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构件详图的图示内容下图为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一般包括有模板图、配筋图、预埋件详图及钢筋表(或材料用量表)。
而配筋图又分为立面图、断面图和钢筋详图。
3.2 构件详图的图示内容一般情况主要绘制配筋图,对较复杂的构件才画出模板图和预埋件详图。
配筋图中的立面图,是假想构件为一透明体而3.3 构件详图的图示实例 1.钢筋混凝土梁结构详图。
读图时先看图名,再看立面图和断面图,后看钢筋详图和钢筋表。
从图名L202(150×300)得知它是二层第二号梁,断面尺寸是宽150mm ,高300mm 。
从立面图和断面图对照阅读,可知此梁为T 形断面的现浇梁,画出的一个纵向正投影图。
它主要表明钢筋的立面形状及其上下排列的情况,而构件的轮廓线梁两端支承在砖墙上。
梁长为3840mm,梁下方配置了三条受力筋,其中的②筋为弯起筋。
从它的标注ф14可知,它是一条直径为14mm的Ⅰ级钢筋。
①筋虽然与②筋直径、类别相同,但因形状不同,故编号从1—1断面知梁上方有两条架立筋③,直径是10mm的Ⅰ级钢筋。
同时,也可知箍筋从钢筋详图中可知每种钢筋的编号、根数、直径、各段设计长度和总尺寸(下料长度)以及弯起角度,以方便下料加工,规定梁高小于800mm时,弯起角度为5°, 大于800mm时用60°。
图中①号筋下面的数字3790,表示该钢筋从一端弯钩外沿到另一端弯钩外沿的设计长度,它等于钢筋的设计长度加上两端弯钩扳直后×6.25ф)减去其延伸率号(2×1.5ф)所得的数值。
此外,为了便于编造施工预算,统计用料,还要列出钢筋表,表内说明构件的名称、数量、钢筋规格、钢筋简图、直径、长度、数量、总数量、总长和重量等如下表所示。
2.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结构详图。
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结构详图的图示方法,基本上和梁的相同,但对于工业厂房的钢筋混凝上柱等复杂的构件,除画出其配筋图外还要画出其模板图和预埋件详图。
现以某地单层工业厂房单跨车间的B Z9-1预制钢筋混凝土边柱结构详图为例,说明其图示特点。
(1) 模板图。
主要表示柱的外形、尺寸、标高,以及预埋件的位置等。
作为制作、安装模板和预埋件的依据。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柱分为上柱和下柱两部分,上柱支承屋架,上下柱之间突出的牛腿,用来支承吊车梁。
(包括断面轮廓线)是次要的。
配筋图中的断面图,是构件的横向剖切投影图,它能表示出钢筋的④的立面形状,它是直径为6mm的Ⅰ级钢筋,每隔200mm放置一个。
与断面图对照,可以看出上柱是方形实心柱。
其断面尺寸为400×400。
下柱是工字形柱,其断面尺寸为400×600。
牛腿的2-2断面处的尺寸为400×950。
柱总高为10.550米。
柱顶标高为9.300米,牛腿面标高为6.000米,柱顶处的M-1表示1号预埋件,它准备与屋架焊接。
牛腿顶面外的M-2和在上柱离牛腿面830。
(2) 配筋图包括立面图、断面图和钢筋详图。
根据立面图、断面图和钢筋表可以看出,上柱的①号筋是4根直径为22的Ⅰ级钢筋,分放在柱的四角,从柱顶一直伸入牛腿内800。
下柱的② 号筋是4根直径为18的Ⅰ级钢筋,也是放在柱的四角。
下柱左、右两侧中间各安放2根ф16的③ 号筋。
下柱中间配的是④号筋2ф10。
②、③和④都从柱底一直伸到牛腿顶部。
柱左边的①和②号筋在牛腿处搭接成一整体。
牛腿处配置⑨和⑩弯筋,都是4ф12牛腿的钢筋布置参看右图。
在这里柱箍筋的编号,上柱是⑤,下柱是⑦和⑥,在牛腿处是⑥,各段放法不同,都在立面图上分别说明。
如上柱的顶端500范围内,是⑤号箍筋ф6@100。
牛腿部分选用⑧箍筋ф8@150。
应该注意,牛腿变断面部分的箍筋,其周长要随牛腿断面的变化逐个计算。
预埋件详图:M-1、M-2及M-3详图分别表示预埋钢板的形状和尺寸,图中还了各预埋件的锚固钢筋的位置、数量、规格以及锚固长度等。
下和前后排列、箍筋的形状及与其它钢筋的连接关系。
立面图和断面图都应注出相一致的钢3.4 构件详图的绘制方法 1. 现浇钢筋混凝上梁详图的绘制 (1) 确定图样数量,选择比例,布置图样,配筋立面图应布置在主要位置上,其比例一般为1:50、1:30、1:20。
断面图可布置在任何位置上,但排列要整齐,其比例可与立面图相同,也可适当放大。
如1:20、1:10。
钢筋详图一般在立面图的下(上)方。
但箍筋的位置可灵活些。
钢筋表一般布置在图纸的右下角。
(2) 画配筋立面图。
定轴线,画构件轮廓,画钢筋,绘支座,用中粗虚线表示与梁有关的板及次梁(如为预制梁,后两部分可不画),标注剖切符号。
编号和留出规定的保护层厚度。
(3) 画断面图。
根据立面图的剖切符号,分别画出各断面图。
先画轮廓,后画钢筋。
在画钢筋的横断面时,黑圆点要圆、大小适当、位置要准确(要紧靠箍筋)。
(4) 画钢筋详图。
将各类不同的钢筋单独抽出,画在与立面图相对立的地方,而且钢筋的排列顺序应与在立面图中的相一致。
(5) 标尺寸、注标高。
立面图中应标注轴线间、支座宽、梁高及弯起筋起弯点到支座边等的尺寸。
梁底或板面注出其结构标高。
断面图只标注梁高及梁宽尺寸。
保护层厚度一般不作标注。
钢筋详图在沿各钢筋边标注各段设计长度及总的下料长度。
(6) 标注钢筋的编号、数量(或间距)、类别和直径。
这些内容一般标注在引出线的上方,或直接注在钢筋的上方。
在标注钢筋的编号、数量(或间距)、类别和直径时要注意:引出线可转折,但要清楚,避免交叉,方向及长短要整齐。
如立面图、断面图及钢筋详图都同时画出,这些内容应标注在钢筋详图上,而立面图、断面图只标出编号,其余内容均可省略。
(7) 编制钢筋表。
钢筋表的内容及格式一般如下表所示,但也可视具体情况,增减一些内容。
例如,配筋图中已有钢筋详图,表格中的钢筋简图一项可省略。
(8) 注写有关混凝土、砖、砂浆的强度等级及技术要求等说明。
2. 预制钢筋混凝土柱详图的绘制绘图步骤及要求与梁构件相似。
如果柱的外形复杂,预埋件又多的情况下,应增画模板图和预埋件详图。
柱的模板图和配筋立面图一般用1:50、1:30、1:20的比例作出,断面图用1:20、1:10作出,预埋件详图用更大的比例作出。
模板图用细实线绘画。
配筋图的线型与梁、板图一样。
柱的尺寸标注,除注明总高与分段高度、各断面大小和牛腿尺寸外,还应注明纵向钢筋搭接长度(如图中的①和③号筋在牛腿位置处的搭接长度800),柱身各段长度中钢箍的编号及间距(如上柱下段采用⑦号箍筋Φ6@200),以及注明柱底、牛腿面和柱顶等的标高。
3.5平面整体表示方法1996年1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由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建筑标准研究所编制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评图》(96-G-101)图集,作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在全国推广使用。
这种所谓“平法”的表达方式,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整体直接表达在该构件(钢筋混凝土柱、梁和剪力墙)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配合标准构造详图,构成完整的结构施工图。
在平面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值的方式,有平面注写方式(标注梁)、列表注写方式(标注柱和剪力墙)和截面注写方式(标注柱和梁)等三种。
下面以梁为例,简单介绍平法中平面注写方式的表达方法。
关于平法中其它构件以及其他表达方法,请参阅有关图集。
如图所示,是用传统表达方式画出的一根两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配筋图,(为简化起见,图中只画出立面图和断面图)。
从该图可以了解该梁的支承情况、跨度、截面尺寸,以及各部分钢的配置状况。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部分,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如图中引出线上所注写的三排数字按规定:第一排数字注明梁的编号和截面尺寸:KL2表示这是一根框架梁(KL),编号为2,共有2跨(括号的数字2)。
梁截面尺寸是300×650。
第二排尺寸注写箍筋和上部贯通筋(或架主筋)情况:Ф8-100/200(2)表示箍筋为直径Ф8的Ⅰ级钢筋,加密区(靠近支座处)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2肢箍筋。
2Ω25表示梁的上部配有两根直径为Ω25的Ⅱ级钢筋为贯通筋。
第三排数字表示梁顶面标高相对于楼层结构标高的高差值,需注写在括号内。
梁顶面高于楼层结构标高时,高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图中(-0.050)表示该梁顶面标高比楼层结构标高低0.05mm。
下图所示是集中画出的二级抗震等级楼层框架梁KL纵向钢筋构造图。
图中画出该梁面筋、底筋、端支座筋和中间支座筋等的伸入(支座)长度和搭接要求。
图中L a E是抗震结构中梁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可在图集中有关表格查出。
图中所示的梁,混凝工强度等级为C25,受力筋为Ω25,从表中查询L a E = 40d = 1000mm。
图中Ln1和Ln2为该跨的净空尺寸,如果Ln1≠Ln2,中间跨处的Ln 取其大者。
(ф为Ⅱ级钢筋符号),其弯曲形状与名段长度尺寸详见筋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