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蒜的种植方法及季节的管理方法

大蒜的种植方法及季节的管理方法

大蒜的种植方法及季节的管理方法
大蒜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利用地膜覆盖,大蒜可增产蒜薹55.35%,增产蒜头44.8%。

(2)栽培技术
①整地、施肥。

精细整地,可提高地膜覆盖的效能。

地膜覆盖后,大蒜吸肥增多,故应增施有机肥,减少以后追肥的用工麻烦。

进行
地膜覆盖一般用小高畦。

畦宽因地膜宽度而定。

②盖膜。

一般先播种,后盖膜。

膜耍盖严、压紧。

做到膜紧贴地;无空隙,膜无皱纹,有洞及时用土堵上。

③播种。

由于地膜覆盖后生长期延长,所以秋播大蒜可适当晚播5~7天。

密度应适当稀一些,每亩35000~38000株为宜。

播种方
法同秋播。

④苗期管理。

播种覆膜后,立即浇水,促进蒜瓣扎根。

近出苗时,再浇1次水,以利幼苗出土,顶破地膜,继续生长。

有顶不出膜来
的幼芽,可帮其行人工破膜。

人工破膜的口越小越好。

在幼苗生长
阶段灌1次促苗水,入冬时,浇1次越冬水。

在生育期内应经常巡视,发现幼苗压在膜下时,要立即扶出膜外,防止苗在膜下生长。

⑤中后期管理。

在花芽、鳞芽分化期,仍然要保护好地膜。

发挥其保温作用,直至抽薹前期方可去掉地膜。

其它管理同秋播大蒜栽培。

大蒜种植季节在秋季,一般为9月下旬~10月上旬进行,收获
季节为次年的春夏之间。

一年只可以种植一次,当然,如果实现温度调控是可以生产两季的,但是成本太高!
1、温度:喜冷凉,适宜温度在-5-26℃。

大蒜苗4-5叶期耐寒能力最强,时最适宜的越冬苗岭。

2、光照:完成春花的大蒜在13小时以上的长日照及较高温度条件下开始花芽和鳞芽的分化,在短日照而冷凉的环境下,只适合茎
叶生长。

3、水分:喜湿怕旱
(一)品种选择
在大蒜种植技术当中,目前比较适宜麒麟区种植的主要品种有四川红七星(一代、二代)、软叶蒜、一级早、二级早、本地紫皮蒜等。

(二)播种时间
(三)种子处理
播种前,先将蒜瓣选择和分级,除去病虫害侵染的蒜瓣,按大、小分开,分级播种。

(四)整地作墒,合理密植
整地作墒时要求上细下粗,墒面宽3-4米。

在大蒜种植技术中,播种不宜过深,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湿润,促进提早出苗。

红七星亩
用种量需100-120公斤,其它品种蒜瓣小,亩用种量只需60―75公斤,每亩密度在3万―4万株,行距15―18厘米,株距8―10厘米,早熟品种偏密,晚熟品种偏稀。

(五)田间管理
2、灌水:大蒜播种后如果土壤潮润一般不需灌水即可出苗,土
壤干燥时应灌一次齐苗水。

在幼苗期一般应少灌水、多中耕,适当
控制水分,防止徒长和“退母”过早。

在抽苔和鳞茎肥大期要增加
灌水,避免受旱,保持土壤湿润。

灌水应以沟灌为主,水不淹过墒面,土潮即撤,避免大水漫灌,蒜头采收前5~7天应停止灌水,否
则容易产生散瓣蒜。

3、施肥:大蒜生长期长,需肥量大,但根系浅,吸肥能力弱,
所以应施足底肥,分期追肥,不断满足大蒜生长发育的需要。

大蒜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占总用肥量的70%,氮、磷、钾比例1:0.8:1为宜,亩用纯氮12.5公斤左右,注意补充含钙肥料,增施硼肥,
施肥上可使用“一道清”或重底早追方法。

一般底肥亩用30公斤复
合肥(15:15:15)加猪粪50―80担,退母期(出苗后5叶左右)追一
次提苗肥,亩用尿素30公斤或35公斤碳铵,圆脚期(8片叶后),
可每亩施20公斤尿素或30公斤碳铵。

相关主题