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中的负数》说课设计
井陉县天长镇河东学校蔡红霞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负数》的第一课时。
它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系统地认识了整数、分数与小数的基础上,对数的又一次扩展。
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为第三学段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基础。
本单元内容安排3个例题,从不同的情境中帮助学生认识负数。
本课时是第一课时,在温度和收支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为第二课时学习直线上的负数作准备。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之前,学生在知识上已经建立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在学习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经验,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生活中,“负数”概念虽然陌生,但他们已经有了一些有关“负数”的生活经验,初步感知到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负数表示的不同含义。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分析,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验负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负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操作、思考、归纳等探究活动,初步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组相反意义的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负数的历史,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丰富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其中,教学重点是理解具体情境中正数与负数的意义,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是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四、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课堂活动记录表等。
学生观看一次天气预报栏目,并记录最感兴趣的三个城市温度。
学生自主学习新知,搜集生活中的负数。
五、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4个教学环节: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由一则天气预报的小视频引入课题《负数的认识》。
“你记录了哪些最感兴趣的城市的气温情况呢?”在谈话交流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为下一个活动“播报气温”作准备。
(二)合作探究,理解意义
情境一:气温中的负数
1、课件展示我国北部、中部、南部六个著名城市在同一天的气温情况。
在充分读图的基础上,
你来报一报当天各个城市的气温情况。
在集体评价活动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再来看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2、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集体交流。
预设一:我知道了每个城市具体的温度。
指导学生正确读出不同的温度。
如“—27℃”和“20℃”在对比中,感受不同的气温带来的冷暖不同的身体感受。
接下来,通过对零下温度的质疑,并适时提出问题:“0℃表示什么意思呢?”借助于直观的温度计,点明:人们把淡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叫做0℃。
理解零下温度表示比0℃还低的温度,比0℃高的温度
叫零上温度。
预设二: -3℃和3℃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通过在温度计上数一数、画一画,体会到0℃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并在对比中体会两个数的联系与区别。
数字一样,但是意义不一样。
前面的“—”的,表示零下三摄氏度,那零上三摄氏度,我们可以在前面加什么符号呢?引出正号与负号的概念,指导读法。
在对比观察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正号为什么可以省略呢?那负号可不可以省略呢?”进一步认识正、负号。
通过填一填、说一说的活动,进一步巩固认知,为下一个环节归纳正数与负数的概念作准备。
情境二、收支中的负数
1、出示存折图片,通过读图,思考“这些数表示了什么含义呢?”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围绕“500和—500有什么区别?”进行讨论,进一步体会在数字的前面加负号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同时,体会正号在生活中的省略用法。
2、在经历了两次探索活动后,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正负数的数学经验。
“比0℃高的温度与比0℃低的温度、收入的钱数与支出的钱数,这些数量需要用到几种数来分别记录呢?”两种数,一种是我们之前学过的,比如整数、分数与小数,我们把这种数叫做正数;还有一种是在这些数的前面加上负号,我们把这种数叫做负数。
在集体交流中,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读、写正数与负数。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练习是学生领悟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我设计了以下不同层次的练习。
基础练习,读一读,分一分。
先正确读出这个数,再进行归类,特别是针对0的辨析,点明: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并指导学生练习用完整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提高数学口语表达能力和严谨的数学态度,同时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
提升练习,通过读题,抓住转入、转出;对与错等关键词,进一步理解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既突出了重点,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练习,在读懂题目的基础上,从中提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通过对表格中正负数的理解,认识到标准质量也可以作为分界点,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了解历史,课堂延伸
首先,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负数的发展史,进一步体会到负数产生于生活的需要,激发民族自豪感,丰富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最后,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负数中,你还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呢?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并适时评价。
最后,“你还想了解哪些与负数有关的知识呢?”学生可能会谈到想知道负数是不是可以和正数一样比较大小、进行计算,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
六、板书设计:
力求做到中心突出,简洁明了,便于记忆,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整个教学活动,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充分关注学了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生活化,知识技能得到落实发展,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经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较观察:
3℃和-3℃有什么不同?
我发现:
比较观察:
3℃和-3℃有什么不同?
我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