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浙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1、教材结构分析本册教材体现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立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教学的需要和教师自身提高的需要。

2、教学内容分析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

3、教学重难点分析同学们应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培养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美术提高生活质量。

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飞行器、宇航服等有关太空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创作能力。

3.让学生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太空、向往未来的情感。

三、班级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的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训练,所以他们已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美术素养。

能够欣赏美术,进行一些简单的评述。

但是,这只是初步的,并没有达到一个高的层次,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需要更进一步的提高。

这一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画画有了自己的观点,有了一些个性化的东西,这是一个提高。

四、主要教学措施1、严格教学要求。

认真上好每一节。

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

规范作业评讲。

2、充分应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3、加强课前准备工作,努力按教材上好每个教学内容。

4、建立作业过关制度,加强学生作业质量管理。

5、分层教学,对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兴趣培养。

发现和培养美术特长生。

6、组织年级作业比赛,组织优秀习作展览。

7、开展校外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开阔美术视野。

教学进度表1.我驾神舟游太空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飞船等有关航天知识,学习飞船纸模型的基本造型方法。

2.通过尝试制作火箭或飞船,进一步提高利用身边的废旧物来美化生活的实践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初步感受祖国先进的寒天技术,知道现代科技的价值。

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喜悦和欢乐,养成认真细致地制作习惯。

教学重点:有创意地利用身边的物品制作飞行器。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地利用自己身边的废物进行加工来表现飞船或火箭。

二、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剪刀、胶水、可乐瓶、纸筒、卡纸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火箭模型若干件。

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谈谈关于宇宙、太空和火箭等,初步了解航天知识和我国的相关研究成果。

2.引导学生在欣赏中观察、讨论、分析飞行器的造型特点和创意点。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火箭的形状特点,启发学生学习将平面的纸材制作成立体的火箭。

4.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自己身边废弃物的形状和材质,互相启发可以制作飞行器的构思,进一步拓宽创作表现思路。

提出作业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一件飞行器的创作。

5.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巡视并进行针对性的个别化辅导。

6.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作业,互相观看并进行评价。

7.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并提出拓展要求: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关注太空新的发现、探究新的飞行器制作方法等。

三、板书:四、教学反思:2.汉字的创意与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汉字创意设计的特点,学习汉字创意设计的方法。

2.能从汉字的义、形和结构特征出发,对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做合理的联想和变形,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字。

3.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充分体会创意美术字与自己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懂得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学习汉字创意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学难点:字体设计的创意。

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彩色水笔、油画棒、纸张。

(教师):课件、相关美术工具。

教学过程:1.感知汉字起源的文化。

2.了解创意美术字的作用。

3.探究创意美术字的设计方法。

4.创作实践。

学习建议:选择一个字,设计有独特创意的美术字。

5.互动评价。

(1)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

(2)欣赏同学设计的优秀作品,拓展设计思路。

(3)分析同学设计作品中的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并说说设计创意美术字时要注意什么。

(4)欣赏同学作品,思考他们运用了哪些设计方法。

6.小结延伸。

(1)课外延伸:可以尝试设计创意字母和创意数字。

(2)引导学生课后将学生的创意字设计作品汇编成创意字字典,将学习到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懂得学以致用的道理。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彩色笔、卡纸等。

(教师):课件,范作,各种商标、广告、印刷品中的美术字图片。

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

(1)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创意设计方法。

(2)欣赏词组的创意设计作品。

2.分析、探究创意词组的设计方法。

(1)欣赏作品,分析词组的创意设计方法与字的创意设计方法有哪些相同之处。

(2)欣赏作品,分析词组的创意设计还有哪些方法。

(3)总结词组创意设计常用的五种方法。

(4)小游戏:看词组找方法。

总结词组创意设计的原3.创作实践。

学习建议:选择一个词组或自己的名字,设计有独特创意的词组。

4.互动评价。

(1)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

(2)欣赏同学设计的优秀作品,拓展设计思路。

5.小结延伸。

(1)课后可以尝试将创意词组设计成一幅画。

(2)学习预告:下一课时将要运用创意美术字进行“刊头设计”。

(3)生活中继续关注创意字和创意词组设计,并能学以致用。

三、板书:四、教学反思:3.刊头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刊头的作用和特点,学习刊头设计的方法。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刊头设计作品的欣赏与讨论,促进同学间的交流,提高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美化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刊头设计的知识与方式,绘设计刊头。

教学难点:设计有创意、有美感的刊头。

三、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彩色水笔、铅笔等常用作画工具。

(教师):学案、刊头图片、学生优秀作业。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进行课前谈话,创设闯关大赛的氛围。

(2)教师介绍“闯关大赛”的项目与规则2.观察讨论,了解刊头3.尝试构图,激发创意(1)师生共闯《刊头设计》第二关:刊头排版我知道。

(2)欣赏刊头设计作品。

(3)师生共同分析,图文结合的刊头设计有哪些不同的形式。

(4)小练习:以“艺术天地”为题,用简练的图形和线条画刊头设计稿。

教师绘制草图举例示范。

(5)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设计绘制四种不同的排版方式。

(6)展示同学作品,讨论还有哪些不同排版方式(7)说一说:刊头版式需注意什么?(8)教师宣布第二关闯关成绩。

4.创作评价、总结成果5.课外拓展(1)欣赏优秀的学生手抄报设计作品。

(2)教师鼓励学生将刊头设计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板书:四、教学反思:4.纸拎袋一、教学目标:1.认识纸拎袋的用途,初步掌握纸拎袋的基本设计与制作方法2.运用各种纸材、废旧材料,通过折、剪、画、贴等方法制作一只即实用又美观的纸拎袋3.培养关注生活、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实践和创新的兴趣与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纸拎袋的基本设计与制作方式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创造能力,设计制作纸拎袋新颖有趣二、教学设计:1.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检查学具准备情况(2)出示纸拎袋范作,教师从袋子中找出剪刀、双面胶、绘画用具,展示袋子(3)揭题2.欣赏感知,审美体验3.分析讨论,尝试制作(1)请学生将自己带来的纸拎袋看一看、摸一摸、拆一拆,了解纸拎袋的特点和基本型的制作方法(2)课件出示纸拎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图,学生尝试制作纸拎袋基本型4 .观察发现,感悟设计(1)造型(2)装饰。

(3)拎带。

5.设计制作,实践创新。

(1)作品欣赏。

(2)小组讨论:如果让你设计,你会设计怎样的纸拎袋?你用它来干什么?(3)学生作业。

6.作业展示,学生互评。

(1)学生作品展示。

(2)评选活动:最佳制作奖(评价标准:造型美观、制作精美);创新设计奖(评价标准:造型新颖有个性、装饰美观)。

7.课外拓展。

学习了纸拎袋的设计与制作,希望学生在环保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能多设计、多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拎袋,为美化生活作出贡献。

课件出示各式自制环保袋,学生欣赏并承诺不再使用或尽量少用塑料袋。

8.整理材料,保持整洁。

把桌面上的碎纸、废料装进我们亲手制作的纸拎袋里,保持桌面和地面整洁。

三、板书:四、教学反思:5.找果子的刺猬一、教学目标:(1)了解刺猬的相关知识与形象特点。

(2)用泥塑的方法塑造一只或一组找果子的刺猬。

(3)培养爱小动物的意识,以及热爱、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用泥塑的表现方式,运用水滴形的造型方式完成一只或一组刺猬。

教学难点:能巧用生活原型来塑造泥塑刺猬,并能添加果实来增加趣味性。

三、教学设计:1.展示图片,情景导入,揭示课题(1)通过秋天的图片,教师创设情境,导入内容。

教师说:“秋天到了,树叶黄了,果实成熟了,人们都忙着收获了,深林里动物们也忙开了!”(2)学生们发挥想象猜测。

教师说:“深林里动物们都在忙什么?”学生讨论。

(3)出示刺猬图,导入课题——找果子的刺猬。

教师说:“猜猜是什么动物?跟着刺猬一起找果子旅行吧!”2.通过找果子旅行为线、观察图片为主,了解是刺猬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

(1)了解刺猬的生活习性。

(2)欣赏图片,找出刺猬的外形特征。

3.欣赏名作以及生活中的艺术品,感受艺术之美。

4.讨论泥塑制作的方法。

(1)探讨身体和头部的制作。

搓圆球→手指放圆球的一端搓→四只搓成水滴形装上,调整脑部(尖头向上调整)→水滴形的色彩刺→未干时装上刺→最后装饰(加眼睛、鼻球、腮红等)(2)探讨刺猬背上的制作方式。

5.制作交流,表现找果子的刺猬,(1)作业要求:可以采用水滴型。

巧用生活原型、手捻成型等其他手法来表现刺猬。

(2)学生作业交流。

6.小结拓展,再激学习兴趣。

通过本课学习,我饿们知道刺猬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同时也了解了刺猬是深林的保护着,一晚上能吃200克的虫子,消灭害虫,有利农业,但有时偷吃果子。

刺猬全身是宝,所以许多人捕杀它,为了人类和大自然的和睦相处,请好好保护动物吧!三、板书:四、教学反思:6.夸张的脸一、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人物头像特征,运用夸张表现的手法,并尝试泥塑,进行头像立体造型。

2.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语言,夸张、大胆、有趣味的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对人物的观察。

3.体验泥塑夸张表现人物头像的乐趣,培养对泥塑人物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夸张的人脸。

教学难点:扎住人物形、情特征进行夸张的泥塑立体造型表现。

三、教学设计:1.导入。

(1)变脸小游戏。

对比欣赏漫画名人与真人头像作品。

让学生观察,说说这样的脸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应用夸张手法。

导出课题《夸张的脸》2.欣赏,分析。

(1)欣赏各种运用了夸张的脸的艺术品,分析每件作品如何运用了夸张手法的。

(2)总结运用夸张手法的好处。

3.技法指导(1)学生用陶泥制作各种形状,如:球形、长方形……(2)总结基本技法:团、搓、压、捏、揉、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