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控制及其应用
一、模糊控制及产生的背景
作为一个控制系统,对那些难以预测、难以 量化、难以用数学模型描述、难以识别、难 以界定、随机性很大的动态特性常变的控制 系统,用经典的控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 故出现了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的定义:
模糊控制是以模糊数学作为理论基础,以人 的控制经验作为控制的知识模型,以模糊集 合、模糊语言变量以及模糊逻辑推理作为控 制算法的一种控制。
i 1
n
均方根误差, (xi x)2 / n ;n 工件总数。
i 1
式中参数的大小直接影响隶属曲线的形状,而隶属函数曲线的形状
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控制特性,如图5所示的三个模糊子集A、B、C 的隶属函数曲线的形状不同,显然模糊子集A形状尖些,它的分辨 率高,其次是B,最低是C。
μ(x)
μA(x)
③建立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
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是基于手动控制策略,而手动控 制策略又是人们通过学习、试验以及长期经验积累而逐渐形 成的,存贮在操作者头脑中的一种技术知识集合。手动控制 过程一般是通过对被控制对象(过程)的一些观测,操作者 再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技术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并作出控制决 策,并经调整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从而使系统达到预期的 目标。手动控制策略一般都可以用条件语句加以描述,常见 的模糊条件语句及其对应的模糊关系R概括如下:
1.模糊变量的描述
模糊变量的描述是通过语言的描述实现的, 而语言变量有以下五个要素:
(1)语言变量及其名称 语言变量是模糊控制系统控制量即模糊控制量的语言 描述。语言变量的名称如误差、进给量、表面粗糙度、 温度等一些需要控制的量。
(2)语言变量的语言值 是对语言变量的大小、高低等不同等级的语言描述。 如作为语言变量误差的语言值大小的描述为很大、大、 中、小、零等。
模糊控制一般应用于下述状况
模糊控制一般是针对难以用数 学模型描述的复杂系统或是动 态特性常变的控制系统。
二、 模糊控制系统
模糊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与通常的负反馈闭 环控制系统相似,唯一不同之处是控制装置 由模糊控制器代替。
给定值
误差
控制量
被控制量
+-
模糊控制器
控制对象
测量装置
图1 模糊控制系统框图
此外还须指出:
各模糊子集之间也有相互影响,如图6所示。 α1和α2分别
为两种情况下的两个模糊子集A和B的交集的最大隶属度,显
然α1小于α2 ,可用α值大小来描述两个模糊子集之间的影 响程度,当α值较小时控制灵敏度较高,而当α值较大时模
糊控制器鲁棒性(鲁棒性是粗壮性、强壮性,是衡量系统抗
各种干扰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好,即控制器具有较好的
也可以用表格的形式予以描述。
误差
语言变量名称
负大 负中 负小 零 正小 正中 正大
-3 -2 -1 0 1 2 3 图2 误差语言变量体系结构图
语言值名称
语言值描述 论域
2.模糊逻辑控制器的设计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模糊控制器结构形式
模糊控制器结构形式的确定,主要是根据控制器 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即是被控制元件的控制量)。 究竟选哪些变量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量和输出量, 必须研究手动控制中,人是如何获得信息的,因为 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还是要模拟人脑的思维决策 方式。
人对误差、误差变化率、误差变化率的变化的敏 感性是有差异的,一般说敏感程度因人而异,而且 对三项参数的敏感程度也是呈递减趋势。
通常将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的个数称为模糊控制的 维数。一、二、三维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分类如图3 (a)、(b)、(c)所示。
E 模糊控制器 C
(a)一维模糊控制器
E
E
模糊 C
d E& 控制
dt
器
E
E
模
d E&
糊 控C
dt
d E&&制
dt 器
(a)三维模糊控制器
(b)二维模糊控制器
图3 模糊控制器结构形式
(2)选择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及输出变量 的论域
论域在此表示变量的总体范围,如误差语言变量 的结构如图2所示。误差论域为-3--+3。
(3)模糊控制规则设计
控制规则设计是设计模糊控制器的关键,一般包 括三部分设计内容:选择描述输入输出变量的词集、 定义各模糊变量的模糊子集及建立模糊控制器的控 制规则。
①选择描述输入和输出变量的语言值名称的词集
模糊控制器的控制规则表现为一组模糊条件语句, 在条件语句中描述输入输出变量状态的一些词汇如 正大、正中、正小、负小、负中、负大的集合,称 为这些变量语言值名称的词集。
②确定语言值各模糊变量的模糊子集
定义或确定一个模糊子集,实际上 就是要确定模糊子集隶属函数曲线的 形状。将隶属函数曲线离散化,就得 到了有限个点上的隶属度,构成了一 个相应的模糊变量的模糊子集,如图4 所示。
μB(x)
μC(x)
σA
σB
σC
σA < σB < σC
图5 模糊子集的隶属函数曲线
上述分析表明:隶属函数曲线形状较尖的模糊 子集其分辨率较高,控制灵敏度也较高;相反, 隶属函数曲线形状较缓的,控制特性也较平缓, 系统稳定性较好。因此,在选择模糊变量的模糊 集的隶属函数时,在误差较大的区域采用低分辨 率的模糊集,在误差较小的区域采用高分辨率的 模糊集,当误差接近于零时选用高分产率的模糊 集。
μA(x) 1
0.7 0.5
0.2
0
1 23 4 5 6
x
图4 论域为X的模糊子集
实验结果表明:
在人进行控制活动时的模糊概念用正态分 布曲线来描述模糊变量是合适的。如果模糊变 量假定为正态型模糊变量,其正态函数为
Y (x)
1
2
exp
(x x )2
2 2
n
式中 x 工件尺寸 ; x 工件平均尺寸 ,x xi / x ;
(3)论域
误差如论域是指语言变量的范围, -3--+3。
(4)语言控制规则
是指在何种条件下会出现某种状况的逻辑推理的语言描
述,即条件语句。如“若天气晴朗,则暖和”,“若进给量
低,则表面粗糙度值低”。
(5)语言值的描述
是指论域的数字量隶属于某种语言值的隶属程度。可以
用正态分布、三角形分布或者是梯形分布曲线描述,见图2。
适应对象特性参数变化的或过大都是不利的,一般选取α值为0.4 0.8。 α
值过大时造成两个模糊子集难以区分,使控制灵敏度显著降
低。
μ(x)
μ(x)
μA(x) 1
μB(x) 1
α2 α1
(a)
(b)
图6 模糊子集A和B的交集隶属度曲线
上述分析表明:隶属函数曲线形状 较尖的模糊子集其分辨率较高,控制 灵敏度也较高;相反,隶属函数曲线 形状较缓的,控制特性也较平缓,系 统稳定性较好。因此,在选择模糊变 量的模糊集的隶属函数时,在误差较 大的区域采用低分辨率的模糊集,在 误差较小的区域采用高分辨率的模糊 集,当误差接近于零时选用高分产率 的模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