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语使用错误常见类型

成语使用错误常见类型

成语专题
一、成语使用常见错误类型
对策一:吃透词义,多识记多积累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有些成语的理解能够利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进行,如“巧夺天工”,主谓结构,“夺”,胜过,“天工”,天然的精巧,那么“巧”必然不能是天然的了。

例题:
1、有的同学学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
【解析】“文不加点”常被错误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符号,其实它的真实含义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2、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几乎万人空巷,街上静悄悄的。

(╳)
【解析】“万人空巷”是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为家家户户都在屋内,巷子里空了。

3、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
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4、暑假我和爸爸到凤凰山玩,我们打算登峰造极。

(╳)
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5、这样的成语还有:
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差强人意:基本上还能让人满意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
三人成虎:原意指三个人谎报集市里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

比喻谣言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对策二:平时注意成语的使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题:
例1: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辨析:“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它与前面的“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的行为无从搭配,属于用错对象。

例2: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解析】“美轮美奂” “轮”是“高大”的意思“奂”是“众多”的意思,适用的对象应是高大的建筑物而非人物形象。

例3:宽敞明亮的教室里,72名同学济济一堂,畅谈着美好的理想。

【解析】“济济一堂”特指人才。

(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备注」:
“相濡以沫”用于患难中,不用于平时。

相敬如宾:用于夫妻
山盟海誓:情人
“炙手可热”用于人有权势,而不用于物。

“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

“萍水相逢”用于陌生人初次见面。

“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

“汗牛充栋”形容藏书非常多。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慷慨解囊”用于帮助别人。

“天伦之乐”用于一家人。

惨淡经营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不用于经营得不好)
成语从色彩上分为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谦敬色彩。

从感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分为书面语和口语;从谦敬色彩上分为谦辞和敬辞。

在使用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1、误用褒贬,情感错位对策三:注意感情色彩,辨明褒贬
成语和有些词语一样是有感情色彩的,使用成语时,须要使成语的感情色彩和语境的色彩保持一致,语境褒则褒,语境贬则贬,中性语境则使用中性词。

(1)班里的不良现象已经蔚然成风,再不治理就会带来严重后果。

【解析】蔚然成风:指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好的风尚。

在这里“不良现象”是贬义,使用“蔚然成风”不恰当
(2)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
自然的奥秘。

【解析】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

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贬义词。

在这里对年轻的科学家含褒扬之义,使用“无所不为”不恰当
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贬:无所不为、弹冠相庆、趋之若鹜、处心积虑、倾巢而出、挖空心思、忘乎所以、蠢蠢欲动、守株待兔、附庸风雅
褒:叹为观止、雨后春笋、凤毛麟角、美仑美奂、沤心沥血
对策四:据词辩义,区分谦敬
词语有谦敬色彩。

遣词用句的时候要注意得体有礼,对别人要敬,对自己要谦,要让词语的谦敬色彩与语境保持协调一致。

(1)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解析】“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

这是一种自谦的说法,多用于自己。

(2)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换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解析】“鼎力相助”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词,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受宠若惊(敬)绵薄之力、蓬荜生辉(谦)
对策五:细心体会语境与成语意思,消除重复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或矛盾。

1、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众多的学生。

表示众多,不能指具体的一个或多个)
2、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备注」:
忍俊不禁的笑起来责无旁贷的责任被人贻笑大方
津津乐道地说一场南柯一梦我自己扪心自问
刻骨铭心的难忘教训真知灼见的看法不期而遇的邂逅
老朋友在异地萍水相逢许多莘莘学子见仁见智的达成一致意见
早已预料的无妄之灾找到了明显的蛛丝马迹群众民怨沸腾
正方兴未艾浑身遍体鳞伤寒舍蓬筚生辉(使寒门增添光辉)
值得可歌可泣各自分道扬镳
对策六:注意习惯用法
有些成语还应该注意它的词性用法以及它的词义轻重与语境是否协调。

例1、全校同学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

辨析:用“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不能与“听”搭配。

例2.我用笑容迎接他老人家那和颜悦色的目光。

颜:面容;悦色:高兴的脸色。

指温和高兴的脸色。

例3、如果人类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置之度外,必将自食其果。

度:考虑。

放在考虑之外。

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例4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恍然大悟,过了很久才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

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

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例5 随着开始音乐的响起,校园里鸦雀无声,同学们个个聚精会神地练书法。

辨析: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

形容非常静
轻重失度: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1:每个考生都要注意休息,否则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考试。

辨析: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特指人的死亡
例2: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勤勤恳恳,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
日理万机:常指君王或国家领导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

例3: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时间。

“义无反顾”指道义上不容许徘徊退缩,只能勇往直前,句中“为出版画册而放弃休息时间”与“道义”无关
例4:他经过一天通宵达旦地努力,总算熟练掌握了这项技术的关键。

“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几天几夜不休息。

用在这里,显然程度过重。

成语:自作自受、自食其果、作茧自缚、玩火自焚
嫉恶如仇、深恶痛绝、丧尽天良、丧心病狂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爱憎分明
☆特别提醒:有些词语一时难以判断其使用正误,此时不妨找一些词语替换一下,
再作比较,肯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