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健康膳食质量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个人的基本信息以确定不同个体的食物推荐量;步骤二、确定健康膳食质量评估的核心指标的审查问题;步骤三、根据步骤二所述问题对核心标准进行评分;步骤四、根据步骤三计算得分,并对照膳食标准规则判断膳食情况。
本技术较传统的单一的膳食摄入维度的评估,如能量摄入、或单一营养素摄入更能够反映个人的总体膳食健康程度。
权利要求书1.一种健康膳食质量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个人的基本信息,其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身体活动等级,所述身体活动等级包括低等强度体力活动,即75%时间座或站立,25%时间特殊职业活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即40%时间座或站立,60%时间特殊职业活动,高等强度体力活动,即25%时间座或站立,75%时间特殊职业活动;步骤二、确定健康膳食质量评估的核心指标的审查问题分别为:(1)、第一题为平均每天摄入食物种类,其数量值10~99;(2)、第二题为平均每天摄入精制谷物(以精制的米或面为原料制成的食物)摄入量,其数量值100~999,单位为克;(3)、第三题为平均每天摄入全谷物、杂豆和薯类(全谷物包括燕麦、小米、荞麦或薏米;杂豆包括除大豆以外的红豆、绿豆、芸豆或花豆;薯类包括马铃薯、紫薯或红薯)摄入量,其数量值100~999,单位为克;(4)、第四题为:a题平均每天摄入蔬菜(包括各类新鲜蔬菜)摄入量,其数量值1000~1500,单位为克;b题平均每天摄入深色蔬菜(包括深绿色、红色、橘红色和紫红色的蔬菜,如菠菜、油菜、胡萝卜、西红柿、紫甘蓝等)摄入量,其数量值1000~1500,单位为克;(5)、第五题为平均每天摄入水果摄入量,其数量值1000~1500,单位为克;(6)、第六题为平均每天摄入奶类摄入量,其数量值1000~1500,单位为毫升;(7)、第七题为平均每天摄入豆类摄入量,其数量值1000~2000,单位为克;(8)、第八题为:a题、平均每天摄入蛋类摄入量,其数量值100~999,单位为克;b题、平均每天摄入肉类摄入量,其数量值1000~2000,单位为克;(9)、第九题为平均每天摄入鱼虾类摄入量,其数量值100~999,单位为克;(10)、第十题为:a题平均每天饮酒摄入量,其数量值10~99,单位为饮酒单位;b题平均每天摄入糖摄入量,其数量值100~999,单位为克;c题平均每天食用油摄入量,其数量值100~999,单位为克;d题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其数量值100~999,单位为克;e题平均每天饮用水摄入量,其数量值1000~5000,单位为毫升;步骤三、根据步骤二所述问题对核心标准进行评分,所述核心标准包括13类,分别为食物种类,精制谷物类,全谷物、杂豆和薯类,蔬菜,深色蔬菜,水果,奶类,豆类,肉蛋类,鱼虾类,饱和脂肪酸供能类,纯能量食物功能比,钠;核心标准的分数为:(1)、食物种类得分score1,与食物种类数量A1之间的关系为:若种类数A1≥12,则得分score1为10分;若种类数A1≤5,则得分score1为0;若种类数A1在(5~12)之间,则得分score1=10×(A-5)÷7;(2)、精制谷物类得分score2,与精制谷物类摄入量A2、总能量值E之间的关系为:先计算P=A2÷E×1000,若P≥100,则该题得分score2=5分;若P=0,则该题得分score2=0;若P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2=P÷20;(3)、全谷物、杂豆和薯类得分即score3,与全谷物、杂豆和薯类摄入量A3、总能量值E之间的关系为:先计算P=A3÷E×1000,若P≥40,则该题得分score3=5分;若P=0,则该题得分score3=0;若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3=P÷8;(4)、蔬菜总量得分即score4,与蔬菜摄入量值A4(a)、总能量值E之间的关系为:P=A4(a)÷E×1000,若P≥180,则该题得分score4=5分;若P=0,则该题得分score4=0;若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4=P÷36;(5)、深色蔬菜总量得分即score5,与深色蔬菜摄入量值A4(b)、总能量值E之间的关系为:P=A4(b)÷E×1000,若P≥90,则该题得分score5=5分;若P=0,则该题得分score5=0;若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5=P÷18;(6)、水果得分即score6,与水果摄入量A5及总能量值E之间的关系为:先计算P=A5÷E×1000,若P≥110,则该题得分score6=10分;若P=0,则该题得分score6=0;若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6=P÷11;(7)、奶类得分即score7,与奶类摄入量A6及总能量E之间的关系为:先计算P=A6÷E×1000,若P≥100,该题得分score7=10分;若P=0,则该题得分score7=0;若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7=P÷10;(8)、豆类得分即score8,与奶类摄入量A7及总能量E之间的关系为:先计算P=A7÷E×1000,若P≥10,则该题得分score8=10分;若P=0,则该题得分score8=0;若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8=P;(9)、肉蛋类得分即score9,与肉蛋类摄入量A8(A8=A8(a)+A8(b),A8(a)为蛋类摄入量,A8(b)为肉类摄入量)及总能量E之间的关系为:P=A8÷E×1000,若P≥50,则该题得分score9=5分;若P=0,则该题得分score9=0;若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9=P÷10;(10)、鱼虾类得分即score10,与鱼虾类摄入量A9及总能量E之间的关系为:P=A9÷E×1000,若P≥30,则该题得分score10=5分;若P=0,则该题得分score10=0;若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10=P÷6;(11)、饱和脂肪酸供能类得分即score11,在计算得分score11时需要考虑步骤二中的第二题、第六题、第七题、第八题的a题和b 题、第九题和第十题中的c题,与总的饱和脂肪酸摄入量A,第n题的数值为A=(A2×0.3+A6×1.6+A7×2.4+A8(a)×2.38+A8(b)×10+A9×0.27+A10(c)×15)÷100,能量E11=A×9,总能量为E,先计算P=E11÷E×100%,若P<10%,则该题得分score11=10;若P≥15%,则该题得分score11=0;若介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11=10-[200×(P-10%)];(12)、纯能量食物功能比得分score12,在计算得分score12时需考虑步骤二中的第十题的a题、b题和c题,第n题的数值为An,E10(a)+E10(b)+E10(c)=A10(a)×0.75+A10(b)×4+A10(c)×9,得分score12的计算方法:先计算:P=100%×(E10(a)+E10(b)+E10(c))÷E,若P≤20%,则该题得分score12=10;若P≥40%,则该题得分score12=0;若介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12=10-[50×(P-20%)];(13)、钠得分score13,在计算score13时需考虑步骤二中的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的a题、第五题、第六题、第七题、第八题的a题和b题、第九题、第十题的c题和d题,第n题的数值为An,A=(A2×103+A3×1.15+A4(a)×51.18+A5×1.36+A6×37.2+A7×2.2+A8(a)×115.72+A8(b)×59.4+A9×22.25+A10(c)×4.9+A10(d)×40000)÷100,该题得分score13的计算方法:先计算P=A÷E,若P≥4,则该题得分score13=0分;若P≤1,则该题得分score13=10;若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13=10-[10×(P-1)÷3)]。
根据上述计算得分获得CHDI总分:CHDI=score1+score2+score3+score4+score5+score6+score7+score8+score9+score10+score11+score12+score13。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计算得分,并对照膳食标准规则判断膳食情况。
技术说明书一种健康膳食质量评估方法技术领域本技术属于膳食质量评估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健康膳食质量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处于变迁的阶段,居民的膳食结构、饮食习惯和主要营养问题都发生了变化,已有的膳食评价指数已不再适用。
本技术根据适合当前中国居民的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量,结合自报的膳食营养状况、身体活动情况、自身生理状况,建立健康膳食评估指标,分析和评价当前居民的健康膳食质量,以更好地个体化指导膳食摄入。
技术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健康膳食质量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个人的基本信息,其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身体活动等级,所述身体活动等级包括低等强度体力活动,即75%时间座或站立,25%时间特殊职业活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即40%时间座或站立,60%时间特殊职业活动,高等强度体力活动,即25%时间座或站立,75%时间特殊职业活动;步骤二、确定健康膳食质量评估的核心指标的审查问题分别为:(1)、第一题为平均每天摄入食物种类,其数量值10~99;(2)、第二题为平均每天摄入精制谷物(以精制的米或面为原料制成的食物)摄入量,其数量值100~999,单位为克;(3)、第三题为平均每天摄入全谷物、杂豆和薯类(全谷物包括燕麦、小米、荞麦或薏米;杂豆包括除大豆以外的红豆、绿豆、芸豆或花豆;薯类包括马铃薯、紫薯或红薯)摄入量,其数量值100~999,单位为克;(4)、第四题为:a题平均每天摄入蔬菜(包括各类新鲜蔬菜)摄入量,其数量值1000~1500,单位为克;b题平均每天摄入深色蔬菜(包括深绿色、红色、橘红色和紫红色的蔬菜,如菠菜、油菜、胡萝卜、西红柿、紫甘蓝等)摄入量,其数量值1000~1500,单位为克;(5)、第五题为平均每天摄入水果摄入量,其数量值1000~1500,单位为克;(6)、第六题为平均每天摄入奶类摄入量,其数量值1000~1500,单位为毫升;(7)、第七题为平均每天摄入豆类摄入量,其数量值1000~2000,单位为克;(8)、第八题为:a题、平均每天摄入蛋类摄入量,其数量值100~999,单位为克;b题、平均每天摄入肉类摄入量,其数量值1000~2000,单位为克;(9)、第九题为平均每天摄入鱼虾类摄入量,其数量值100~999,单位为克;(10)、第十题为:a题平均每天饮酒摄入量,其数量值10~99,单位为饮酒单位;b题平均每天摄入糖摄入量,其数量值100~999,单位为克;c题平均每天食用油摄入量,其数量值100~999,单位为克;d题平均每天食盐摄入量,其数量值100~999,单位为克;e题平均每天饮用水摄入量,其数量值1000~5000,单位为毫升;步骤三、根据步骤二所述问题对核心标准进行评分,所述核心标准包括13类,分别为食物种类,精制谷物类,全谷物、杂豆和薯类,蔬菜,深色蔬菜,水果,奶类,豆类,肉蛋类,鱼虾类,饱和脂肪酸供能类,纯能量食物功能比,钠;核心标准的分数为:(1)、食物种类得分score1,与食物种类数量A1之间的关系为:若种类数A1≥12,则得分score1为10分;若种类数A1≤5,则得分score1为0;若种类数A1在(5~12)之间,则得分score1=10×(A-5)÷7;(2)、精制谷物类得分score2,与精制谷物类摄入量A2、总能量值E之间的关系为:先计算P=A2÷E×1000,若P≥100,则该题得分score2=5分;若P=0,则该题得分score2=0;若P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2=P÷20;(3)、全谷物、杂豆和薯类得分即score3,与全谷物、杂豆和薯类摄入量A3、总能量值E之间的关系为:先计算P=A3÷E×1000,若P≥40,则该题得分score3=5分;若P=0,则该题得分score3=0;若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3=P÷8;(4)、蔬菜总量得分即score4,与蔬菜摄入量值A4(a)、总能量值E之间的关系为:P=A4(a)÷E×1000,若P≥180,则该题得分score4=5分;若P=0,则该题得分score4=0;若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4=P÷36;(5)、深色蔬菜总量得分即score5,与深色蔬菜摄入量值A4(b)、总能量值E之间的关系为:P=A4(b)÷E×1000,若P≥90,则该题得分score5=5分;若P=0,则该题得分score5=0;若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5=P÷18;(6)、水果得分即score6,与水果摄入量A5及总能量值E之间的关系为:先计算P=A5÷E×1000,若P≥110,则该题得分score6=10分;若P=0,则该题得分score6=0;若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6=P÷11;(7)、奶类得分即score7,与奶类摄入量A6及总能量E之间的关系为:先计算P=A6÷E×1000,若P≥100,该题得分score7=10分;若P=0,则该题得分score7=0;若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7=P÷10;(8)、豆类得分即score8,与奶类摄入量A7及总能量E之间的关系为:先计算P=A7÷E×1000,若P≥10,则该题得分score8=10分;若P=0,则该题得分score8=0;若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8=P;(9)、肉蛋类得分即score9,与肉蛋类摄入量A8(A8=A8(a)+A8(b),A8(a)为蛋类摄入量,A8(b)为肉类摄入量)及总能量E之间的关系为:P=A8÷E×1000,若P≥50,则该题得分score9=5分;若P=0,则该题得分score9=0;若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9=P÷10;(10)、鱼虾类得分即score10,与鱼虾类摄入量A9及总能量E之间的关系为:P=A9÷E×1000,若P≥30,则该题得分score10=5分;若P=0,则该题得分score10=0;若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10=P÷6;(11)、饱和脂肪酸供能类得分即score11,在计算得分score11时需要考虑步骤二中的第二题、第六题、第七题、第八题的a题和b 题、第九题和第十题中的c题,与总的饱和脂肪酸摄入量A,第n题的数值为A=(A2×0.3+A6×1.6+A7×2.4+A8(a)×2.38+A8(b)×10+A9×0.27+A10(c)×15)÷100,能量E11=A×9,总能量为E,先计算P=E11÷E×100%,若P<10%,则该题得分score11=10;若P≥15%,则该题得分score11=0;若介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11=10-[200×(P-10%)];(11)、纯能量食物功能比得分score12,在计算得分score12时需考虑步骤二中的第十题的a题、b题和c题,第n题的数值为An,E10(a)+E10(b)+E10(c)=A10(a)×0.75+A10(b)×4+A10(c)×9,得分score12的计算方法:先计算:P=100%×(E10(a)+E10(b)+E10(c))÷E,若P≤20%,则该题得分score12=10;若P≥40%,则该题得分score12=0;若介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12=10-[50×(P-20%)];(12)、钠得分score13,在计算score13时需考虑步骤二中的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的a题、第五题、第六题、第七题、第八题的a题和b题、第九题、第十题的c题和d题,第n题的数值为An,A=(A2×103+A3×1.15+A4(a)×51.18+A5×1.36+A6×37.2+A7×2.2+A8(a)×115.72+A8(b)×59.4+A9×22.25+A10(c)×4.9+A10(d)×40000)÷100,该题得分score13的计算方法:先计算P=A÷E,若P≥4,则该题得分score13=0分;若P≤1,则该题得分score13=10;若位于两者之间,则该题得分score13=10-[10×(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