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折叠等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通过实践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折叠、剪纸等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动手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彼此交流。
3、情感与价值目标:初步获得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欣赏并体会对称美,感受轴对称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认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寻找对称轴;
关键: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认知和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
它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装饰图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中国的剪纸艺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15.1轴对称图形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活动1】:观察思考:刚才同学们欣赏了中国的剪纸艺术,下面我们也动手尝试一下,首先将纸对折,沿着折痕的一旁,任意撕下一部分,再将其展开。
(展开前你可以想象一下展开的图案,然后再展开,看和你想象的是否一样?)[问题]①这些剪纸,它们的形状与大小都不一样,那么它们有共同的特征吗?
②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图形两部分形状完全相同呢?
(学生依据小学的经验回答:验证的方法是对折。
)【活动2】:
小组合作操作:请大家拿出长方形白纸,进行对折、打开。
讨论:1、打开这张白纸你有什么发现?
意在说明轴对称图形的两个特征:①这个图形能沿着折痕折叠。
②折痕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
注意:我们通常把这两个特征作为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标准。
2、这条折痕有什么作用?
(对折时候必须依照折痕,而且折痕还能把这个图形分成两个部分。
)注意: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3、上面的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归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一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
有时候对称轴不止1条。
注意:直线两旁的部分是同一个图形的部分,不是两个图形。
【活动3】:思考交流、巩固概念
其实,在我们前面认识的平面图形中有许多是轴对称图形,下面我们判断一下这几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①它们对称轴的条数一样吗?分别是多少条?
②是不是所有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呢?
(三)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活动4】:"做"对称,深化体验:
学生合作交流:
用两块大小一样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板你能拼出轴对称图形吗?
拓展延伸:
1、推理题:下面的题目曾是英国剑桥大学的入学考试题目!
猜一猜:下面一个是什么形状?仔细观察图形,那里面可藏着数字,你发现了吗?
2、在下图中适当位置添加一个正方形,
使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四、课内达标作业:
温馨提示:选择适合自己的,做最佳的我.
【人人达标,练一练】
1. 以下是回收、绿色包装、节水、低碳四个标志,其中是轴图形的是()
2. 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自主选择,试一试】
3.下列“数字和字母”图形中,有且仅有一条
......对称轴的是_______________.
4.如图是一种常见的图案,这个图案有几条对称轴,
请在图上画出对称轴.
5.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字形结构体现人类追求均衡对称、和谐稳定的天性.如图,三个汉字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
请在上述方框中再写出2个类似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三★挑战,想一想】
6.从其余白色格子中选出一个也涂成黑色,使黑色图形
....成为轴对称图形,,请画出三种不同的情况并画出对称轴。
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
五、课堂小结:谈一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培养语言表达及概括能力)
同学们在我们现实世界中,大自然和人类造就了许多和谐、完美的事物;如土口木
H N 0 3
气势雄伟建筑物、随风起舞的蝴蝶、时钟、诙谐的脸谱、凌空翱翔的飞机等。
这些事物给人以平衡、和谐与对称的美感。
他们不但体现了一种对称美,还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你们知道么?
----飞机的对称使飞机能够在空中保持平衡。
----人眼睛的对称使人观看物体能够更加准确全面。
----双耳的对称能使听到声音具有较强的立体感……
(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乐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的价值。
)
(以生活中尽可能多的丰富实例,让学生欣赏并体会轴对称图形,发展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六、课后作业:"创"对称,感受快乐:(两题选做一题)
1、请你用一个圆,两个三角形,一些线段创作一幅简笔画,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并配上标题。
2、为我们班设计一个轴对称图案的班徽。
七、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轴对称图形》教材主要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难点是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
1. 从兴趣入手,以兴趣为先导。
针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我借助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的图像,这样做到了“寓知识于娱乐,化抽象为形象,变空洞为具体”,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形象性、趣味性。
使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找出数学规律,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新的“数学思想”。
2. 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如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力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含义,变“学”数学为“做”数学,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整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了对称图形的形成,感受到了对称图形的内在美。
通过欣赏同学的作品这一活动,使学生在欣赏漂亮图案的同时与大家分享“创造美”的愉悦,体验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
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观摩同学作品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启发而获得一份宝贵的学习资源。
3.挖掘教材中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因素,不仅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自主地折纸、剪图案,发挥他们的想象,创造性地剪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学了“轴对称图形”后,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利用了“轴对称图形”的例子,这些活动,从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这样的设计,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还给了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我对孩子们还不够放手,当孩子们总结不全时,我没有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想就直接帮他们补充好了。
汤沟中学陈刘汪
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