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文评讲的教学心得
作文教学的步骤,一般有导、写、改、评、赏五步。
教师普遍做好了善导和精改,却通常忽视了巧评和美赏这两个步骤。
其实作文教学的五个步骤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巧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来说显得更为举足轻重。
所以要改变目前大多只对学生作文简单地写评语、打分数或评等第的做法,优化并利用"巧评"这个关键环节,以“巧评”手段促使学生二次改写,从而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螺旋式提高。
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呵护“亮点”,培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利用作文评讲来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呢?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关键在于发现并呵护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值得肯定的地方,而且,这种亮点应该是相对的,即包括纵向比较发现的优点,也包括横向比较发现的优点。
所谓纵向比较,即指某一同学或某类同学连续几次作文情况的比较;所谓横向比较,即指导同次作文时不同学生之间的比较。
明确了“亮点”的相对性,我们就应该有一种心理准备。
面对一篇看来似乎毫无亮点的作文,我们该如何“发现亮点”以培养兴趣呢?须知,只要学生作文是自出心裁,老师总可以从中挖掘出一些“亮点”来:某个词的准确,某句话的得体,某种技法的妙用,某种感情的体现……都可以作为鼓励
学生的依托。
曾记得有一位学生交来一篇习作,虽然写的都是他自己的话,但语句不通,颠三倒四。
这该怎样挖掘“亮点”呢?我记得当时的评价大致是这样的: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所见、所闻、所感,能写真情实感,这很好;只是表达欠通顺,今后如果能在写每句话之前想想清楚,念通顺了再写,相信你写出来的句子一定会流畅一些,老师的心情也会舒畅一些。
当然,呵护亮点并不等于迁就缺点。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这件事当然也不例外。
因此,我们不能认为作文评讲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如果试图在某一次作文评讲活动中让学生把许多缺点都改正过来,其结果极可能导致学生心灰意冷。
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便会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厌恶情绪。
所以,在谈缺点时,不宜面面俱到,而要循序渐进,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既要让学生知道他的作文存在什么缺点,又要有利于激发他今后习作的兴趣,切忌让缺点的迷雾淹没了亮点的光辉。
二、精选实例,迁移技法。
前面所述的“亮点”,因为是相对的,所以不一定可以作为习作例文。
这里说的实例,则是指可供全班同学学习借鉴的好文章。
作文技法的迁移必须依赖对实例的剖析。
什么样的实例最好呢?这里从两个角度谈谈。
如果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这个角度看,当然是选自学生习作中的优秀实例最好,因为这些例子是他们身边的同
学写的,所以不会让学生产生那种高不可攀的感觉,于是也就更有利于领悟其中的优点。
在选择实例时,教师有必要将学生作文中的一些优点分类整理记录,因为一篇习作的优点可能只是一个出色的开头,或者一段动听的叙述、一段精彩的描写、一段简明的介绍;也可能是一种丰富的想象,或者一种巧妙的构思……分类整理记录,也就为作文评讲积累了材料。
一般说来,当某种技法许多同学都不会运用时,与运用这种技法相关的好文段就应该成为评讲的重点之一,其余的好文段则只须略讲。
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既可以通过肯定学生习作中的优点来鼓励优生,又可以给其他学生提供一段可供借鉴的例文,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以上仅仅是从培养学生兴趣角度考虑的。
但是,迁移作文技法仅靠对学生习作实例的剖析是不够的。
为了使学生习作水平上档次,有必要向学生推荐美文,以便让他们博采众长。
像《语文教学与研究》“文学风景区”栏与“美文推荐”栏、等,我经常摘录其中的文段与学生一同欣赏这美文。
这样不仅让学生领悟了作文知识,而且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三、创设发展空间,维护积极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有学生写得好,也有学生写得差。
正确对待学生习作中的不足之处体现了一个教师作文教学的高明之处,如果是简单地提建议,用空话套话搪塞,甚至于粗暴地呵斥责怪怎么这么
差?这位教师就是失败的,因为他的难点没有突破——差生、差文、差点。
我认为学生习作中的不足点应该只对文不对人,发展性地评讲学生习作中的不足点,这才是面向全体的作文教学。
小学生习作中的不足点大致有:1、语句不够通顺完整;2、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描述不具体,常简单地贴标签;3、文章的结构顺序比较混乱,没有章法; 4、记“流水帐”,事物多但不能突出重点;5、应用文的格式存在问题;6、使用错别字和错误标点符号……评讲时无须一一例举学生习作中的不足点,可由教师根据相应不足点自己汇总后动笔编典型,比如人教版四年级第七册有一篇写景作文,学生的语句比较完整,但普遍不够通顺具体。
我就挑选了几个学生的作文,把他们的作文加以整合,自己“组成”了这样一个典型:“一走进门口就闻到香味,原来是菊花开了,有的菊花开了,还有的菊花没有开。
月季花都开了。
”此时教师点明:“有些学生就像老师写得一样,我们一起来评一评,帮一帮他们。
”这样让学生在教师点拨和引导下集体讨论、各抒己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来品评欠缺和不足在哪里,学生通过一定程度地鉴赏式地“解剖”,学生就会在这种自由、自在、自觉的空气中不知不觉地轻松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领略了自我获取的乐趣。
最后师生、生生合作,不但把病句改得通顺具体,而且改得生动优美了。
摘抄如下:“还没等走进公园,我就闻到了一缕缕清香,原来是菊花开了。
菊花正在竞相开放:既千姿百态、又五彩缤纷。
有的像精致的玉白小碗,有的像羞涩的粉红绒球,有的像张扬的桔黄丝线。
它们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月季花也开得很热烈,像是要跟菊花比美似的。
”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努力,我们把一篇差作文改成了一篇好作文,可见只要我们用心都可以写好作文。
”如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得到了维护、写作自信心得到了激发。
总之,评讲作文时我们只要因势利导,讲究方法、注意策略,坚持民主,做到赏识性地评讲习作中的闪光点和发展性地评讲习作中的不足点,学生写作积极性、自信心得到了提高和维护,学生写作水平的螺旋式提高一定会实现,相信少数的“一枝独秀”终会变成全班的“满园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