。

从层次上能够划分宏观、中观和微观网络:宏观层面的景观网络能够是城市群或更大区域的景观或生态网络;中观层面的景观网络能够是城市里的绿地系统网络或广场网络等;微观层面的景观网络能够是某一街区或街坊等小范围的景观网络。

从角色的转换上能够分为实体景观网络与空间景观网络:实体景观网络如街道两旁的建筑物系列与广场上的雕塑等构筑物系列所形成的实体网络;空间景观网络如建筑物所围合的街道、硬质广场空间和绿化水系空间等虚体网络。

从景观网络的形态上能够分为方格网、蜘蛛网、树枝网和组合网络等。

3、特性(1)层次性.城市景观网络的各个元素都是有层次的,包括景观节点、景观轴线和景观区域。

不同层次的景观元素服务并影响于不同等级的区域范围。

就一个城市来说,标志性建筑也有层次性,包括全市的、区域的、一个街道的或地段的建筑。

如果本身应该是区域性的标志,就不要使其成为全市性的标志,否则将得不偿失,不但降低了美学价值,而且要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和社会代价,甚至是政治代价。

(2)交换性。

在城市景观节点和景观区域之间的交汇地带,通常会存有多种能量的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息的传递和交融,如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等等。

我们在实行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时,节点和通道的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节点处的建筑、广告、绿地、广场等设计应该结合景观要求,为各种物态和信息的交流与互换提供多种可能的、互通式和无障碍的联系。

(3)联结性。

联结性即是指城市景观要素之间存有一定的联系。

一般来说,城市网络主要是通过道路网络来联系的,而景观网络通常和道路的网络有重叠的关系。

不过,景观网络并非被动地服从道路网络,我们应该重视生态景观网络在生态恢复、经济发展、社会学等方面的作用。

所以,在实行城市规划设计中,景观网络应该与城市道路网络的要求同时考虑,甚至能够比道路网络考虑得要提前一些。

(4)多样性。

景观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铁路、公路、街道、河流、山脉、广场、建筑群体、公园、街头绿地等等。

它们共同反映了景观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

城市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多元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城市景观。

不能仅仅按照少数人的价值观去接受和理解这个城市,否则是不公平的;应该让不同的利益团体、不同的群体各得其所,真正地体现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5)有序性。

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是从小到大、从短到长、从慢到快;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

在城市建设中,网络发展的次序性与资源相关。

尤其是在我国当前资源较为匮乏的条件下,建设的次序性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必须先做最紧急的、最需要的事,也就是最有效的事。

(6)有效性。

景观网络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在空间格局与景观生态功能两个方面,它能够反映景观网络的有效利用状况。

一个成功的城市景观网络能够充分发挥其有效的作用,也就是它能够很好地满足各类人群的需求,能够成功地避免负荷过重或是空闲无用这两种极端状态。

二、景观网络的主要作用1、城市功能从城市生命系统看,景观网络有以下几个功能:①促动新陈代谢。

因为城市是个有机体,必须通过螺旋式的、而不是呆板的状态让它循环,城市景观网要起到这样的作用;②平衡社会生态。

从景观网络的层次性出发,根据不同的人口分布及各个阶层不同的需求实行布局,以满足各类人的活动需求;③协调人与自然。

人工的东西过于集中将会形成对自然的破坏和对抗,通过融合与渗透的手法,把生态景观线或面引入,从而缓解这种人工物过于集中而造成的对自然生态的压力与矛盾;④形成安全格局。

通过景观网络中人与动、植物的交流、动、植物之间的交流,形成合理、安全的距离,以维护生态的可持续过程3.2、人本意义人本意义指的是城市景观网络对人的作用。

人本意义不但体现城市景观网络的创造者,而且还要考虑如何去服务周围的人,包括不同阶层的人,特别是那些易于被忽视的弱势群体。

人是平等的,人又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景观网络要体现多样性。

对景观网络的塑造要考虑使用的方便和宜人的空间尺度。

很多城市花了很多钱去建设大广场、景观大道等形象工程,但景观效果并不理想。

这是因为其决策者和设计者没有明白城市景观网络中的关键点在哪里,关键的线和面在哪里。

城市社会由多样化的人组成:有富人,有穷人;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有没受过教育的人;有不同的人种、不同的年龄。

这种多样化要求我们在景观规划中满足各种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的人的需求3.3、审美价值城市景观网络的构建不但要考虑景观的空间格局和其生态功能,作为能够被人直接感知的网络空间形态,还要考虑其审美价值。

景观网络的设计应符合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即遵守节奏与韵律、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等4.(1)节奏与韵律。

由相同的元素或几种元素合成一个单元,再像细胞一样持续叠加生长,形成不同层次的城市景观网络,这也包含了很多审美的意义。

例如,澳门市政厅前广场铺地,具有强烈的节奏韵律感,持续地重复、持续地叠加与生长,具有网络的意义。

广西少数民族村庄的民居,具有相同的建筑形式,如吊脚楼,使用了相同的建筑符号。

(2)均衡与稳定。

城市景观网络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排列与组合,须讲究各种要素比例的均衡与稳定。

为了避免呆板,时常除了均匀、规律、对称等形式外,还有渐变、起伏、交错和非对称的处理,追求静态与动态的结合,讲究动态的平衡与稳定。

(3)对比与微差。

在城市的景观塑造过程中,对轴线、走廊、节点、标志、景区等景观元素的塑造,一般都会注重虚实的对比或阴阳的对比与和谐。

有时使用均质中突然产生变异的景观处理手法,能给人万绿丛中一点红、耳目一新和相得益彰的美感。

(4)尺度与比例。

小尺度的景观给人亲切感,人们易于亲近和易于把握,如中国古典园林中就有很多这样的造园要素,诸如假山、水池、凉亭、长廊、小桥和盆景等。

大尺度的景观易给人开阔、雄伟、磅礴的气势,如大江大河、人造大地景观等等。

不同的比例和尺度会给人不同的感官刺激和美的感受。

(5)理性与浪漫。

理性与浪漫体现的恰恰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方文化是感性而含蓄的,就审美价值来说,追求自由、曲折,强调曲径通幽和步移景异的效果。

而西方文化是理性且裸露的,它追求规则、直率和一览无余的效果,如意大利的台地园和法国的几何园。

三、景观设计的网络思维方法网不同于单调的线,它是由众多的线纵横交织构造起来的,所以表现出丰富、生动和复杂的格局。

既然城市景观具有网络特征,景观规划设计师在景观设计中的思维就不应该是直线式的或单向式的,而应该具备有网状结构式的网络思维。

所谓“网络思维”包含以下一些特征。

1、多元互动多元互动体现的是一种多元的价值观。

现在投资主体出现多元化的趋势,投资商、企业、老百姓以及不同利益团体的意见都要充分地反映和体现,而且这也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如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就是城市规划历史上的最大变革,也是城市规划摒弃精英思想,逐渐走向制度化、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2、系统综合景观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必须是系统综合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景观设计中自觉地把各种“景观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是一个网络;而系统与它所处的环境又构成更高一级的系统,即组成更大的网络。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我们应该善于使用系统思维,分出层次、重点和次序。

3、动态思维随着城市社会的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不同区域、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思想和文化价值观表现出多元化和碰撞频繁的趋势,影响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观的变化也在加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